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加大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 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更有力支撑

网友投稿  2016-01-25  互联网

:杨雪 刘小伟

@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1月19日,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会上强调,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适应“三农”发展新形势和农业“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新要求,着眼短板环节、薄弱区域,加大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加快打造中国农业机械化升级版,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更有力支撑。

张桃林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提升,201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成为“十二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出亮点,为保障粮食产能持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作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更好发挥农机化技术及装备在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让农机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张桃林强调,“十三五”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期,也是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更是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拓展、升级”的窗口期。要加大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有效提高中高端型全产业链装备供给、机艺融合型全程机械化技术供给、新理念高素质型农机管理人才实用人才供给、系统性精准型农机化政策供给、便捷高效型社会化服务和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张桃林提出,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机械化发展。强化创新发展理念,增添农机化发展新动能;强化协调发展理念,提升农机化发展的整体性;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扩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应用;强化开放发展理念,凝聚农机化发展合力;强化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力争2020年主要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种养加全面机械化取得显著进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8%。

张桃林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要确保农业机械化工作有一个好的开端,为“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要重点抓好继续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管理机制、深松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扎实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等9项重点工作。

会议期间,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南、重庆、甘肃、青岛8省市分别就农机培训、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深松工作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农机化科技创新、水稻全程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以及农机安全监管等内容作了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就农机购置补贴制度改革创新、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等重点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报评论员:

提高农机化质量 补齐供给侧短板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加大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推动农机装备、服务组织和作业水平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这既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到提质增效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破解我国粮食“三量齐增”怪象的迫切需要。

近一两年来,我国的粮食出现了生产量、库存量和进口量齐增的怪象,一方面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使粮食的库存量大增,另一方面进口粮食也逐年增加,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也开始进口或出现进口增加的现象,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进口粮食价格低于自产粮,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证明了我国农业的竞争力不足。而要解决农业竞争力不足,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竞争力不足的难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提高农机化水平,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彻底打破农产品生产成本“地板”和市场价格“天花板”的挤压。用张桃林副部长的话说,“我们要对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功能定位再认识,对其内涵外延再丰富再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机化技术及装备在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中的作用,让农机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通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由2003年的33%提高到了2015年的63%,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或缺,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但不容置疑,目前我国的农机化发展还存在着主要粮食作物农机化水平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低;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低技术含量、低效率的农业机械还在大量应用;有些农业生产环节机具正趋于饱和或已经饱和,局部存在保有量过剩,出现利用率显著下降的趋势;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机作业效益不高等问题逐步显现;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还没有实现破题,农机化“质”的问题日益突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不是因为没有社会需求,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供给。

要真正实现农机化发展由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型,破解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地板”和市场价格的“天花板”,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对供给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作为农机化生产的重要支撑,农机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决定了农机化水平的质量,无论是从民族产业存亡还是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顺应市场对中高端农机装备的需求,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中对农机装备提出的要求,借政策之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各种途径缩短中外农机装备水平的差距,已成为我们农机生产企业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成为农机企业抢占市场的必然选择。

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我国的农业生产者整体上文化水平较低,在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融入城镇的过程中,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开始涌现,特别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机合作社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进行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还在加快拓展农业生产的上下产业链,在传播使用农机化新技术、实践农机农艺融合方面起到了主力军作用。但随着农机装备水平的提升和农机化发展对“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迫切需要加强在农艺与农机化技术方面的培训。这既是他们自身的需求,更是农机化发展提出的要求。因为只有既能熟练操作农机,又懂农艺知识的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才能彻底解决农产品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同样,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对农机化主管部门提出了新要求,无论是农机制造者还是使用者,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农机化主管部门从政策到资金的扶持。政策制定者需要高瞻远瞩,站在国家粮食安全及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角度制定各项扶持政策,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功能。在补贴政策上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和精准性;主动作为,与相关部门沟通建立财政、金融以及保险等扶持政策,从根本上减轻购机者的负担;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农业生产者的培训力度;加快资金拨付速度,缓解农机制造企业现金流不足;在农机创新方面出台鼓励政策,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以解决急需或空白机具的需求。锦上添花固然喜,雪中送炭更可取。

历史早已证明,没有机械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当一个新的时代来临时,身在其中的人们,就该且喜且努力着。

 



http://farm.00-net.com/jx/1/2016-1-25/22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