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鲁冀吉豫 玉米机收亮点纷呈各有千秋

网友投稿  2009-09-04  互联网

孙红梅

金色九月,收获的季节,“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的大幕已经拉开。作为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山东、河北、吉林、河南,今年做了哪些准备?有哪些经验可资借鉴?9月3日,在全国玉米机收暨“三秋”农机化生产现场会上,四省农机局的经验介绍可谓各有特色,亮点纷呈。

山东:玉米发展机械化将推动山东提前跨入农机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山东省的玉米收获机械化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全省玉米收获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去年,全省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到2.4万台,玉米机收面积1613万亩,玉米机收率达35.8%。今年在补贴的拉动下,新增玉米收获机1.3万台,总数达到3.7万台。山东省在坚持行政推动的同时,通过多年的技术创新、试验示范与宣传推广,解决了穗茎兼收、根茬破除和秸秆粉碎还田等玉米联合收获方面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研制出了性能和质量以适合黄淮海流域为主、面向全国的多型号、多品种、多功能的悬挂式、互换割台式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系列产品,使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产品质量、技术性能和适用性不断提高,生产能力迅速提升。目前,山东省上规模的玉米收获机械生产企业达15家,年生产能力过万台。占全国的90%,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可靠性总体有效度均达到98%以上。

为了指导和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山东省农机办通过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目标、步骤、分区格局、技术和组织模式以及工作对策等进行专题研究后,提出了“中部率先发展,东部加快步伐,醅跨越提升,全省整体推进”的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思路。在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在全省建立各级玉米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120个,通过人员培训、售后服务等各种手段,确保农民机手买好、用好玉米联合收获机,顺利开展玉米机收作业。

据山东省农机办主任林建华介绍,为了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步伐,从2004年来,山东省共落实省级以上农机补贴资金12.96亿元,将其中80%以上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用于补贴玉米收获、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机械及配套的动力机械,全省累计补贴玉米联合收获机3.4万台。其中,今年中央补贴资金和省财政补贴资金,已补贴玉米收获机1.03万台。

为了让农民手中的玉米收获机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山东省农机办借鉴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以省内作业为重点,开展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订单作业,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按照“作业区域清晰、服务半径适度、服务对象牢固、作业收益稳定”的原则,把跨区作业与半径作业服务相结合,科学确定作业的服务半径。在县域内,推行玉米机收跨乡、跨村合同作业;在玉米收获机械比较多的县,立足省内,组织开展跨县、跨市作业,并组织有条件的地方,赴河南、安徽、河北等省市开展跨省作业。预计,今年山东省玉米机收跨区作业机械达到1.5万中,跨区作业面积将超过800万亩。

林建华表示,山东农机化发展正处于提前实现向高级阶段跨越、今年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关键时期,今年玉米机收面积要确保完成2000万亩以上,机收率达到46%以上,力争达到50%的目标。

河北:今年机收率将达到20%以上

河北省的玉米收获机械化开始于2001年,当年全省玉米收获机的保有量是100台,2004年发展到200台。之后随着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玉米收获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年以后,基本以每年翻番的速度递增,已经由2005年的800台,发展到2008年的7000台,今年有望突破1万台,机收面积达到800万亩,机收率达到20%以上。据河北省农机局局长张连才介绍,截至2008年底,河北省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5385台,专用玉米割台1662个,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达到456万亩,玉米机收率达到13%。今年,截至目前全省共新增玉米收获机2424台,受益农户达到2321个。

张连才说,为了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步伐,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新突破,今后,该省要采取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政府补贴与农民自筹相结合,自走式、背负式、互换割台式相结合,促进机具保有量上规模、上档次。全省玉米机械化收获率每年提高5-7个百分点;2012年力争玉米机收作业水平达到30%以上,石家庄市等核心发展区域玉米机收水平达到60%以上。到“十二五”末,全省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60%以上,石家庄等核心发展区域玉米机收水平达到80%以上。在发展布局上,将以冀中南部夏玉米机收为突破口,以国家和省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玉米机收示范县为重点,普遍布点,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争取在部分县率先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以此带动全省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石家庄、廊坊、沧州市要率先发展。

