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鹤
不断增长的人口数字、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与实际粮食生产能力成为了一对影响全人类的长期矛盾。专家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当然,对粮食的需求也必然翻番。在全球都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日趋减少的大环境下,中国还需在城镇化上下功夫,带来的是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反复争夺、较量,以及劳动力的日益减少。
“目前,我国2.6亿多人口留在农村,农民每户家庭平均4.6人,有2人常年在外打工,而留在家里的2.6人中,还有一个60岁的老人和一个小孩。农业生产老龄化、妇女化、甚至边缘化问题日益凸显。”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在日前参加的中国农机化发展研究中心年会上提供的数据。
在此背景下,如何防止农业萎缩,如何防止土地抛荒,如何保障粮食安全?
“‘农机人’重任在肩”是与会代表的共同看法。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认为,越来越少的农村劳动力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要发展现代农业,用机械化取代劳动力,并不是选择不选择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选项。
近几年,农民种地越来越省事是农业领域最大的变化。现在农民种1亩地平均需要2个工,而改革开放之前要则要用近40个工。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农民收入的年增幅已经超过了城市居民。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2012年,国家粮食生产喜获“九连增”,九年新增产量3177亿斤,农民收入也成功实现“九连快”,在这历史上少有的成绩背后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跨越,是以人畜力为主向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可以说,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持农业发展良好势头,确保农产品和粮食有效供给的刚性需求决定着我国农机化发展必须赶超先进国家。有专家表示,在中国拥有的18.2亿亩耕地上,播种面积、复种指数,甚至大棚类传统种植手段都已被使用到极限,而农业机械化是目前能满足上述刚性需求的重要、甚至是唯一途径。但未来农机化将朝着什么路子发展、将从哪里挖掘潜力?
答案应是以内为主、以外为辅、内外兼修,最终为内服务。内,从政策入手,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包括农机购置补贴在内的政策扶持。外,从国外农机化发展借鉴经验,最终为我国农机化发展提供方案。
“现在中国的农业发展已经到了必须探讨农机的研发如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时刻,加强新机型、新机具的研发刻不容缓,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也迫在眉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表示。伴随大规模涌现的农民合作组织,2012年中央财政大手笔投入了215亿元为农机购置补贴提供资金支持,这在十年前不可想象的投入额度诠释了国家加强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的战略目的。韩俊透露:未来国家将继续在确保粮食安全和粮食供给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还会继续加强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的制定与机制创新,以突出农业机械化在“四化”同步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过去十年,中国最重要的改革发生在农村;过去十年,我国农机化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在年会上给出了新的发展信号,“2013年国家会重点加强对粮、棉、油、糖方面的农业机械研发、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推进以旧换新试点等工作,农机化发展再迎新机遇。”
有利政策支撑是农机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向农业现代化发达国家学习也是农机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促使其在20世纪40年代领先世界各国最早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60年代后期就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高度的机械化水平、科学有效的管理,让农机后来者有了可以学习的范本。
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刘镜辉借鉴美国20年来的农机化发展经验认为,美国“哑铃型”的农业生产模式让大地块、高技术的大农场获得了足够的发展空间,而我国农业体系构成十分宽泛、复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黑龙江农垦类的大农业生产、农机合作社和小地块散户并存的多种经营模式,因此探索不同地区的典型模式应该成为中国农机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实现两个翻番,205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达到从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跨越是目前农机化发展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农机人为此应不遗余力。”宗锦耀司长指出,把握农机命脉,才能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