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抵御市场风险 机械化提振薯农信心

网友投稿  2011-10-26  互联网

杨雪 康毅夫

今秋,来自内蒙古的土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它的丰收,更是因为它的滞销降价,“增产”而不能“增收”的怪圈再度来袭。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的马铃薯种植大户们此刻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我种马铃薯十多年了,随着马铃薯播、种、收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增加,偶尔的市场波动,不会降低我对马铃薯种植前景的期待。”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缘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王文杰说。

据测算,马铃薯生产使用机械化作业较人工作业每亩可增产15%以上,减少损失5%,节省开支30%,每亩可增加收入200元左右。其中,水浇地亩产由常规种植的3500斤增加到滴灌种植的5000斤以上,旱地亩产由原来的露地种植1500斤增加到覆膜种植的2000斤以上,亩产平均增幅达到30%以上。55万亩马铃薯预计增产在10亿斤以上,较人工作业增收1.1亿元,薯业收入将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正是由于实现了机械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才使得像王文杰这样的马铃薯种植大户有了度过此轮马铃薯市场波动的信心,对于马铃薯种植前景仍充满希望。

机械化支撑产业新路

王文杰的合作社种植了1500多亩马铃薯。在内蒙古达茂旗,像王文杰这样依靠全程机械化规模种植马铃薯的大户不在少数。正是依托这样的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达茂旗成为了内蒙古较早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地区。而在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比重达到了35%。

内蒙古达茂旗地处阴山以北的内蒙古高原,2008年全面禁牧政策实施后,达茂旗结合自身年温差较大、雨热同期、沙瓤土质,适宜马铃薯种植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

“我们的马铃薯生产是有计划的、是持续的,所以今年由于马铃薯丰收而带来的价格波动,并不会影响我们发展马铃薯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决心。”达茂旗农机站站长康茂趣坚定地说。据他介绍,2007年起达茂旗实施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五年规划》:前三年为推广普及阶段,确立了主攻马铃薯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的阶段目标;后两年为做精做强阶段,通过解决马铃薯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从而带动其他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如今,达茂旗已成为内蒙古马铃薯生产机械化高水平的代表,其马铃薯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了90%,基本实现了马铃薯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同时,机械化水平的发展也为达茂旗大规模种植马铃薯创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提升了当地马铃薯产业层次。一方面加快了土地流转、资源整合,促进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20万亩发展到今年的55万亩,并连续5年保持在50万亩以上,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率达到90%,机械化收获率更是达到95%,同比提高5%,形成了以农机合作社组织为龙头,以农机大户为骨干,以普通农机户为主体的农机服务组织体系。另一方面,马铃薯生产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后,有效促进了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高垄种植、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全面实施。可以说,达茂旗以马铃薯种植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以高度农业机械化为支撑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新道路。

马铃薯机械化的普及应用,也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劳动量。达茂旗乌克镇东河村由28户农户联合成立的众惠盛合作社,通过实行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原先需要50多个劳动力分散经营的500亩土地,现在集中耕作只需要7个人,解放劳动力达80%。

“我种的地原来都是牧区的饲料基地,禁牧后分成一块一块儿的给牧民耕种,一家六七亩,相互之间都有地隔,机器根本下不去,只能人工平作,两个人一天也起不了一亩地的马铃薯。”王文杰说,“现在好了,1500多亩马铃薯,机器起大垄,3个人全部搞定!”

机具还需更给力

王文杰感慨道:“我种马铃薯十多年了,以前只能用些小机器,那些大马力拖拉机咱只能看着眼馋。现在好了,国家购机补贴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谁都能买得起,现在我这儿马铃薯种植机械应有尽有,一年一更新,三年大变样!”

近年来,为充分调动农民购置、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全力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省旗两级财政在2004—2009年间共投入2500多万元。2009年,全旗农机化综合水平比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前提高了60个百分点,农机总价值达到3.3亿元,同比增加1.6亿元。同时,对农机大院、合作组织和维修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50%的补贴;协调金融部门为代表性好、组织性强的合作社解决30-50万元的贴息贷款。今年,达茂旗共补贴农机具800余台(套),下拨补贴资金2250万元。其中,马铃薯起收机120台,播种机80台,占到总补贴机具数量的四分之一。

王文杰去年只花十五万元就买到总价三十万元的一台福田雷沃1254拖拉机和一台东方红1204拖拉机。原来,2010年达茂旗对单户购置农机20万元以上、加入合作社的购机大户和马铃薯高产创建区的购机户,分别在国家补贴30%的基础上,市旗两级财政再增加20%的补贴。“还得感谢补贴政策好啊,今年我又买了两台土豆收获机。”王文杰说。

事实上,近几年来,内蒙古累计投入马铃薯生产机械研发推广的专项资金已近千万元,在自主研发与引进转化并举的措施下,实现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的联合攻关,相继自主研发出了马铃薯起挖机、平作播种机、起垄播种机和收获联合作业机械等,也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持。

不过,在谈到目前我国马铃薯机械质量时,王文杰还有一丝担忧,国产拖拉机的质量已经过关,只是相关的配套机具的质量没有跟上,像收获机的割片硬度不够,如果地里有石头,刀片容易断裂。他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一台拖拉机带一台起收机在马铃薯成熟期内能收1000亩地,如果换算成人工要贵得多,每人每天要150元。如果机器坏了1小时,就要增加近万元的人工开支。

机械化融入产业链

目前,达茂旗已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6个、农机服务队28支,培育拥有10万元以上机械的农机大户185户,有力地推动了马铃薯机械化耕作的开展。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的不断加深,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耕作一步步实现,经济效益也随之而来。达茂旗石宝镇幸福村的农机大户刘五元家里,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气收机、配套农机具等各种生产机械配套齐全,年农机作业收入达30万元。

达茂旗通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三改、六统一”,即改变了传统的种植观念、改变了单一的收入结构、改变了小农户应对大市场的经营方式;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中耕除草、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统一销售。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种植生产率,使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有了明显改善,市场竞争力更强。

当然,有发展就有波折。今年,随着整个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的全面丰收,部分地方也出现了销售难的状况,然而在这种局面下,达茂旗的农机大户仍然对马铃薯种植充满信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国具有巨大的马铃薯产品市场潜力。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的重要生产基地,具有丰富的马铃薯种植自然资源,全区有收入百万元以上的马铃薯加工企业50多家,总储能力12.5亿斤。

而内蒙古在下一步发展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计划中提出的“进一步密切产业联系,在搞好马铃薯种植环节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上,发展马铃薯贮存、营运营销、包装、初加工等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把机械化手段有机融入马铃薯生产整体产业链。突出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作为龙头带动的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模式,以合作组织办基地、带农户、连市场,培育农民的市场强势主题角色,以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也许才是真正能够解决内蒙古农民种土豆“增产”而不“增收”的良方!



http://farm.00-net.com/jx/1/2011-10-26/23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