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充满希望的事业(图)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5-07  互联网

签了承包合同,拿到土地转让金后孙国涛高兴地说这下可以放心到外地打工挣钱了。

 

一、引子

“今年我们合作社承包的1160亩土地中,60亩怀山药可实现纯利39万元;30亩生姜可实现纯收入15万元;150亩大棚蔬菜可实现纯收入45万元;剩下的920亩地种小麦、玉米可实现纯收入54.2万元。2010年夏秋两季我们总共可实现纯收入153.2万元。”2010年4月17日,站在绿油油的麦田中,博爱县金城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孙永利自豪地向前来参观的山西省农机合作社代表介绍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情况。

说起当初合作社承包流转土地的事,人们都暗暗为孙永利捏着一把汗。当时焦作市土地流转承包的价格大都在600元左右,孙永利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承包种地利润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要出800元承包土地?

孙永利说,我的利润在实行规模经营上,在科学种田和先进农机农艺技术的推广使用上,在市场引导下的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上。我之所以要出800元的承包价格就是要让农民觉得出让土地值得,能够把地让给我使我大面积连片种植和管理。

据博爱县农机局组织机手与农民面对面的算账,种一亩地(夏秋两季,仅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作业、浇地、植保、人工等)的费用已达800元。孙永利在交了承包费800元后还得再投入800元种地,总投入已达1600元以上。按国家2009年粮食收购保护价计算,小麦和玉米产量只有达到双千斤才能实现保本微利。虽然焦作市小麦玉米亩产均过千斤,但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或经营管理不当,经营风险还是存在的。

金城农机合作社是怎么规避风险的呢?

二、金城农机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承包工作的主要做法

俗话说,没有金钢钻,别揽磁器活。金城农机合作社之所以敢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承包土地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

1、团购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农民个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规模小,经营面积一般在三、五亩之内,在购进生产资料的过程中只能以零售价购入。农机合作社经营土地后,上千亩土地一次性购进生产资料,购进量大,享受的价格优惠就多。以购买化肥为例,去年三秋,合作社以每吨比零售价低100元的价格购进化肥50多吨,仅此一项就降低生产成本5000多元。

2、连片作业降低油耗,提高了作业效益。合作社将土地统一流后,大面积连片作业减少了机车空行路程,降低了作业油耗,提高了作业效益(减少了机械转场次数、播种时减少了清理种子化肥次数、收获时减少了一家一户清仓次数)。作业效率的提高和作业油耗的降低可使作业降低成本5%以上。

3、统一机械植保,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保证了防治效果。土地没有流转前,一家一户经营,出现了虫害,有的防治,有的不防治,防治效果很难保证。合作社经营后,统一防治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防治成本也大大降低。

(二)推广农业新技术,采用农技与农机相结合来提高产量。

1、推广条播作物宽窄行种植技术。主要是推广玉米、小麦的宽窄行种植。在单位面积总行数不变或者行距加大、株距减小的情况下,通过宽窄行种植来提高农作物的通风透光率,达到增产目的。合作社的经营目标是力争在3年内通过科学种田和管理,使小麦、玉米的亩产量达到3000斤。

合作社引进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新品种世麦18号,种植了60亩作为高产示范,预计亩产量达到1400斤以上。

2、推广农作物免耕播种技术。合作社920小麦全部采用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播种,不仅减少了作业环节,保护了土壤结构,还按农艺要求实现了宽窄行播种。宽窄行播种和免耕播种的增产因素不说,仅减少一次机耕费用就可使每亩降低作业费25元。920亩小麦共节约投资2.3万元。

3、推广蔬菜大棚栽培技术。种植蔬菜可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如果在大田种植,受气候影响的因素多,生产周期也长。采用大棚种植后,人为创造了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土地产出率大大提高。

4、推广农田地埋管道节水技术,实现节水灌溉。没有承包前,实行农田地埋管道时,有的愿意干,有的不愿意干。土地承包后,统一进行管道地埋,节省了耕地,提高了用水率,降低的经营成本。

5、更新农田管理观念,让管理出效益。一是变传统的一次施足底肥以后不再施肥为开春后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再施追肥或叶面肥。今年开春以来,合作社的920亩小麦已经喷施了三遍叶面肥,小麦长势明显好于其它小麦。二是变有病再治为无病先防。一般农民种地都是等病虫害发生了再去防治,这样往往已经造成了损失。合作社经营后总是根据生长规律在专家指导下,有针对性的采取先行防治措施,不等灾害发生,防治措施已经到位。开春以来,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先后搞了三次防治活动:打一次禾果粒,一次迎同乐,一次氧化乐果,病虫害防治效果非常明显,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病虫害。

