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疆农机化经典印记

网友投稿  2009-09-27  互联网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机械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调补旧式农具到推广改良农具和半机械化农具,从耕地、播种、中耕、植保等半机械化作业到种植业主要作物机耕、机播基本实现机械化。

1951~1957年,引进国外机具进行试验示范,重点发展军垦机械化农场,1957年末全疆共建成机耕农场46个,国营拖拉机站8个,拥有拖拉机1028台、联合收割机235台、机引农具4000余架,机耕面积214万亩。

1958~1965年,国产拖拉机陆续供应新疆,同时继续购进国外机具,国营地方机械化农场得到重点发展,并开始着手发展人民公社的机械化。

1966~1976年,重点发展人民公社机械化,年均增加拖拉机1268台,大多数地州、县市建立农机管理机构和县农机修造厂,部分地州建立了农机人员培训点和农机研究所。

1977~1980年,农业机械化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77年4月自治区党委决定成立自治区农牧机械管理局,同年11月自治区党委专门成立了农牧机械化领导小组,新疆农机化工作正式纳入了政府管理轨道。1980年末,全疆总动力达到了247.71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到4.4万多台。

1981~1985年,农业机械化事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格局,农机经营形式出现了大变化,个体购买拖拉机数量迅猛增加,机械作业领域进一步拓宽,农机装备总量有了较快增长。1985年末,全疆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384.8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到8.2万多台。全疆机耕、机播、机收程度分别为60.85%、57.61%、26.87%,分别居全国第七、第一、第二位。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疆农机化发展步入了持续增长阶段,农机装备有了质的飞跃,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农机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2004年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新疆农机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新疆自治区农机局供稿)



http://farm.00-net.com/jx/1/2009-9-27/230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