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河南省新密市积极探索农机专业合作社引领农村土地流转新路子

网友投稿  2010-04-01  互联网

:李留鑫 于明安

新密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发展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引领农村土地流转。这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制下,新型的耕地经营管理模式,是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组织层次,进而又反方向推动农机事业壮大和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提高,是一条互为动力、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现阶段受整个农村社会化大市场发育不健全及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土地的大规模流动集约难以实现,进而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推广应用,并制约着农村工业化的技术装备水平,这一切又从根本上影响并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以建立广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这种农民易接受的合作形式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服务为纽带、合作为基础、共赢为目标,先行把农机服务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让农民从中享受到合作社以及农机现代化服务的快捷、便利,从中得到实惠使合作社在深化服务、完善手段、拓展规模与领域中得到发展壮大。

《农民合作社法》的颁布于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问题,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新密市政府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意见从规范登记及管理、税收优惠、金融信贷支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等方面进行了部署,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密市位于郑州西南40公里,属浅山丘陵地形,全市现有耕地面积42万亩,年种植小麦41万亩,玉米35万亩。近几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连续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机资产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280户,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31个,注册资金3268.9万元,拥有大型动力机械264台,配套机具592台件,建设场库棚9594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达3453万元。入社社员480人,入社农户2391户,流转土地3.2万亩。

新密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组建形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政府部门投资型。合作社车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保养、统一价格,服务全镇农业生产,真正做到农民得实惠、农业促高效、社会促发展,率先在全镇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典范。二是村委主导型。米村振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6月,占地5亩,建有车库及办公用房12间,共300平方米。机棚600平方米,拥有小麦收割机3台、大型拖拉机6台、小型拖拉机2台、小麦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旋耕机等配套农具14套,机械原值120万元,总资产15万元。对全村2100亩耕地实行耕、靶、播、收、秸秆还田等。经营方式实行统一种子化肥、统一机械作业、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收费价格等。三是能人领办型。来集镇郭岗村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经济比较活跃,该村村民郭国印在村委班子的支持下,联合其他13人成立了新密市郭岗鸿运农机专业合作社,并于2008年5月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注册资金95.5万元。合作社占地15亩,建有车库及办公培训用房30间,共800平方米,机棚600平方米,拥有小麦玉米两用收获机3台、大型拖拉机10台及各种配套农具。合作社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稳定土地承包政策基础上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对全村1670亩土地实行代耕代管,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农业机械作业效率,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2008年10月25日,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到该社调研后,饶有兴趣地说:“郭岗鸿运农机合作社,13人代耕代管种了全村2060口人的田,解放了劳动力900多人,增加了规模效益,在农业基础得到巩固的同时,把农民群众从传统生产中解放出来。这是一个方向,符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四是股份制型。成立于2006年3月的新密市青屏新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市农机服务队发起并联合20户农民采取资金、机具、技术、房产等方式,组成股份制合作社。合作社拥有农机动力机械26台、配套农机具52套,车库5间、办公用房8间,总资产272万元。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乡村道路工程、农村老宅复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夏”“三秋”农机田间作业、农机化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农机化技术指导等工作,为新密市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五是农民合作型。其模式是“农机大户+农户”,如曲梁沃土新惠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由农机大户李新文牵头组建,吸收本村的农机手参加,组织形式相对松散,主要服务本村及周围村庄的农田作业、农产品运输与加工等,既富了自己又带动了别人。合作社现拥有小麦收割机6台、大型拖拉机13台、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旋耕机等配套农机具35套,总资产165万元。合作社成立1年多,共完成机耕6000亩、秸秆还田7000亩、旋耕6000亩、机收小麦4000亩、免耕播种玉米小麦1200亩,实现收入70万元,获纯利40万元。

目前,新密市拥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6700多台、联合收割机758台,机引犁、机引耙、旋耕机、秸秆还田机、机引播种机、免耕播种机等5万多台件,农机总动力达到47.44万千瓦,农机固定资产原值达到2.85亿元。机耕、机播、机收和机械植保等主要农田作业项目的机械化作业面积分别达到了2.8万公顷、4.3万公顷2.3万公顷和1.7万公顷,小麦生产的耕、种、收三个主要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全市农机化的综合水平达到67%,位于河南省前列。农机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市农机的农业机械综合生产能力,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大农民对农机事业及农机应用的依赖性越来越高。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业机械进行有效整合,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面提升农村工业化装备水平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证。

新密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促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一是提高了社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参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管理,广大社员在掌握科技、分工协作、组织管理、服务市场、对外交往以及民主决策等方面得到了实践和锻炼,增强了相互间的合作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提高了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二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乡村,开展联片作业,优质服务,集约化经营,减少劳动投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在农忙季节就不用往返回乡为收获庄稼而奔波,减少了开支,增加了收入。另外,从土地中解放出了部分劳动力充实到了当地企业,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三是实现了农民和农机经营者双赢。机械化作业比人工和畜耕收费低,一般机耕比人工耕作平均每亩节约成本10-20元,机手比人工收割节约成本20-30元。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采购油料、统一维修机具,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统一负责作业调度,扩大了作业区域,实现了农机增效、农民增收。四是加速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和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对资金、农机专业人才、农村劳动力、农业机械购置等方面起着优势互补作用,可以发挥人才技术、整体组织优势,大力推广新技术,引进新机具,从而加快了农机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引进。五是提高了农机利用率。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后,农机作业服务在组织内部实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统一调配,使农机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以相对较少的农业机械获取较高了农机作业量,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益,是现阶段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粮食稳产增收的一种有效载体。利用各地的季节差,科学调度、有序组织机具开展作业,实现了向管理要效益,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六是保障了农机安全生产。自从农业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分散于千家万户,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很难真正宣传到每个农业生产者。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提供了阵地,使农业生产者能系统完善地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了农机安全生产意识,使农机安全生产得到了保障。七是促进了农机作业产业化、模式化、标准化发展。单个农机经营者很难做到专业化、模式化和标准化。农机合作社整合农机资源,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农机作业环节中,容易形成一定规模,制定规范的标准,实现产业链动作,使农机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从而推进农业生产方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升了专业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层次,引领并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使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成为可能。

 



http://farm.00-net.com/jx/1/2010-4-1/233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