吉林:借增产百亿斤粮食能力建设项目促玉米机收率的提高

截至目前,吉林省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已由2006年的不足100台猛增到了1600余台,玉米机收作业水平达到了4.1%,机收面积近200万亩。良好的发展势头已经呈现。据吉林省农机局副局长郑铁志介绍,在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30个产粮大县的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程于2007年正式获得批复,2008年又列入吉林省增产百亿斤粮食能力建设10大工程项目,并连续实施5年。借此契机,吉林省把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核心建设内容,对购置玉米收获机给予50%的购机补贴,仅2007、2008两年时间,新增玉米收获机数量近1500台,今年预计将新增玉米收获机800台,玉米机收率将达到10%左右。

吉林省促进玉米机收首先是从强化宣传,提高农民的认知程度开始的。一是从2006年开始,吉林省连续3年在7个玉米产粮大县召开现场会、演示会,组织农民和村镇干部现场观摩机收作业演示。二是组织经销商带机下乡,深入村镇召开现场作业演示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出钱,农民看“戏”,既解决了经费问题,又调动了经销企业的积极性,还解决了更多农民足不出县看样机的难题。三是培育典型大户,示范带动推广。四是“借力”宣传,扩大影响。充分利用省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专家组成员、参与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论证、编制机具配置方案的机会,将玉米收获机列入必配机具之一。,借助农发示范区建设影响,让更多的干部、更多的农民看到了玉米收,用上了玉米收获机,也带动和影响到了更多的农民渴望买上玉米收获机。

郑铁志表示,目前吉林的玉米收获机械化已经出现了四个明显特点,第一,企业多、品牌多、机型多,由原来2000年前后的富康、玉丰等少数几个厂家的背负机型,发展到现在的28个厂家从背负到自走多达60余个机型;第二,政策拉动力凸现,不但引发了农民的购机热,而且吸引了全国各地近30家生产企业均纷纷进军吉林,抢占吉林市场,省内上马玉米收企业近几年发展到11家;第三,机收玉米已成为农民期盼的作业内容,机收玉米既是农民节省支出的环节,又是农民创收的很好途径;第四,玉米机收已为农机部门推进农机化工作的重点业务,农民的愿望与市场的启动,薄弱环节的突破,更让农机部门找到了取得成绩的工作突破口,纷纷将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农机工作的首要任务。

河南:力争三年内玉米机收水平达到60%以上

河南省农机局局长张开伦介绍,从今年起,河南省将玉米收获机械化由试验示范、积累经验阶段,转向强力推进、跨越发展阶段,打响玉米收获化的攻坚战,力争三年内,全省玉米机收水平达到60%以上。

张开伦表示,在前期试验试点的基础上,目前河南省已具备全面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条件,从今年开始,河南省确定实施玉米收获机械化第二步发展战略,力求通过行政推动,政策促动,点面互动,市场拉动措施,实现跨越发展。首先,列入政府工作目标,依靠行政推动。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450行动计划”,夺取秋粮丰收,实现全年粮食产量超千亿斤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玉米机收率2009年达到20%以上,2011年达到60%以上的三年奋斗目标。使这项工作由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强化了政治组织保障。其次,加大扶持力度,实行政策促促动。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7%用于发展玉米收割机,共发展6866台。省委、省政府要求下半年中央农机补贴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对农民购置玉米收割机的补贴,确保全年新增1万台以上。省财政拿出9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开展玉米机收作业补贴,焦作、平项山、济源、漯河市政府分别安排800万元、6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用于对收获机的累加补贴或作业补贴。第三,抓点带面,坚持点面互动。全省选择焦作、漯河、平项山、济源四个省辖市作为玉米机收先行市,实行省市共抓,要求今年玉米机收率达到30%-50%,两年或三年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其他省辖市各选择一个县作为先行县,实行省里协助,地方主抓,要求三年内玉米机收率达到 80%以上。今年在安排农机追加补贴资金时,每县另外拟增加100万元。第四,积极培育市场,立足市场拉动。重点向农民宣传玉米机收的优越性,宣传玉米适时晚收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生产效益的好处,调动农民采用机收的积极性。同时,要求各省辖市和凡有玉米种植的县在“三秋”前都要召开玉米机收现场会、演示会,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倾力打造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玉米机收主力军。一方面组织本省机械开展跨区作业,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省外机械,重点安排到薄弱地区,广泛培育玉米机收市场。



http://farm.00-net.com/jx/1/2009-9-4/23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