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东历城农机 飞驰在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零零社区网友  2009-10-29  互联网

张明俊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保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2005年以来,历城区农机紧紧围绕都市农业结构调整,按照“一二三四”的总体目标要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大力实施“购机补贴、作业补贴、秸秆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等项目,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机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08年底,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62903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545台,小型拖拉机4778台,小麦联合收割机85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67台,秸秆还田机260台,田园管理机110台。实现机耕面积22.99千公顷,机播面积23.18千公顷,机收面积22.9千公顷,各项农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在全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先锋队和主力军的作用。

政策拉动,促进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高。政策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为用活、用足、用好上级政策,发挥政策的综合效用,历城区积极向上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五年共争取中央、省、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39.98余万元,直接拉动全区新增4000余万元的农业机械装备,农机配置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资金落实过程中,充分考虑全区农业生产和实际需求,实施倾斜政策:一是向大型农用动力机械倾斜,共补贴大型拖拉机204台,促进了全区农机动力机械装备结构优化和更新换代;二是向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倾斜,共补贴玉米联合收割机240台,秸秆还田机64台,旋耕机31台,免耕作播种机65台,水稻联合收割机4台,水稻插秧机2台,小麦秸秆切碎机165台,进一步提高机收和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确保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顺利完成,实现全面禁烧。三是向畜牧机械和设施农业机械倾斜,共补贴铡草机62台,青贮收获机10台,电动卷帘机180台,今年还争取专项资金260万元,专门用于补贴大型畜牧机械,在促进畜牧发展的同时,增加过腹还田面积,有效地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四是向南部山区倾斜,根据南部山区林果业的发展,补贴适宜南部山区生产的田园管理机70台,加快了南部山区农机化发展步伐,促进全区农机化均衡发展。

项目带动,推动农机作业水平的提高。一是大力实施作业补贴项目。2006年开始,省、市政府对高速公路、机场周边等重点区域实施每亩作业补贴30元,全区三年共争取作业补贴资金610万元(其中省补贴资金400万元,市补贴资金210万元),实施补贴面积累计20余万亩。2008年三夏、三秋期间,区财政和部分乡镇分别拿出226万元和98万元用于小麦秸秆切碎还田、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深耕和小麦免耕播种补贴,完成小麦秸秆切碎还田3万亩,小麦灭茬旋耕还田5.5万亩,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11.7万亩、深耕4.2万亩、小麦免耕播种2.66万亩。二是小麦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秸秆综合利用是实现秸秆禁烧最有效的途径,08年三夏期间,区农机服务中心采用“控、运、还”相结合,为全区小麦秸秆综合利用找到新路子,实现了秸秆全面禁烧。09年三夏,加大了对秸秆切碎机的补贴力度,共安装秸秆切碎还田机108台,秸秆打捆机5台。期间,共投入联合收割机830台,拖拉机、脱粒机等机械2000余台套,小麦秸秆切碎机195台,秸秆打捆机31台,秸秆运输车辆560台,实现秸秆切碎还田11万亩,外运10万亩(其中打捆外运3万亩),直接还田10.6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三是保护性耕作项目。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模式,与传统耕作模式相比,具有省时、省力、节种、节肥、增产增效等优势,历城区08年被列为山东省创新示范工程保护性耕作项目区。区农机服务中心本着打造样板、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增强辐射的目标,先后在王舍人沙五村、董家镇谢家村、遥墙镇鸭旺口村等建立四个千亩示范基地。通过辐射带动,08年全区共实现免耕播种小麦3万亩,在今年春季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与传统播种小麦相比,具有明显的抗旱优势,麦收期间,组织专家对比测产,采用免耕播种的小麦亩均增产60公斤。通过示范推广,让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采用免耕播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09年又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17台,小麦免耕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历城区也因此被列为2010年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四是水稻机械化作业项目。水稻是历城区第三大粮食作物,可长期以来,插秧和收获机械化几乎为零,一直处于“三弯腰”的传统种植模式,劳动强度极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区农机服务中心于07年引进两台稻麦联合收割机,并于07年10月16日在遥墙大马头村成功举办了济南市水稻机械化收获现场会。09年又引进两台手扶水稻插秧机,成功实现软盘育秧,并于6月26日在遥墙镇北河套村举办了机械化插秧现场会,为进一步推动我区水稻机械化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服务推动,保障农机健康有序地发展。一是狠抓平安农机建设。围绕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规范化管理要求,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强化源头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全面推行拖拉机强制保险政策,使挂牌率、持证率、年检率均达到90%以上,农机事故控制率在0.3‰以下,确保农业机械优质、高效、安全地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二是加大农机技术培训力度。通过送教下乡活动、开办培训班、现场技术咨询指导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机实用技术、产业知识、驾驶操作技巧等技术培训,五年共开办各类培训班100余期,培训各类农机技术人员6000余人次,使他们真正做到能驾驶、会操作、懂修理、会保养,确保了全区农机生产安全。三是抓好跨区作业,促进农民增收。三夏三秋期间,组织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组成跨区作业队,远赴安徽、河南等地开展跨区机收。五年共组织跨区作业队200余支,参与机械近2000台次,为机手增收2000余万元。同时做好引机工作,确保全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四是搞好信息服务。培育和发展农机服务中介组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工作,为农民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类实用信息。五是抓好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先后成立农机协会和驾驶员协会,为厂家和机手提供交流平台;今年,又先后在唐王、郭店两镇成立两个农机合作社,盘活和优化了农机资源,使农机生产向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历城区农机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六是抓好其他服务。与相关部门协调,设立定点维修点、安排跨区作业接待站、办理优先加油卡、发放跨区作业证、发放便民服务卡等,为农机生产开辟绿色通道。



http://farm.00-net.com/jx/1/2009-10-29/23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