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顺义农机博物馆见证京郊农机化进程

网友投稿  2008-02-19  互联网

杨杰 范云兵

在北京市顺义区有一个传统农具与近现代农机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个时期的农机具300多件,见证了北京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记者近日慕名对其进行了走访。

走进宽敞的馆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最古老的木制手摇扇车、独轮车和牲畜拉的耠子,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充分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的发明创造和聪明才智;近代的有双轮双铧犁、脱粒机、扬场机等,有的至今还在不发达的地区发挥作用;现代化的机械有占地十几平方米的大型拖拉机、收割机和一个人就可以推走的园田耕作机,又展示了京郊顶尖的农机化水平和发展方向。展厅的墙壁上贴有各个时代农机具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形象的展现了京郊各个历史时期农具和农业机械的发展过程。

据顺义农机服务中心主任李宏伟介绍,该馆建于2004年,展厅占地1500平方米,目的是利用区内强大的农业机械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展示其深远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旅游功能,为人们进一步了解顺义乃至京郊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标志着顺义农业机械化事业正式起步的是在1958年购进8台大中型拖拉机,在8个人民公社建立起8个拖拉机站。自此,全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到1978年,大中型拖拉机持续增加,由单一的耕地作业发展到耕地、播种、灭茬、施肥、打药的多项联合作业;小型拖拉机从无到有,主要从事翻耕、旋耕、播种、收割和短途运输作业;场院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发展迅速,脱粒机、打稻机、扬场机、碾米机、磨面机等普遍使用。

1979年到1985年的7年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县农业机械化事业也进入了振兴与改革阶段。这期间先后引进、试验、示范了小麦和玉米联合收割机,特别是小麦联合收割机得到质的突破。这个时期的农机化在全县的农业生产以至整个农村经济中跃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1960年,顺义县被列为全国100个机械化重点县之一。

20世纪末的十几年间,顺义区的农业机械化事业进入了全速推进、迅猛发展的现代化阶段。首先是大批量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自走势联合收割机,全面实现了小麦收割机械化,也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小麦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其次,1989年在国际友人希腊船王“约翰·拉齐斯”先生的慷慨捐助下,顺义县建起了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先后引进了一大批前苏联生产的六行自走式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和国产玉米免耕精良播种机,在三年内,突破了玉米机械化收获难题,并率先在京郊推广了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由于农业机械化的迅猛发展,顺义的农业驶上了现代化农业的快车道,农机化水平达到了历史最高阶段,彻底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模式,塑造了顺义“京郊粮仓”的美誉。

进入新世纪,京郊迎来了农业结构调整、打造现代化农业的新阶段,顺义的农机化事业又一次为农业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引进了一批西方国家生产的先进牧草种收机械,使全区的紫花苜蓿和青饲玉米种植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快速增加到10万亩,为农民的增收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为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从2003年开始,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由此拉开了环保农业的序幕;随着全区农业设施的发展,顺义区又先后推广了一大批适合园田、草坪、花卉、绿化用的小型耕作、植保、修剪、微灌等机械,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生产率,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http://farm.00-net.com/jx/1/2008-2-19/22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