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三夏”收益背后的“战术”攻略

网友投稿  2013-07-16  互联网

:何苗 白璐

随着各地“三夏”麦收的逐一落幕,参加今年跨区作业的农机合作社纷纷归队,满心欢喜地核算自家收益。然而收益只是一个数字,多与少并不能诠释参与者的胜与负,合作社在今年跨区作业中实施的策略才是“三夏”主力间真正的比拼。

来自山东、河南、四川的朱庆来、王志芳和王金勇都是具有多年跨区作业经验的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在刚刚结束的“三夏”战役中,他们凭借自己对市场独到的见解,运用创新的跨区策略引领合作社走上了与众不同的跨区作业发展道路。记者借各个合作社盘点之际,走近三位理事长,在了解合作社收益的同时聆听了他们对当前跨区作业市场实行的战术攻略。

山东朱庆来:市场变数多,跨省效益佳

山东省嘉祥县疃里镇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今年跨省作业的收益要比省内跨区作业多。据理事长朱庆来介绍,这几年,疃里镇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跨省作业收入一直低于本省跨区作业,因此今年不少社员选择留在本地,跨省作业的收割机数量由去年的110台减少到了40台。

这40台收割机自6月初开拔,在河南周口、漯河、南阳等地进行作业。周口市郊区是跨区作业队伍的第一个作业现场,队伍到达后,朱庆来发现,当地的收割机有不少都去其他地方作业了,而外来的收割机并不多。因此,第一个作业村里的小麦都被疃里镇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包圆”了。仅在周口地区,这40台收割机基本每台都收割了250亩,比去年多了一倍。在随后作业的漯河、南阳等地,跨区作业队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活多机少。因此,当合作社跨省队伍从最后一站南阳离开时,40台收割机平均单机作业面积达到了700亩,比去年平均单机作业面积多了近一倍。

不仅如此,今年在天气恶劣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河南省小麦机械收获价格也有了小幅度的增长。疃里镇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跨省队伍作业平均价格为50元/亩,比去年提高了10元。这样一算,40台收割机在河南省作业的平均收入为3.5万元/台。机手们在返回山东省后又参与了省内跨区作业,还有一笔收入。

回看省内跨区作业队伍,疃里镇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留在本地的70台收割机平均作业面积300—500亩,作业平均价格为60元/亩,单机总收入为1.8万-3万元。朱庆来说,省内跨区作业价格虽高,但是跨省作业队伍“胜”在作业量大,因此收益更好。

跨省收益高的现象不是只在疃里镇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里出现,嘉祥县共有十几家规模不同的农机合作社,但今年只有4家合作社跨省作业,作业结束后一算账,跨省作业的机手有更多的收益。究其原因,其他3家合作社理事长也与朱庆来的看法基本一致:今年跨省作业队伍和人数大幅度减少,使跨省市场由前几年的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

朱庆来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惊喜,反倒认为这正是跨区作业市场不稳定的表现。他说,对于合作社和机手来说,赌运气、钻市场空子而达到一次高收益,并不是其想要追求和应该追求的跨区作业目标。“长期、稳定”才是保障集体和个体跨区作业收益的关键词。他提醒社员们,不要因为今年跨省作业收益好,明年就盲目选择跨省作业。

河南王志芳:挺进!做深做精跨区市场

河南省临颍县志方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志芳不想同周边的合作社一样逐渐从麦收跨区作业中抽离出来,转向省内作业或其他作物机械化作业。他仍然决定带领自己的合作社在麦收跨区作业市场中继续挺进。

他做出这样的决定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前不少跨区服务队伍逐渐从跨省作业市场转移,他认为其他队伍的“上岸”反而会留下大量市场机会;二是综合考虑合作社的人员结构、技术和资金实力,在省内作业或发展其他作物机械化栽培都不是最佳的方案。

挺进不能靠蛮力。王志芳分析了近几年跨区作业形势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想要继续在跨区作业市场走下去,首先必须要武装自己,加强技术和装备力量;其次就要扩大自己的作业阵地,在市场继续做深。

揣着这两个想法,王志芳带着社员们开始行动了。今年年初,王志芳说服了合作社理事会购置了一批新的谷神小麦联合收获机,这批新的小麦联合收获机与合作社的旧机具相比更好用,五公斤大喂入量和更高马力发动机大幅度提高了小麦收获速度;新型的清选机构让收获机更加适应各种恶劣的收获环境,提高了小麦收获质量。

在今年的麦收作业中,新型小麦联合收获机发挥了大作用。“三夏”期间,安徽、河南等地出现风雨天气,使得不少地区小麦倒伏。倒伏小麦的作业价格在70—90元/亩之间,即使这样,很多使用旧机具的跨区队伍宁可少干活也不愿意收获倒伏小麦,这样的情况给志方农机专业合作社跨区队伍留下巨大的机会。新型小麦联合收获机能高质量收获倒伏小麦,合作社的跨区队伍每走过一处,都包揽了当地倒伏小麦的作业服务,作业价格和作业量大幅度提高。因此,志方农机专业合作社跨区队伍仅在河南、安徽两省的净收入就达几十万元,比去年增加15%。

同时,除了往年常规的跨区订单外,王志芳错开跨区队伍扎堆的粮食主产区,积极寻找新的作业点。他不负众望,还与新疆客户联系上,为合作社新增3000亩作业订单。

四川王金勇:攻守兼备,保障收益

四川省双流县丰收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金勇说,今年合作社跨区作业纯收入已经超过百万。这个让王金勇和他的社员们都满意的收入,来自于合作社跨区作业的攻守策略,攻,是指合作社重点向水稻、油菜跨区作业转移,以作为收入主要来源;守,是指合作社不以小麦跨区作业机收为主要作业项目,但守住已有小麦跨区作业阵地,平衡成本的同时,伺机与老客户寻找新的合作项目。

双流县丰收农机合作社跨区作业项目主要集中在小麦跨区机收、水稻跨区育秧及插秧和油菜跨区种植上。上半年,油菜跨区作业的收入占跨区作业总收入的40%左右,剩下的60%则来源于水稻机械化作业。

王金勇和他的同事很早就发现水稻和油菜的机械化作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合作社很早就将大部分精力和资金投入在这两方面,也提早占领了水稻和油菜的跨区作业市场,并逐步树立了品牌,这两年的收入也持续超过百万元。

对于小麦跨区机收,王金勇采取“守”的战略,合作社每年小麦跨区机收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绝不跨省作业。王金勇认为,当前小麦跨区作业市场竞争较大,身处四川的合作社跨区队伍在交通上远不如中原地区跨区队伍便利;小麦收获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跨区队伍之间的作业质量和效率相差不大,合作社在此项目上体现不出特别突出的竞争力。因此,在省内跨区作业有效地控制了作业成本,3万亩地麦收作业收益也正好能收回成本。

巧妙的是,这个“守”策略中也另有含义。这3万亩地的主人基本都是四川省内规模较大的种植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王金勇希望通过3万亩地的麦收服务与这些客户保持长期、友好的关系,以在未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http://farm.00-net.com/jx/1/2013-7-16/23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