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省农机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预计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6080万千瓦,同比增长3%。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保有量分别达到18.3万台(增加1.85万台)、14.3万台(增加1.45万台)、2.4万台(增加0.66万台),分别增长11.2%、11.3%、37.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2%,提高2.6个百分点。
创新操作模式,规范实施补贴2013年,中央财政两批次安排安徽省购机补贴资金11亿元,省财政安排2000万元。安徽省全面试行“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操作模式,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购机补贴规范高效实施。目前资金基本落实完成,共补贴机具14.41万台,受益农户11.68万户,拉动农民投入24.16亿元。安徽省购机补贴工作受到农民、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被农业部评为“农机购置补贴落实延伸绩效管理优秀单位”。老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在全省铺开,稳步推进。报废机具400余台,补贴280万元。
狠抓关键农时,工作亮点纷呈安徽今年春耕生产共投入各类农机具57万台(套),完成机耕1790万亩、机播215万亩。“三夏”共投入各类农机具270万台(套),机播玉米1277万亩,机插水稻804万亩。特别是小麦抢收时期,在降雨明显、收获期相对集中的不利形势下,各级农机部门强化措施,全力以赴,实现了收得快、秩序好、粮归仓的良好效果。由于措施得力,组织科学,全省小麦自大面积收割开始,仅用6天时间就大头落地,创历史最快进度。全省共投入联合收割机13.1万台,机收小麦3591万亩,机收率98.4%,再创历史新高。“三秋”期间,各地抢抓农时,积极提供服务保障,组织调度农机抢收,及时为秋种腾茬。进一步强化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关键技术落实,秋收进度推进迅速,秋种质量全面提升。完成机收水稻、玉米面积3700万亩,完成机耕面积4100万亩、机播小麦面积3250万亩。
力推适用技术,突破薄弱环节安徽农机系统以水稻育插秧,玉米、油菜机收等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为切入点,狠抓示范引导,主攻薄弱环节,提高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水平。全省水稻机械栽植面积达到1038万亩。其中机插秧883.5万亩,机直播154.5万亩,机械化栽植水平达到30.8%,其中机插秧水平26.2%,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玉米机收935万亩,机收水平达到56.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机收油菜179万亩,机收水平24.2%,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
促进服务创新,发展合作组织安徽省一直把强化政策扶持、培育壮大服务主体作为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关键举措,重点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在全省广泛开展社企共建活动,重点建立农机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帮扶联系制度,开展农机维修服务能力示范点建设,加强农机合作社人员培训,对部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专项扶持。全省农机服务组织快速发展,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机服务产业化快速推进。全省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2250个(增加481个),同比增长27.2%。全年农机化服务经营收入预计达到460亿元(增加49.1亿元),同比增长11.9%。
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安徽省深入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拓宽管理范围,探索对非牌证管理机械的监管模式和机制。加强农机监督管理,农机“三率”水平稳步提高。继续推进“平安农机”和“为民服务争先创优”示范窗口、标兵创建工作。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和“为民服务争先创优”示范窗口各4个,树立示范标兵8位。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4个,“为民服务争先创优”示范窗口10个,树立示范标兵6位。加大农机监督检查力度,多举措消除农机事故隐患,全年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