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今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超过10亿千瓦。10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两大跨越,农机装备总量连续迈上五大台阶。今年我国农机总动力超过10亿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10年来,农机装备水平快速增长,农机总动力连续跨上6亿、7亿、8亿、9亿、10亿千瓦五大台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累计增幅超过25个百分点,农机化发展实现具有重大意义的两大历史性跨越,即2007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5%,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由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重大跨越;201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3%,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人力畜力为主成功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有效缓解了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短缺的突出矛盾,有力保障了农业稳定发展,为我国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收入增长“九连快”作出了重大贡献。
点评:今年全国农机总动力10亿千瓦,这是农机行业里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其地位不言而喻。由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以人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这两大历史跨越是具有转折性的突破点,极具新闻价值,入选毫无争议。
二、农机工业总产值首破3000亿,中国成为全球农机制造第一大国。农机工业持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继续在机械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全年农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100亿元左右。纵观今年全球农机工业,中国农机工业生产总值将居首位,欧盟其次,北美(美国)排在第三。
今年我国拖拉机的年产量超过200万台,收获机械的年产量突破100万台,这两大农机产品的制造数量远远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随着中国成为全球农机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在全球农机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产业话语权和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成为各国密切关注的区域。国外企业纷纷看好中国农机市场,跨国农机企业纷纷加大在华投资。
点评:中国成为农机制造第一大国,这无疑是令整个行业,甚至全国都十分振奋的重要新闻。目前,我国农机工业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在所有工业机械里发展态势是最好的,出口总额不断增加,农机工业增速在13个行业里遥遥领先,连续几年都保持在20%的增速。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状况下,农机工业逆势稳健增长,可谓一枝独秀。
三、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突破200亿元,农财两部首次启动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苏湘浙三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购机补贴“全价购机”试点。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5亿元,同比增加40亿元,增幅达22.9%。农业部、财政部积极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操作方式创新完善,批复17个省份开展全价购机、县级结算及重点机具敞开补贴等试点。江苏、湖南、浙江先行先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为了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政策落实进展情况,客观评价实施成效、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等情况,农业部把农机购置补贴纳入了2012年度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对农机购置补贴主要评估制度建设、关键环节控制、实施进度、实施效果等内容进行考核。
中央财政安排利用购机补贴资金在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新疆、宁波、青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等11个单位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开辟了农机化扶持政策新渠道。9月14日,农业部、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印发了《2012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指导意见》。试点地区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相衔接,对农民自愿报废淘汰老旧农机且购买新农机的给予适当补助。
点评: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不断加大,今年补贴资金规模突破200亿元,同比增加40亿元,从中看出国家进一步强农惠农的决心。而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中的两个试点工作尤为突出:在江苏、湖南、浙江先行全价购机,是对补贴兑现方式的重要创新;在安徽、山东、河南等11个单位开展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更是一项创举,对农机可持续发展、保证节能减排、扩大内需,保障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四、农机保险纳入《农业保险条例》。今年11月公布的《农业保险条例》中规定了涉农保险包括农机具保险,从而明确了农机保险的政策性保险性质,农机保险成为国家给予补贴、保险机构可委托、基层农机机构可代理的保险业务。
点评:农机保险首次纳入《农业保险条例》是重大突破,是行业里有份量的新闻,对推动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不仅具有新闻价值,还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有了农机保险,以后农民购买的农机出现了问题可以享受保险,减少损失。几年之后再次回顾,这将是农机化进程中极具标志性的事件。
五、农机合作社成为农机化新型服务主体,今年将超过3万个。我国农机合作社蓬勃发展,农机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总数今年将超过3.1万个,同比增加10%以上。预计全年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入达到4800亿元,比去年增长7%左右。农机合作社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并由数量扩张向效益提升方向转变,由劳动联合为主向劳动联合带动土地联合、资本联合及其他要素联合的方向转变,由耕种收纯农田作业向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等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农机专业合作社中“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新型主体。
点评:3.1万个,4800亿,这两个数字代表了我国农机合作社发展的迅猛形势,中国的农机化不能靠每家每户用农机,只能靠合作社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合作社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且发展势头非常好,应该给予鼓励、大力推进。很多有实力的合作社已经开始以产业为导向,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
六、国务院明确将农机安全监理各项经费按规定纳入政府预算。《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加强农机安全工作作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要求发挥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作用,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支持保障。积极推广应用农机安全技术,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将农机安全监理各项经费按规定纳入政府预算等。
点评: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作为整个农机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安全监理从国务院的高度列入到政府工作中,体现了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全面重视,为各地农机监理工作提供了行政和财政的双重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各级农机监理部门,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七、袁隆平牵手奇瑞重工,推动水稻生产农机农艺深度融合。5月8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正式受邀成为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特约顾问。袁隆平院士认为,水稻生产机械化是超级杂交稻推广的最佳搭档。他将利用自己的知识推进水稻育秧、栽培和种植方式的改进,配合奇瑞重工高性能、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双方共同致力于打造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技术体系,促进农民丰产丰收,实现“链合农机农艺、领跑丰产丰收”的理念。
点评:袁隆平作为农艺专家的典型代表,首次接受农机行业的邀请,从农艺角度为水稻生产机械化出谋划策,这是当前农机农艺融合的一种直接体现。以前,有很多农艺专家不关注农机行业,农机行业的活动也没有农艺专家参加。而今,这种现象大大地改善,近两年,农艺专家也逐渐出现在农机行业的活动中,为农机农艺融合出谋划策。袁隆平牵手奇瑞重工则正是表现了农机、农艺行业逐步改变固有思想,互相融合的大趋势。
八、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取得丰硕成果。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今年农业部启动了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农业部投入1.3亿元,启动了水稻、棉花、高效植保、制种、饲草料、果树田间、设施农业等8个农机化科研行业专项,是2006年以来投入资金、项目启动实施数量、涉及领域都最多的一年,开创了农机化科研新局面。为推进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制定发布了马铃薯、油菜、棉花等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为品种改良、栽培模式创新、农机装备研发提出了统一规范的要求,为基层推广应用农机化技术提供了指导。全年农机人才培训达540万人次。确定了机械深耕深松、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等12项农机化主推技术。积极推进农机化创新平台建设,成立了六位院士参加的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预计全年新增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机械深松、秸秆还田等各类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面积约2.6亿亩。
点评: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了“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部启动了科技创新推广年活动,农机化系统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农机农艺不断融合、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机械深松等各类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6亿亩,成绩显著,是农机化系统贯彻一号文件的重要体现。
九、中国特色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构建。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试行林果业(果茶桑)、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试行启动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特色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将引导各地农业机械化向农业各领域全面发展,为准确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针对薄弱环节争取扶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005年,农业部开始实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但也存在评价范围只适用于种植业的局限性。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推进农业全程和全面机械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支撑。
点评:中国特色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建至关重要,在我国农机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此前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局限性,今年首次延伸到林果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领域,将农机化概念延伸到农业各领域,是大农业、大农机的重要体现。
十、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突破1亿亩。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2002年农业部开始在我国北方旱作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10年来,通过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推广专项资金等措施不断加快保护性耕作推广步伐。2012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亿元,新启动80个县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设。全国204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县,新增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2000多万亩,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突破1亿亩。推动了我国旱作地区实现传统耕作方式的加快变革,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点评: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在我国进行了20年,其在旱作地区起到的粮食增产、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日益被农民接受。在今年出现了一个突破性的亮点,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