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则字村——农机合作社显神威

网友投稿  2013-03-18  互联网

:王建鹏

3月13日,农历二月初二,是吉林省乾安县家家户户吃猪头的日子。中原大地春天的脚步已悄然临近,但这里依然北风呼啸,气温到了零下十五度。

据乾安县副县长王俊玉介绍,乾安县是全国仅有的一个村镇地名称谓用《千字文》依序择字取名的县。国际区域性环境组织评价其为中国最奇特的乡村地名文化博览园。该县是风沙干旱盐碱区,面积3616平方公里,总人口35.4万人。就这样一个人口较少、区位很差、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县,短短几年间,便一跃成为吉林省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县。

刺骨的寒风中,我们随同第十七调查组,一同前往所字镇则字村。则字村是全镇发展较好的村,这个村耕地1050公顷,居民402户,全都以土地入股了则字村农机专业合作社。

在则字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兼村支部书记李志祥的办公室里,虽然寒气袭人,但是气氛热烈,身高马大的他声音宏亮,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合作社发展的风雨历程。

据李志祥介绍,则字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5年,2012年合作社股民分红一等地每公顷7600元。近几年来,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村民的生活环境有了改善。全村新修了水泥路,铺设涵管,在村里栽植绿化树。建设了集文化室、洗浴室、图书室、娱乐室于一体的活动场所,改造有线电视、电话线路,安装自来水。“全体村民正在合作社的带领下,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向着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迈进。”李志祥说。

县农机局局长曹波说,则字村农民由过去不认可农机专业合作社到现在的认可,由过去的拒绝到现在的接受,由过去干群矛盾激化到现在平安共事、创建和谐家园。这一切变化都来自于农机合作社一心为农服务,农机合作社使农民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世故走向文明、由被动走向积极、由逼迫走向自发,农民思富、盼富、愿富、快富的思潮一浪高过一浪。

苦口婆心劝入社

据介绍,刚开始建农机合作社时,全体村民认识不到位,都不想入社。为了消除村民对建设农机合作社的认识阻碍,达到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当时所字镇和则字村干部不惜跑断腿,磨破嘴,真可谓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

请上来讲。一部分群众认为搞农机合作社是集中土地,搞大帮哄,领导作秀,老百姓得不到什么好处;另一部分群众认为各户承包土地地力不同,茬口不一样,入社后不合算。为此村里召开村干部扩大会、老干部座谈会、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联席会。镇党委、镇政府领导亲自到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就成立农机合作社的目的、意义、前景、市场、收入等方面做深入浅出的讲解,给群众开脑、明目、通窍、定神,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卸下群众的思想包袱,把群众的兴奋点调动起来。

走出去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让群众彻底打消心理顾虑,村党支部先后组织村民260多人次到其他县先行试点村考察学习。在这些村,他们聘请农机合作社负责人为村民做报告,聘请入社后富起来的群众现身说法,聘请没入社的群众谈心理感受。看到了那里的村民富了,集体强了,街路平了,环境美了,群众笑了,感觉建设农机合作社是一条正路,干部想的是一件正事。

对比算账。理怕掰,账怕算,群众存在疑虑的主要原因是有一层窗户纸还没捅破。李志祥把所有的镇村干部调上来,分成10个小组,深入村民家中,和他们聊天对比算账。你一公顷土地好年头种普通玉米最多也就纯收入2500元左右,可里头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一旦遇个坏年头,不但亏钱,老本还搭上了。入社后,一年每公顷给村民4000元,还享受分红待遇,并且农机合作社还和入股的村民签订合同,如达不到4000元,一是村干部工资做抵押,二是村机动地作抵押,保证村民旱涝保收,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村民夏广议说:“现在我们老俩口一个在外打工,一个在村内打工,地里收入和打工收入加起来有近5万元,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社伊始,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刚立起的电线杆被推倒了,刚挖出的地基沟被填平了,村支书李志祥家的仓房三天被点着过两次,一些平时对村里工作有意见的村民,常常三五成群到村里滋事。开弓没有回头箭,村党支部一班人团结协作,凝力攻坚。老党员、老支书张友主动出马,动员自己的亲戚入社,踢开了头三脚;老党员张启第一个把土地入社,并要求自己的儿子、女婿全部入社;村里所有的党员都入社了,党员的亲戚入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机合作社的建立起了关键性作用。

建章立制是关键

通过召开股东大会,合作社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监事会,制定了7章32条的农机合作社章程和各个岗位的岗位责任制,真正实现了按章遵行、以制办事、用度约人、照程管社。农机合作社章程分为总则、任务、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利润与分配、附则等七个部分,详细规定了农机合作社的性质、宗旨、目标、入社条件、出资方式、入社程序、股东权利、股东义务、农机合作社的经营收入和分红方式。农机合作社对外发包合同书,明确规定了16项发包内容,既规定了发包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也规定了承包人所应承担的责任,通过合同的形式,把农机合作社与社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固定下来,使村民不仅对农机合作社的利润关心,更对农机合作社的生产关心,二者有机地捆在了一起。

