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农机让我们大开眼界!”(图)

网友投稿  2009-08-25  互联网

马铮 杨鸿博

             学员参观中国一拖柴油机生产基地  张延立/摄影

 

8月18日,为期两个月的“2009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培训班”行将结束。中国农机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培训班的所有学员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在短短的两个月学习期间,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不但接受了来自我国农机行业各部门的专家、教授的授课和指导,初步掌握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机械的结构特点以及操作、维修和保养方面的有关知识,还亲临中国一拖、中机南方等企业的生产线,亲身体验了一把中国农机的生产装配过程。多位前来参训的学员向记者表示,中国的农机化发展速度令人惊奇,此次中国之旅令他们“大开眼界”。

我被中国农机“震”住了

Kamara Senbehkaa来自非洲西部的塞拉利昂,是一位脸庞瘦削的黑人,但双目炯炯有神。他是中国援助塞拉利昂农业技术组的机械技术员,主要职责是维护和修理中国援塞的农机,并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作为被全体学员选出来的本届培训班班长,Senbehkaa除了认真听讲以外,还负责协助培训班承办方做一些学员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Senbehkaa告诉记者,塞拉利昂的农业以种植水稻和木薯为主,这两种作物占到全国农作物产量的80%左右。但塞拉利昂目前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无论播种还是收获,均以手工作业为主。大多数农民别说使用农机了,就连见都不一定见过。就算是搞农机工作的Senbehkaa本人,日常接触最多的也只是中小马力的拖拉机。这次来到中国,他一下被中国的先进农机“震”住了。“你知道,我们到湖州参观了中机南方。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水稻插秧机。真没想到水稻还能这么种,以前从来不敢想象。这效率得比人工插秧高多少倍啊!我当时都看傻了。”

Senbehkaa还说,这次参加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培训班的收获很大,他不但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还亲眼看到了实行农机化所带来的好处。他表示,回国后一定向上级力荐,引进水稻插秧机,这样塞拉利昂就能种植更多的水稻,而且还能节省不少劳动力。

中国的农机生产线让我目瞪口呆

来自尼日利亚的Sibete Godfrey Ayeabu是该国一家农业研究所的研究员。他表示,之所以选择到中国参加农机新技术培训而非前往欧美或日本等发达国家“取经”,是因为中国近年来推行农机化声势浩大,即使远在尼日利亚,他也早有耳闻。而且中国与尼日利亚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验比发达国家的经验更加值得借鉴。

Ayeabu介绍说,尼日利亚盛产石油,随着近年来石油开采行业的兴盛,人们普遍以从事与石油相关的行业作为就业的主要选择,而对农业的关注程度相对降低,甚至出现了种田人手不足,导致田地撂荒的现象。他认为,除了让人们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鼓励农民种地之外,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工作效率,以最少的人力种植尽可能大面积的田地或许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Ayeabu说,与塞拉利昂一样,尼日利亚的主要农作物也是水稻和木薯。木薯很难实现机械化播种和收割,所以他在此次中国之行中格外关注有关水稻插秧机和拖拉机等方面的信息。给Ayeabu留下最深印象的事情发生在培训班学员参观中国一拖时,他看到企业的厂房高大宽敞,流水线生产有条不紊,尤其令他称道的是,车间内噪音被控制在一个较低的程度。这些已经令Ayeabu赞不绝口,而当他看到在仅仅4分钟之内,一台拖拉机就从生产线上装配完毕时更是目瞪口呆。他告诉记者,在尼日利亚农业机械生产企业数量也不算少,但大多规模很小,现代化程度也较低,而且管理也远不如中国企业这样井井有条。他戏言,与中机南方、中国一拖这样的中国企业相比,大部分尼日利亚农机企业甚至只能被称为“作坊”。

Ayeabu最后说,他对能来参加中国政府举办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培训班感到非常高兴,他万分感谢中国。回国之后他一定会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以及在中国的见闻全部与同事分享。

