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机农艺融合力促玉米生产

网友投稿  2011-10-09  互联网

:马铮

正值“三秋”大忙时节,全国玉米机收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9月24日至25日,为了系统研讨玉米播种、施肥、植保和收获等环节的农机农艺融合问题,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科技教育司和种植业管理司在山东省潍坊市举办了玉米生产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座谈会。

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是促进农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以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突破等为重点,加快实现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加大协同攻关和工作力度,带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农业部高度重视农机农艺融合问题,部领导多次就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做出重要批示。去年农业部研究制定了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方案,印发了《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对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建立协调机制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年以来,农业部先后就甘蔗生产机械化、主要农作物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等问题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指导意见。本次玉米生产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座谈会是农业部贯彻国务院意见,推进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的又一重要活动。

据统计,2010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达3000万公顷,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6%;玉米产量为1.5亿吨左右,占粮食产量的30%,玉米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10年,全国玉米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3.5%、72.5%和25.7%,但从全国整体来看,各玉米产区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各省份相差悬殊;各作业环节机械化水平相差较大,特别是玉米机收仍是亟待突破的薄弱环节;玉米育种、栽培、植保和收获等农艺技术与机械化技术融合不够,尤其是传统耕种制度下形成的复杂多样的种植模式制约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为期两天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在借鉴国外玉米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经验与启示的基础上,就我国东北、西北、黄淮海和西南等地区玉米种植模式、农机农艺融合现状进行了探讨,从玉米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的角度对农机农艺融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针对黄淮海玉米产区,有专家建议,将麦套玉米改玉米夏直播,这将有利于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升,提高玉米种植密度和整齐度,使开花授粉期避开高温寡照不利的气候条件,还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种植效益。东北地区玉米种植可以通过合理密植、改善耕层、精细播种、冠层优化和肥水优化等方法提高产量;西南地区应选择适合耐旱、耐温、耐阴湿、抗病、抗倒、抗涝渍以及适合机播和机收的品种。专家认为,玉米生产农机农艺的融合,必须推行玉米种植农艺和收获模式的规范化、标准化,先进、高效的配套机组只有在规范、标准的农艺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

 



http://farm.00-net.com/jx/1/2011-10-9/22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