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洋林农机专业合作社:低碳农业先行者(图)

网友投稿  2010-12-24  互联网

:杨雪

12月14日,河南省迎来了今年入冬最寒冷的一天。记者冒着严寒前往新密市。本想着在传统农闲时节的冬季到农村,应该是一派萧索的景象。令人意外的是,在洋林农机专业合作社,我们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刚到洋林农机合作社门口,就看见许多辆农用三轮车拉着堆得老高的玉米秸秆排成了一条长龙,冬日的严寒也没有阻挡他们的脚步。跟着这条长龙走进洋林农机合作社,机器轰鸣的声音越来越大。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合作社里的生物质燃料压模成型制造车间里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

农民们送来的玉米秸秆,先经过粉碎然后压块成型就变成了极有价值的生物质燃料。洋林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树森正在一旁检视着刚刚生产出来生物质燃料……

洋林农机合作社显然与别的农机合作社走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与理事长王树森有极大的关系。

原来,王树森是在当地的火电厂工作,熟悉发电的每个环节。后来新密市经济转型,火电厂面临转轨,要实行生物质发电的改造。与其他的生物质发电厂一样面临着原料来源供给的问题。于是,王树森动起了这事儿的脑筋。

要想稳定电厂的生物质原料供应,就必须有专门的人来负责搜集和加工原料,这不是一个小工程。王树森想到了找找新密市农机局,刚巧这时的农机局也正面临着解决当地秸秆综合利用的问题。双方一拍即合:成立一个专门从事秸秆综合利用的农机合作社。

2007年,王树森联合了5名社员成立了洋林农机合作社,注册资金1200万元。起步时期的洋林农机合作社通过给农民进行农田作业,合作社收集秸秆用以冲抵作业费的方式。秸秆收集十分有限,而最让王树森头疼的是,当时的压块成型设备都不过关。没办法,王树森开始请教专家、自己钻研,自己掏钱买来了当时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各种压块机,摸索符合实际需要的生物质燃料模压成型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时间,一种便捷高效的生物质燃料压块机被王树森给琢磨出来了,还获得4项国家专利,压块机还注册了自己的“洋林”牌商标。原来被废弃的秸秆经过模压成型就能从每吨150元变成每吨400、500元的生物质燃料。这样可观的经济效益,让社员们都尝到了甜头。于此同时,合作社还成立专门的部门,开始进行压块机的生产和销售,产品供不应求,周边的郑州、武汉,甚至安徽、江苏地区都有用户,利润十分可观。

2009年,洋林农机合作社承担了农业部生物质能源压模成型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得项目投入资金460万元。获得资金支持的洋林农机合作社获得发展壮大的新契机。

洋林农机合作社在新密市内建立了30个农作物秸秆、农村可燃废弃物收购加工点。每个加工点投入5万元,选址建厂购置设备。合作社负责对社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并回收加工点的所有生物质燃料。通过这种形式,洋林农机合作社实现了连锁经营,年可加工生产生物质燃料3.5万吨,2010年实现经济收入1800余万元。而在今年的农机产品订货会上,洋林农机合作社研发生产的生物质燃料压块机、生物质锅炉一经亮相就获得了各方好评,在展会上就签下了远销印度和俄罗斯的订单。

有了洋林农机合作社,新密市的生物质发电厂成功的运转了下去。合作社也形成了农田作业、生物质机械生产推广、成型燃料加工销售的综合性服务合作组织。“一来解决了当地秸秆焚烧的问题,减少了农业对环境污染,生物质燃料无废气排放,燃烧过后的草木灰还能做肥料,发电厂也实现了零污染。二来增加了当地农户的收入,平均每亩地能为农民增收100元。三是农机合作社也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并且带动当地农民实现了低碳致富。”新密市农机局局长郑路明这样评价洋林农机合作社。

 

 



http://farm.00-net.com/jx/1/2010-12-24/234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