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培养一个大户刘东华 走活一盘农机服务“棋”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9-15  互联网

谭文田

一、引子

在多年的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中,泰安市农机局始终把对农机大户的培养作为重点,在购机补贴资金落实、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机服务大户典型,截止2008年底,全市农机大户发展到5000多家。这些大户通过购置和经营农业机械,主要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过程中耕、耙、播、收各个生产环节的农机作业服务,在为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的同时,自身经济实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我们把这种服务模式称为“套餐式、代理制、一条龙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对促进农机装备增量,服务升级,推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服务模式仍然没有解决一家一户小地块经营与机械化大生产的矛盾,现代化大型农业机械作业受户与户之间地块界限的限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因此,这种服务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适应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如何使这种服务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和提高,泰安市农机局曾经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刘东华这个典型的发现和培养,让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发挥农机化作用的有效途径。

二、考察与发现

2006年,泰安市农机局领导在基层调研中发现,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许多地方出现了因劳动力不足而使粮食生产受到影响的现象,有些土地承包户想把土地转包出去而又找不到合适的承包对象,有些人想多种点地而又不知道土地种多了如何经营,怕担风险,肥城市王瓜店镇穆庄村的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于是,有针对性地对这个村进行了重点考察。

穆庄村现有农业人口4051人,耕地面积2300亩。2007年村集体企业总产值2817万元,村集体纯收入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10元。肥城矿务局大丰煤矿宿舍、三十二工程处、穆庄火车站、国家粮食储备库建于本村,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个村集体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组建了糖醛化工厂、火车站装卸队、铸造厂、预制件厂、砖厂、建筑安装公司等村办企业,转化安置农村劳动力1000多人,进城务工和经商的近1000人,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基本没有在家务农的。进一步考察了解到,这个村的村民刘东华是一个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多年经营饭店,手里有了一定的积蓄,看到本村很多农民既要外出务工,还惦记着家里的几亩地,种地务工两头忙,便有意把农民的地转包过来,搞一个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一方面作为自己的一个经营项目,拓宽自己的经营范围,增加自己的经营收入,另一方面也让那些外出务工的农民踏踏实实在外打工。刘东华意识到,土地种多了,必须依靠农业机械,而自己对农机是个门外汉,承包的土地太多有风险。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农机部门领导意识到,在穆庄村具备了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发挥农业机械作用,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于是,从2007年开始,泰安市农机局把刘东华这个典型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来培养,给予了重点扶持。

三、扶持与培养

如何帮助刘东华尽快实现她的“家庭农场梦”,泰安市农机局进行了认真研究,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与刘东华所在的王瓜店镇党委政府和穆庄村委联系沟通,把农业机械可以在土地规模经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农机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在哪些方面给与帮助和支持讲清楚,与基层党委政府达成共识;二是向刘东华宣传党和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让她认识到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认识到现在正是投资农机、经营农业的大好时机,从而增加她对土地规模经营的信心;三是在政策上给予正确引导,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在技术上给予重点帮助。在刘东华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过程中,泰安市农机局、肥城市农机局、王瓜店镇党委政府、农机站、穆庄村两委上下协同、密切配合,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咨询、土地流转承包合同签订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落实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过程中,对其进行重点扶持,两年共给她提供购机补贴资金10万元,使她能放心大胆的购买农业机械。她先后投资30多万元,购置了大型拖拉机3台,玉米收获机2台,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2台,翻转犁1台,旋耕机1台,具备了规模经营土地的物质条件。2007年,刘东华顺利与297户村民签订了5年的土地流转承包经营合同,转包土地500亩,每亩每年支付给原承包户600元租金,签订合同的同时支付了第一年的租金,给转出土地的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合同签订以后,农机部门安排专人进行技术指导,带她到外地参观学习,向她传授新技术,帮她选购新机具,让她通过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她所承包的土地全部采用玉米机械化收获、保护性耕作农机化新技术,成为泰安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在她承包的地块里,农业机械作业时可以不受户与户之间地块界限的限制,尽情的挥洒;可以不受转移地块之苦,连片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可以不受地块大小的制约,根据机械性能和规格任意调整种植规格,她用免耕播种机播种的小麦,畦宽可以达到4米,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粮食产量。去年,她的土地经营收入达到26万元。刘东华逢人就说:“要不是农机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帮助指导,再借给我个胆我也不敢包这么多地,也不会通过种地挣到这么多钱。”初步的成功,让她心中充满了喜悦,也为下一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四、宣传与示范

通过去年一年的经营,让刘东华尝到了甜头,也让泰安农机部门认识到,要想让农机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土地更大规模的经营,仅靠现有农机大户个人自身实力还远远不够,必须走联合经营的路子,以农机服务为纽带,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提高农机服务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才能使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扩张。于是,2008年又帮助刘东华联系了六个农机大户,成立了“肥城市穆庄村农业机械化合作社”。合作社现有大型拖拉机8台,小麦联合收割机7台,玉米联合收割机4台,小麦免耕播种机3台,玉米直播机2台,其他配套机具15台套,资产达150万元,入社农户296户,经营土地扩大到671亩。2008年麦秋两季,刘东华承包的土地实现了粮食丰产丰收,小麦平均亩产535公斤,总产达到26.75万公斤,玉米平均亩产640公斤,总产达到32万公斤。在保证自己经营的土地全部实现机械作业的同时,刘东华还与本村和邻村的部分农户签订了1200亩的作业合同,为他们提供玉米机收和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服务。2008全年,她的粮食生产收入和农机服务收入总计达到32.3万元。今年麦季,她的671亩土地单季小麦总产量达到36.23万公斤,经营收入达到26万元,全年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7月16日刘东华作为泰安市的唯一代表出席了全省粮食种植大户表彰奖励大会,受到省农业厅的表彰奖励。

刘东华作为一个女同志,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受到了上至农业部领导,下至村民乡亲的普遍赞扬。为了充分发挥刘东华这个典型的示范效应,尽快把她的经验在全市推广开来,泰安市农机局在肥城市召开了“创新农机服务模式规模经营土地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各级领导和农机大户都对王克东的做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刘东华这个典型,已经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农机户的认可,《大众日报》、《泰安日报》和泰安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肥城市已经把她作为了推进农村改革的典型进行宣传推广,很多农机大户竞相学习她的经验和做法,走上了土地规模经营之路,一个由农机大户带头,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热潮正在泰安兴起。

泰安市农机局局长贾锡钧曾经讲到:“刘东华这个典型的培养,方法对,效果好,具有探索性、示范性、方向性”。所谓探索性,就是通过刘东华这种经营方式来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发挥农业机械作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在当地以前还没有过,是一种探索和创新;所谓示范性,就是她这种做法对农机大户创新农机服务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关系,促进土地规模经营都具有示范作用;所谓方向性,就是她这种做法代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更加证明了刘东华这个典型的培养路子对头,方向正确,值得大力推广。



http://farm.00-net.com/jx/1/2009-9-15/23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