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2011跨区机收 新变化带来新课题(图)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5-09  互联网

刘卓 杨雪

 

“如果说2010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那么2011年可能是情况最复杂的一年。”在5月5日召开的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工作座谈会上,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刘恒新副司长对今年的“三夏”小麦跨区机收的趋势和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多因素影响跨区机收

为什么会说“情况最复杂”,因为多方面的因素都在共同影响着今年的“三夏”小麦跨区机收。首先是柴油价格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柴油每升上涨了0.9元左右。如果按照机收小麦一亩耗油2.5升计算,将直接增加作业成本约2.3元;其次是劳动力价格上涨,一名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员的日工资由往年的每天100元左右,今年可能上涨至150元,熟练的涨到200元。而“三夏”、“三秋”是传统的用油高峰期,农用柴油供应紧张的局面时常发生,特别是目前我国柴油汽油价格直接与国际市场挂钩,原油供应极易受到北非、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影响。虽然国家发改委三令五申要求保障农业生产的柴油供应,不得限供停供,但也不能排除柴油供应偏紧局面的出现。

再者是银行贷款利率上涨,去年以来我国进入加息周期,1年期的贷款利率连续上调,这将给贷款购机的农户增加新还贷负担。前不久,国家信息中心发布报告,预计我国上半年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综合这些因素,今年小麦跨区机收作业价格上涨可能性非常大。通过对11个省的摸底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今年主产区的小麦机收作业价格基本在40-60元/亩,均价在47元/亩,与去年相比涨幅为9%,约4元左右。作业成本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到跨区作业的经济效益,这将对农机手跨区作业的意愿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还有不可预料的气象因素。今年华北、黄淮地区遭遇严重春旱,有关部门预计5月底、6月份上述地区暴雨洪涝等灾害天气可能偏重发生,或将对小麦的收获和晾晒产生不利影响。 

转变  从“成长”到“成熟”

从小麦跨区机收的市场机制来看,经历了15年的发展,小麦跨区机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经由原来的成长期进入了成熟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刘恒新副司长概括了今年跨区机收的“五个转变”。一是跨区机收的机具数量由快速增长向平稳发展转变。在前十年,参与小麦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数量从1996年2.3万台,快速增长到2006年的23万台;此后,参加小麦跨区机收的机具平稳增长,达到2010年的30万台。二是跨区机收的机具比例由跨省作业为主向省内作业为主转变。虽然投入小麦收获的联合收割机数量逐年增加,但“千里跃进大别山”式的长距离跨省作业的机具增长量放缓,短距离跨县作业的机具数量越来越多,跨区作业的半径呈现缩短的趋势。三是跨区机收的新增面积由中东部为主向以西部地区为主转变。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传统小麦大省已实现小麦机收机械化,而四川、甘肃、青海、云南等省小麦机收面积增长潜力巨大。四是跨区机收的规模和路线由大兵团、主干线向小分队、全方位转变。过去的大型跨区作业队通常由几百台收割机组成,主要沿国道、省道转移,今年可能多是由几台收割机组成的小规模作业队,活跃在县乡公路,更加机动灵活,富有效率。五是跨区机收的组织方由县区农机局、推广站向合作社、经纪人转变。县级农机管理部门逐步淡出跨区作业队的具体组织和管理工作,专业从事跨区作业的合作社和经纪人将逐渐成为主角。

山东省农机办副主任侯英忠认为,目前山东省的小麦跨区机收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从每年5月初到7月初形成从西到东固定的跨区作业路线,市场主体结构也渐趋合理。但由于小麦机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现在除了跨区外出作业以外,机手更看重在本地市场的作业,特别是随着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各地出现大量的订单式作业,机手进行长距离跨区作业的积极性有所降低,作业形式逐渐向订单作业转变,成为一种新趋势。

而山西农机局副局长许继光认为,由于现在的机手大部分都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服务群体和稳定的服务对象,信息提供已经转化成为他们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现在机手的跨区机收信息来源渠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来主要依靠农机部门提供的,现在主要以自身获取信息或者是机手互相交换信息为主。

跨区意愿出现变化

如此之多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也使得机手的跨区意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歧。

山西省由于国家连年对农民购置农机具进行补贴,小麦联合收获机不断增加,作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主参加小麦跨区机收的收益;加之农用柴油价格多次提价,目前0号柴油价格已上涨至7.4元/升,也影响了农机手进行跨区作业的积极性,因此预计今年山西参加出省和外省来来晋跨区作业的机具要少于去年,小麦跨区作业将以省内作业为主。

江苏近几年来,由于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各地联合收割机数量快速增加,使本就竞争激烈的江苏作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作业价格不断下降,对江苏农机跨区作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查,江苏省农机局发现今年参加跨区作业特别是夏季跨区作业的机手积极性有所减弱,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一些省份遭受了严重的干旱,部分机手持观望的态度;二是担心作业季节用油紧张,部分机手不愿外出作业;三是外省联合收割机数量增多,部分机手害怕外出找不到作业机会。

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影响下,目前安徽省广大农民购机积极性高,购买大中型农机需求大,其中联合收割机继续保持旺盛购买需求,使用农机仍然是大多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跨区作业市场化、规范化、规模化进程的推进,增强了广大农机手参与跨区作业的信心,当前,尽管种粮的成本有所增加,但农业对机械化的依赖、广大农民对机械作业的依赖继续增强。今年安徽农机跨区作业证发放量比去年有所增加,由此反映安徽农机手参加跨区作业的意愿仍然很强。

作业价格波动不大

江苏省农机局副局长王勇认为,目前的农机作业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而是由我国的粮食种植面积和农机具数量的比例关系来决定。这也是为什么农机作业价格始终难以上涨的根本原因。

陕西省农机局管理处赵鹏飞处长认为,通过对多年的“三夏”作业市场调查分析表明,机收作业价格主要取决于“三夏”期间的机具供需状况、天气状况和作业时段。就供需状况而言,小麦联合收割机供需基本平衡,供需状况对机收作业价格的影响逐步减弱。就作业时段而言,机收零星起步和进入收尾阶段,收割机供大于求,处于用机户主导作业价格的买方市场阶段,作业价格往往较低;步入收获高峰期,与用机户急迫收获的心理相比,收割机会显得供不应求,处于收割机机手主导作业价格的卖方市场阶段,作业价格一般较高,往年基本稳定在40-60元/亩;就天气状况而言,持续晴好,价格稳定;出现降雨,则会出现局地短时价格上扬,天气状况已成为机收作业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今年虽因柴油价格同比上调,增加了机收作业成本,但由于联合收割机数量增加,且新增机具性能好,作业效率高,市场竞争更为充分,预计机收作业价格不会有大波动,即便增加,预计不会超过5元/亩。

从目前11个省市公布的“平均机收价格”显示,八个省的平均机收价格都较去年有所提高,其余三个省市则是持平。与此同时,四个省市的预计单机作业面积较去年有下降,四个省市持平。因此,预计单机收入会上涨的只有5个省市,而且增幅都十分有限。

湖北省农机局副局长周立明表示,由于2010年以来油价大幅上涨,今年农机手跨区作业收入预计将下降,每台收割机收入1.02万元。 



http://farm.00-net.com/jx/1/2011-5-9/23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