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农机化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年会

网友投稿  2013-01-22  互联网

徐丹华 白云鹤

1月13日下午,以“创新、支撑、跨越”为主题的2012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年会在京召开。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出席会议并致辞。柯炳生说,我国在取得粮食产量“九连增”的情况下也面临着要用更少的土地、更少的水资源、更少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粮食的问题,这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使命也是机遇。他希望中心能够作为农机化发展的“智库”,要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刘镜辉等专家就当前的“三农”政策、农机化科技创新、世界农机技术发展趋势及中国农业展望做了精彩演讲。韩俊指出,国家将会继续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粮食供给方面做出不懈努力,继续加强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的制定与机制创新,农业机械化在“四化”同步发展中仍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贾敬敦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重要转型期,必将带动农机发展的重要转型,把农机产业做强做大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刘镜辉从科技引领农业生产力发展、全套农业机械设备解决方案、中国农机行业展望和企业社会责任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说,首先从农机行业来讲,有两大宏观趋势一直推动行业整体向前发展。一是粮食安全战略,二是城镇化发展。从粮食安全角度看,科技进步能够解决有限的资源和日益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据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对粮食的需求翻番。而在中国,人口也不断增长,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城镇化的过程中,发展工业还在跟农业争地。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手段来提高单产已经不太现实了,只有依靠科技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过去的10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从4.6亿吨增加到5.5亿吨,这与中国农机化发展助力粮食增产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敏丽对中心的发展情况做了整体汇报,并提出2013年工作计划。2012年,中心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科研重点集中在对农业前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农机农艺结合模式、农业机械化数据库平台(12个数据库)等方面的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撑。未来一年,中心将继续承担科研工作,同时对国家层面上的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农机化热点、难点及前瞻性问题,如农机化与能源、环境的关系等问题予以更多关注。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表示,中心作为中国农机化研究的智库,在政策、理论、法规、生产模式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指导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畅所欲言,希望“中心”在未来工作中架起农机农艺融合交流平台,广泛吸收各界专家,完善数据库、人才库,全面推进农机系统资源共享并继续加强理论、政策、技术方案的研究,建立专题研究组,为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此次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刘恒新、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站长刘敏、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站长刘宪、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傅泽田、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毛洪、本报社长李耀辉等百余名领导、专家参加会议。



http://farm.00-net.com/jx/1/2013-1-22/23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