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难忘而温馨的记忆

零零社区网友  2014-12-03  互联网

范仕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1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农机人,能有幸见证农机化发展历程和巨大变化,深感荣耀和庆幸。十年来,这部法律如一缕春风,滋润农机人的心田。

作为一名地级市的农机人,我先后在农机监理所、推广站、农机局科教科工作,可以说是伴随《农机化促进法》的实施而成长,是这部法律的见证人,也是它的实施者。

记得2011年6月,为了在京山县钱场镇召开水稻钵体机插现场会,我们推广专班提前3天到现场作业区严李村,与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沟通、征求意见,落实作业田块和作业面积,讲解钵体机插的好处和优点。因为是新鲜事物,老百姓有些担心,疑虑技术不成熟从而影响产量,有名叫张先智的农户说:“我的田现在亩产1200斤,要是用了这种技术能达到亩产1500斤,我就同意。”我们想:本地晚稻亩产最高才达1300斤,要求1500斤不是挑刺吗?吃过晚饭后,我们同村组干部一起登门拜访,与张先智心平气和地交流,讲解钵体插秧技术的好处,讲明钵体插秧技术是在其他地方试验过的一项成熟技术,既省种、省工、不伤苗,又无返青期,还可增产,何乐而不为呢?经过我们一番苦口婆心的讲解,他终于想明白了,当场表示支持钵体插秧技术的示范推广。不料当晚下起了大雨,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到田里查看秧苗情况时,雨水已快把钵体秧苗盘底部淹了。而钵体秧苗的特点要求秧盘的底部要干,因为需要通过机械杆把秧苗顶出来,秧盘泡软了就可能顶不出来,机插时会出现空苗,推广就可能失败。秧盘需要立即转移,我们人手少,当时心急如焚。张先智听说后立刻带领3个人和我们一道卷着裤腿、打着赤脚,冒着阵雨,在雨淋中帮我们把秧盘全部转移,并用铁锹将苗田四周的沟渠进行清理和疏通,确保秧苗不会继续遭受水的浸泡,使得现场会得以成功举行。第二年我们通过测产,张先智的田块亩产增收65公斤。看到新机器、新技术能增产,他带头买了一台钵体插秧机,在他的带动示范下,目前该镇已成为全国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镇。

还记得在2012年5月,我们在掇刀区团林镇莲花村为召开全省油菜秸秆还田和打捆回收现场会作准备。当时正值初夏高温难耐时节,我们一边走村串户上门宣传油菜秸秆还田和回收的好处,一边帮助联系秸秆切碎还田机械和打捆机械,做到不还田就由企业回收利用。傍晚,引进的一台来我市跨区作业的江苏籍收割机在收获时忘记换筛子,因秸秆留茬低,秸秆水分大,将筛子眼堵住了,一部分油菜籽撒落田地,浪费较大,当地农户要求机手赔偿。为了维护双方的利益,我们出面协调。事情处理后,我们还帮机手更换好筛子后才回家,这时已是晚上12点,大家肚子早已是肌肠辘辘,但毫无怨言。我们的辛劳换来老百姓和机手的支持,现在该镇60%秸秆粉碎还田,20%秸秆卖给养殖企业和生物肥生产企业,焚烧现象大为减少。当地的农民说,这是市委市政府给我们做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

值得记忆的往事太多太多,回想往事,只要每次演示示范成功,农户认可,机手满意,农民增收,我们就会有一丝丝成就感而倍感欣慰。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农机局)



http://farm.00-net.com/jx/1/2014-12-3/233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