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谢谢报社,我会继续努力的”(图)

网友投稿  2011-04-12  互联网

夏明

                载誉而归的康后英与亲友合影   李文渊/摄影

 

“康后英,我晓得,她是我们江津人的骄傲!”江津区委常委何建明如此答复记者的提问。这个昔日极普通的农家女子,因2010年获得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荣誉称号而在家乡声名鹊起。日前,借采访重庆市农机推广及信息宣传工作培训会之机,记者再次来到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见到了女机手康后英。这个在去年8月曾走上荣誉高峰的女子,依然有些腼腆,只是目光中多了些许的成熟和坚定。

领奖前即感受到了责任

去年8月,康后英被评为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的消息在重庆不胫而走。众多亲友、领导纷纷向她表示祝贺。8月27日下午,康后英离开重庆赴哈尔滨出席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颁奖仪式前,重庆市农委领导专程看望,并在市农机推广站为康后英举办了欢送会,对即将赴哈尔滨参加颁奖仪式的康后英表示祝贺和敬意。

“太麻烦领导了。”提起当时的情景,康后英还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没做啥。”尽管她对于自己为争取改善生活而所做的一切感觉极为平常,但农委领导当时的一系列评价还是让她感觉自己身上多了不少责任:“在平常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事迹,为保障粮食丰收贡献了一份力量,为重庆市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写下了光荣的一笔,为农村广大青年朋友走‘农机致富’之路建立了榜样和标杆,博得了农机全行业人士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尊重和爱戴,在她之后,会有更多的‘新力量’投身农机化事业。”

领奖后更加深受触动

2010年8月30日,第二届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颁奖仪式在哈尔滨市隆重举行。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申立国、副省长吕维峰等领导出席表彰仪式。

生平第一次参加这么盛大的表彰仪式,而主角之一就是自己,这令康后英有些诚惶诚恐。直到她从满头白发的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的手中接过属于自己的奖杯和证书,她才意识到,那一刻在她的生命中将留下永远的印记。“太激动了,不知道怎么说了。”尽管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但从腼腆的表情依然可以判断,她对那一刻印象深刻。

领奖之后,8月30日晚,康后英乘飞机载誉而归,江津区农委派专人前往重庆江北机场迎接,并举行了座谈会。尽管座谈会规模不算很大,但领导们的话,还是让她坚定了自己的责任。“我也不会说啥,以后就是好好干。”讲起那时的感受,她只是讲了这么一句。

此后,媒体对康后英进行了采访,并刊发了报道:《洋马之星——记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康后英》。

“机收真的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幸好有家人的支持,我干起来也很有劲!”采访中,康后英这样告诉江津日报社记者。同村村民谢青安说:“康后英这个小姑娘,不仅勤劳,还很勇敢!收割机两边没有护栏,开很陡的田坎时,很多男人不敢去的地方,她眼睛都不眨就开着‘小洋马’冲了下去。”正是因为她的果敢和坚毅,2010年,康后英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被洋马公司评为“洋马之星”,还颁发了奖牌。

有些目标仍在努力中

三月初,正是重庆备耕的时节。“这几天已经干了100多亩田,过段时间就要准备插秧了。中间正好空一段时间,有人请我们去西昌那边作业,又可以忙上一阵子。”坐在康后英亲戚的房子里,夫妻俩告诉记者。由于正在忙着用微耕机给乡亲们耕地,不便回她自己家里接待我们,她带我们来到了附近的一个亲戚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的到访。

“第一年只有我父亲支持我们俩,现在双方的家人都已经比较理解和支持了。”从去年开始,夫妻两个加上两个老人组成的小机组曾经实现了五六万元的收入。夫妻俩开着自己买来的小卡车,拉着小型收割机,走南闯北,在重庆、贵州、湖南、广西等地的丘陵山区都留下了的身影。现在,他们两个已经是亲戚里乐于谈起的人物。

去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康后英夫妻曾经向记者谈起今后的打算:“我们想承包几千亩地,全部使用机械进行作业。”关于这件事,她告诉了记者一些新的情况。

从哈尔滨回来后,夫妻俩确实向着既定目标做了不少努力,曾经多次尝试着租种一些土地,但从目前来看,他们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主要是土地价格涨得太快了,我们有些接受不了。”所以,目前他们两个还没有租到土地。

据同行的江津区农机推广站站长李文渊介绍,从去年开始,江津的土地流转价格确实在不断提升,目前已由前年的一亩三四百元,提高到五六百元。康后英的爱人彭兴酉还告诉记者:“再有就是柴油涨价的问题,对我们影响也比较大。”

当然,这是两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不是年轻的康后英夫妻俩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

“不过,我们对未来还是非常有信心的。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可以利用农机赚到更多的钱。”尽管,对于目前的困难仍没有找到完全破解的办法,但康后英夫妻俩还是表现出了足够的信心,“真的非常感谢报社,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http://farm.00-net.com/jx/1/2011-4-12/23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