(三)适应市场需要,种植高效农产品。

1、小麦种子繁育。合作社经营土地后,如果单纯种植粮食,效益十分有限。以小麦为例,同样是亩产一千斤,按国家收购价收购是0.86元/斤,收入也就是860元。如果搞种子繁育,小麦种子的收购价达到1.3元/斤,一千斤种子收入达到1300元。今年合作社种植的920亩小麦全部为良种繁育,比单纯种小麦提高收入40万元。

2、本地特产生姜和怀山药。生姜是博爱县特产,怀山药是焦作特产。这两种特产在焦作市都有传统的销售市场。2009年焦作市怀山药卖到15元/斤,生姜卖到5元/斤。合作社经营土特产,山药按5元/斤,亩产按3500斤计算,可实现产值1.75万元,除去生产成本(种子600斤,3600元;土肥1200元;人工等3200元;承包费800元)8800元,每亩可获纯利8700元以上。同样道理,生姜亩产5000斤,每亩按3元/斤计算,除去成本最少可获纯利5000元。看着这么挣钱为什么不能规模种植,主要是一家一户生产时要么是地少,费工费时;要么是没有技术,不会种植;要么是没有合适的生产工具,不能大规模种植。合作社统一经营后,划出专门地块,投资3万余元购进先进山药挖沟机械安排专业人士进行规模化种植,当然可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3、大棚蔬菜。合作社148个蔬菜大棚一年可产三茬蔬菜,每个大棚年可实现产值6000元,获得纯利3000元。目前种植的黄瓜、西葫芦已经上市,菜椒长势也十分喜人。

(四)建立责权利明晰的生产管理体系。

1、重用专业技术人员,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合作社种植的920亩小麦聘请了10个小麦生产经验丰富的人按每人管理100亩专职负责管理;60亩怀山药和30亩生姜也各有一个庄稼把式专门管理;148个蔬菜大棚由30个菜农管理(每人固定管理5个大棚)。这些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技术管理人员的劳动报酬较高,每个人年薪达到1万元。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完不成任务是要在经济上受罚的。比如小麦产量经营目标是亩产1000斤。完成得全额工资,完不成按比例扣工资;超产部分按5%进行奖励。

2、组建专业生产队伍,保证按要求适时进行田间管理。合作社除组建有机耕队、机收队、经营部外,还从出让土地的农民中挑选了50人组成了排灌队、植防队、农田工程队等生产组织。这50个农民大多在45到60岁之间,属于半劳力,他们实行日工资,每天20元。合作社保证他们每年的工作半年时间不小于半年,收入不小于3600元。他们在不同农时由技术人员安排完成相应的农活。

(五)聘请农业专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

为普遍提高全体合作社经营人员的农业生产技术,合作社聘请了河南省农业厅80多岁老专家郑怀俭为顾问,每个月来合作社指导一次工作,上一次农业技术课。农业专家提出的宽窄行种植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在于防的理念、重施底肥还要加施追肥的理念都大大开阔了大家视野,效果十分突出。目前大家已经接受完了小麦生产技术的相关培训,正在接受玉米种植技术的相关培训。

三、金城农机合作社承包土地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金城农机合作社位于金城乡南庄村。全村现有980口人,1500亩地。全村现有壮劳力300多人,半劳力100多人,其余多为老弱病残和儿童。

没有实行土地流转承包前,全村约有100多人在外打工,个人年收入在1.8万元左右。其余都在守着土地,每亩收入也就是1000元左右。全年以这两项计算,收入也就是330万元左右。

实行土地流转承包后,首先是多出了100多人到外打工,多增加收入180万元。其次是合作社雇用的50个高薪技术人员增加收入50万元。第三是合作社雇用的50个半劳力每人收入3600元,共增加收入180万元。第四是长年在外打工人员土地流转后不用每年请假回来忙农活,减少了旅差费和打工损失也相当于增加了收入。以上各项合计增加收入应在410万元以上。

以村民孙长青为例,没有流转前,他家种的6亩地年收入也就是6000元,承包给合作社后,50多岁的老孙和老伴在合作社打工,老孙年薪1万元(属于专业人员),老伴半年薪3600元(属于半劳力),共计13600元。加上6亩土地流转的租赁金4800元,一年下来共有18400元的收入,比过去的年收入增加了12400元。孙长青高兴地说:“同样是种地,还是干农活,流转土地前后真是两重天!”

四、下一步设想

说到金城农机合作社的下一步打算,理事长孙永利更是滔滔不绝:向土地经营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一是总结经验,继续抓好当前经营项目,扩大经营成果。二是专门划出一块地方,建一个农机和农业生产工具博物馆,专门收集各种农具和我国农业机械不同时期的产品展出,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三是利用金城乡离焦作市区不到20公里的区位优势,建设“开心农业种植园”,吸引城里人到乡下游玩。不仅要划出地块租给城里人种,弄好果园让城里人摘,整好鱼池让城里人休闲;还要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建起小桥流水、四季花香的田园风光,让城里人玩的起,有地方玩,住的下,还想来。

 



http://farm.00-net.com/jx/1/2010-5-7/23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