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打造“集团军” 淘得“万两金”

网友投稿  2010-07-26  互联网

:王永鸣 陈道平

“精心打造农机服务‘集团军’,促进合作社为农服务走向品牌化、高端化、规模化之路。”这是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惠民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理事长杨灯聪为合作社未来发展勾画出的美丽画卷。

其实在2007年合作社成立之初,杨灯聪就开始专注于农业机械化、集团化服务。去年,合作社不仅种植了1380亩早稻、1825亩晚稻,还承揽邻近3000多亩水田的插秧和稻谷烘干等业务,一年赢利100多万元,成为椒江区乃至台州市机械化耕作的主力,向公司化、市场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截至今年4月底,该合作社已在农业机械化设施上投入300多万元,拥有粮食烘干基地一座、智能化育秧基地一座,烘谷机4台、插秧机6台、工厂化育秧成套设备3套、拖拉机7台、植保机械49台和收割机4台,可为农户提供植保、育秧、插秧、收割、烘谷等一系列“全程式”套餐服务,并创造了台州市乃至浙江省农机化服务上的多个第一。

浙江省最大烘干基地

“这是我们合作社刚刚建造好的烘干中心,一天可以烘干300亩地种植的稻谷。”日前,笔者在老杨的带领下来到该合作社的烘干中心,只见技术人员正在紧张调试新购进来的两台全自动电脑恒温低温循环式三久品牌稻谷烘干机。老杨的烘干中心占地100多平方米,总投资100多万元,拥有4台烘干机,一批次烘干能力为42吨,是迄今为止浙江省农村农机合作社规模最大的稻谷烘干基地。合作社地处素有“椒北粮仓”之称的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该地区水稻生产长期以来都是采用传统晾晒方法。去年8月上旬,受“莫拉克”台风影响,当地近千亩早稻发芽霉变,损失惨重。

老杨去年种植的1350亩早稻抢救及时没有造成损失,但对其他粮农的损失,老杨觉得心里有愧,同时也看到了烘干服务的光明前景,并于今年1月开始在邻近的章安街道合旗村建设稻谷烘干中心。老杨说,烘干中心今年更多的时间将用来为农服务,预计每吨稻谷烘干成本为200元左右。有了他的烘干中心作保障,椒北粮农今年的种粮积极性比以前更高了,仅章安街道今年早稻种植面积就比去年增加了2000亩。

台州最大的智能化育秧基地

“章安街道回浦村种粮大户6600盘、章安街道湖潺村种粮大户王中国4400盘、三甲街道解放村种粮大户等2600盘……”这几天惠民合作社的智能化育秧基地可谓门庭若市,无论是椒北本地的,还是椒北外的粮农都纷纷前来求购早稻秧苗,合作社近6万盘秧苗销售一空。

据了解,该基地总投资50多万元,占地22亩,建有20栋“智能化”水稻育秧大棚,全年可为近2万亩水田育秧。台州市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曾孝元说,这是台州市迄今为止投入最大、设施最好的育秧基地。

“育秧不仅困扰我们这些种粮大户,更多的是困扰种植几亩的种粮农户。”章安街道回浦村种粮大户陈剑峰对笔者说,去年,他的170亩早稻是通过租用别人的设备自己育的秧,每亩育秧成本高达70多元,而且小棚育的秧遇到“倒春寒”还会出现大面积烂苗现象。陈剑峰感慨万端地说道,以往种田一直都是靠天吃饭,农业收益不高,如今有了温室育秧大棚,就算刮风下雨也不用发愁了。

走进高3米、宽8米、长80米的育秧大棚,只见里面铺设了自动灌溉等设施。“现在,这些温室育秧大棚都是采用自动化设施,只须在总控制室按一下按钮,就能完成洒水、喷药等程序,使环境最适合秧苗生长。” 杨灯聪一一介绍,针对过去塑料薄膜过薄的问题,他们将薄膜由4丝改为7丝,并且薄膜均为高保温防老化的流滴膜,确保秧苗能够真正住进“空调房”。

杨灯聪还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智能化”水稻育秧大棚育出的秧苗不仅品质好,而且成本低,每亩成本控制在55元,出售给农户的价格为66元, 300多亩的早稻可以直接节省育秧成本1200多元。由于今年台州本地的小棚秧苗普遍受到“倒春寒”的影响,预计“智能化”水稻育秧大棚全年可以累计为农户节省育秧成本近20万元。与此同时,也给合作社带来一笔不少的收入,可以说“钱”途无限。

浙江省首个粮食专业合作社自动气象站

 “4月26日上午11:00,大棚里温度25℃,大棚外温度14.7℃,西南风2级,上午8:28到上午11:00降水2.7毫米。”

老杨坐在该合作社办公室的电脑前面,查看当日上午生产基地的各种气象信息。

 “当大棚外温度低于13℃时,这里的育秧大棚通风口将全部关闭;当大棚外温度高于17℃时,育秧大棚的通风口会全部打开。” 杨灯聪高兴地说,自从有了自动气象站后,他就像随身带了个“秘书”,各种气象信息,随时可以查看,大大方便了他们的粮食生产。

据了解,刚刚建成的自动气象站占地64平方米,总投资10万元,安装了太阳能电板,即使碰到阴雨天气,也可持续供电15天左右。同时,安装了百叶箱、采集器、温度计、湿度计、雨量计、风向风速仪等设施,对生产基地的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降水、气压等气象六要素进行24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测记录,为秧苗生长发育提供准确的第一手气象资料。这是浙江省首个粮食专业合作社自动气象站,也是台州市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动气象站。

记者走进自动气象站旁的育秧大棚,只见棚内的3000多盘秧苗长得特别粗壮、整齐,一眼望去,绿油油一片,在对该合作社占地22亩的20栋育秧大棚进行详细察看后,并未发现任何烂秧情况。而在其他地方,由于遭受“倒春寒”,均出现了烂秧现象。

“这个自动气象站还能让粮农随时掌握大棚里的温度、湿度,指导农民根据秧苗的生长状况来调节最佳的生长环境,特别是提高粮食的质量和产量。”

据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副局长李惠琴介绍,随着近年来该区水稻生产的迅速恢复,粮农尤其是种粮大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给粮农提供有效的气象保障,该区气象局联合惠民合作社一起,建立起了浙江省内首家粮食专业合作社自动气象站,通过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使农户提前掌握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天气,指导粮农合理追肥、及时喷药、科学通风、防灾减灾。

随后,老杨又把笔者带到了油菜基地和大麦生产基地。站在一人多高的油菜田里,老杨介绍了油菜新品种中油5628,其含油量高达44.02%,亩产预计将达到250公斤,全部采用机械收割。

“这可能是我们当地亩产最高的油菜。”老杨自豪地说着他创造的第四个“第一”。

 



http://farm.00-net.com/jx/1/2010-7-26/233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