中国人民很友好 我们都喜欢中国农机

MwingaMike来自享有“南部非洲粮仓”之称的津巴布韦。该国的农产品不但完全自给,出口还占到全国出口收入总额的1/3。但Mike却满怀忧虑地向记者表示,该国农业水平和农业人口正在逐年下降。看到中国的农机发展非常迅速,Mike感到非常羡慕。“在来中国之前我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但到了中国以后我感到大开眼界。中国的农机产品,尤其是一拖集团的产品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有很多地方都在用一拖生产的拖拉机,因为质量好,一般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Mike说,“过去中国产的农机没有欧洲的结实耐用,但现在中国产的农机水平提高非常快。中国政府在农机行业的发展上做了相当多的工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而且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政府乐意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我们都愿意购买中国的农机。”Mike还特别提到,中国人对他们这些非洲国家来的的客人非常友好,而且对黑人完全没有歧视。作为民族自尊心非常强的津巴布韦人,他感到自己在中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虽然对中国企业的售后服务已经相当满意,Mike还是给中国的农机企业提了一点小小的“意见”。“在我们国家农机一般是由政府购买,然后再出售给农民,售后一般也由政府来做。但政府在这方面的支持比较少,当地的农机手时常会面临售后服务的问题。希望中国厂家在销售后能有一个从头到尾的培训。”Mike说,“因为我们当地有很多方言和土语,如果厂家可以先培训一批当地人,传授他们农机操作、维修和保养的方法,然后再由他们进行技术推广,会比厂家直接派工程师培训的效果要好。”

灌溉设施让我羡慕不已

来自马拉维的Mataka Thokozan Nelson Williams是一位健壮的男青年,有着高大的身材和灿烂的笑容,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位篮球明星。马拉维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甚至该国的行政区域很多都以农业区来划分。Williams正是其中一个农业省农业发展部的官员。Williams说,他非常喜欢在中国看到的各式各样的播种机,而在他们的国家80%以上的农作物都是人工种植,只有一少部分私人农场用得起机械收割。他很羡慕中国大部分农民都能用得起农机。“来中国之前,我都不知道中国已经能造出这么多种类的农业机械了。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得这么快,这真让我大开眼界。中国的各种灌溉设施也让我感到羡慕不已。在我们国家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如果有了这样的灌溉设施我们就不必害怕干旱了。”

Williams还特别提到了中国人的勤劳和中国城市环境的优美。“在我们国家很多人一天工作两个小时就回家休息去了。”Williams有点不好意思的笑着说。他表示回国之后一定要向政府提建议,引进中国的农业设备,并在各个方面向中国学习。

中国农机“性价比有优势”

本次培训班由国家商务部主办,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承办,共有来自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加纳、埃塞俄比亚等13个国家的26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据了解,同类型的培训我国已经举办过多次,培训对象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中国农机院也承办过多次培训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培训各类农机专业人才近千名,培训项目涵盖农机驾驶、维修、行业管理、农产品加工技术等各个方面,历届培训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中国农机院国际合作部部长赵小鹏向记者介绍,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农业作业环境多样,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能在中国的农机里找到适合本国条件的相应机型。近几年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外输出农机的范围和力度,很多产品还能够根据当地的农业作业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中国农机具有性价比高的特点,中国的农机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青睐。

“目前此类培训已经成为国家对外援助和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培训对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赵小鹏对记者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里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国家之一,一直致力于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好的技术、机遇和平台,以促进我国同这些国家进行更深层的合作,为中国的经济和外交服务。”

本届农机新技术推广培训班主要以非洲国家为主,参训学员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很多都是政府官员身兼农业技术人员。学员学成归国后,会根据本国情况,有针对性地与中国农机生产企业接洽,商谈采购事宜。本次培训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了解中国农机行业发展现状,扩展中国农机行业的对外合作资源,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http://farm.00-net.com/jx/1/2009-8-25/23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