农机合作社驾驶员岗位责任制包括农机具的管理、驾驶员的应聘条件、驾驶员工资管理等方面,避免了过去那种驾车人不管车,管车人不驾车,甚至有时出现真空的局面。驾驶员岗位责任制规定:机车及农具不许乱停乱放,完工后开回农机合作社,停到指定位置,违者罚款100元。不经社主管领导同意擅自离开作业区自用或他用,一经发现停止工作并罚款500元等14项农机具管理办法和7项工资标准,这样一来,人车一体,利益挂钩,调动了驾驶员的积极性。

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止

2005年农机合作社成立之初,采取的是村民入股土地,董事会、监事会集中管理的模式。把村民入社的200公顷土地,由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统一管理。田间管理自己负责,合作社开工资,合作社的其他用工全部雇工。这样人少管理不上去,人多又浪费,而且工作效率也不好,群众管这种现象叫作“新大帮哄”。年底一算账,村民收入还行,农机合作社积累一分没剩。痛定思痛,李志祥他们深刻认识到,不是农机合作社本身出了毛病,而是管理机制出了问题,必须探索新的机制,才能保证农机合作社正常运行,取得好的效果。

2006年从正月初八开始,李志祥就先后13次组织种田能手、党员、村民代表召开会议,就农机合作社的管理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必须走“招贤纳士,借卵生鸡”的路子,实行反租倒包,由村里向农户支付一定租金,将农户承包地的使用权收归村集体,村集体再租赁给外来大户,或在进行一定投资后将其“倒包”给本村的部分农户,发展精品农业,做大做强农机合作社这块蛋糕,让合作社、承包人、社员三方都得到最大的实惠。

在实行反租倒包的基础上,完善了农机合作社、股民、承包人的分配机制,实行股东入股土地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不同价格的方式,以每年500元的价格增长,一等地的价格由当初的4000元/公顷增长到现在的7600元/公顷。同时,实行“622”分成模式,即承包人6,社员2,合作社2。并规定承包人每公顷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合作社给补足到1000元,真正体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三方受益”。

向管理要效益

李志祥说:“向管理要生产力,向管理要凝聚力,向管理要效益,才能使农机合作社经严寒而不衰,历风雨而挺秀。”从一开始,则字村就着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土地承包合同书、农机具使用管理办法、保管员岗位责任制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细化工作、明确职责、奖罚分明、一视同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始终坚持“细、实、严”标准。

细方面。如在驾驶员管理办法中规定,根据车的保养时间,用旧机油换新机油,旋风式滤清器上面发现2/3灰尘罚款50元,下面滤清器发现受堵罚款200元。驾驶员的工资每道工序12元,其中喷药压地每公顷6元,秋收机械收割玉米每公顷30元,送取喷灌设备每次6元。

实方面。在承包合同中规定,承包人承包的地块种植交下茬减产罚款500元/公顷,按计划种植以上等作物交款多退少补。如承包人下茬继续承包,下一年减产款归承包人。如不继续承包,减产款归下一承包人。

严方面。驾驶员必须履行合作社章程,如不服从主管领导分配,随时停止工作,停止工作前的工资一律不付。在承包合同中规定,乙方预交油料款和电费每公顷500元,多退少补。

村民增收是硬道理

消除贫穷,使村民过上幸福生活是李志祥他们时刻想的问题。这几年他们依托合作社,慢慢使土地集约化、生产现代化、农民非农化。

几年来,他们一直在市场研究中寻找合作伙伴,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与黑龙江省扎兰屯糖厂签订青穗玉米销售合同100公顷,白城旺角冷冻有限公司签订青穗玉米销售合同80公顷,乾安惠鑫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签订青穗玉米销售合同130公顷,大布苏工业园区马泰责任有限任公司签订青穗玉米销售合同120公顷……。

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品种,市场价格却相差千里。究其原因,根本在于粗精之分。几年来,合作社一直努力发展精品农业,着力打造一流的有机食品品牌。乾安县所字农副产品购销公司通过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的认证,成为名副其实的有机产品种植基地。有机产品基地的申报成功,为他们发展绿色食品带来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几年,则字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绿色有机马铃薯,在市场上卖到了1元钱一个。

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改善了农民的生产习惯,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了多种经营发展步伐。全村现在136户村民外迁出则字村,进城安家了,但每年仍然享受着土地分红。养殖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另外,养貉业、养貂业、养獭兔业也是方兴未艾。则字村由过去的一轮驱动变成了现实的多轮齐飞。

村民周国告诉记者:“去年我和儿子承包了村里的11公顷土地,在土地上的收入就有18万元,加上其他方面的毛收入有近20万元,家里的生活和以前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http://farm.00-net.com/jx/1/2013-3-18/23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