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精心谋划 真抓实干 确保“三秋”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0-09  互联网

编者按:

在“三秋”生产全面展开之际,9月24日,农业部在河南省召开2011年全国“三秋”机械化生产现场会,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刚刚召开的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精神,部署做好今年“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扎实推进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会上,河南、湖南等8个省(区)农机局分别从秋季玉米机收、中晚稻机收、冬小麦机播、冬油菜机播、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农机深松作业、农用柴油供应、作业质量等方面做了工作交流,这些典型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河南 突出重点 全面推进努力实现玉米机收再突破

去年,河南省玉米机收率达到40.7%。今年,河南省政府制定的《河南省2011年秋粮稳产保收实施方案》,明确把玉米适时晚收作为一项重要的增产增收措施,要求增强农业机械作业能力,创造适时晚收保障条件。今年河南省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目标任务是,全省新增玉米收获机械1万台左右,引进省外机械9000台左右,投入三秋生产的玉米收获机械4万台以上,力争玉米机收面积达到2200万亩。

根据玉米机收市场发育度、农民群众认识度和机械化发展基础,河南省实行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一是继续支持焦作市、济源市、平顶山市、漯河市4个重点推进区先行推进,率先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要求焦作市、济源市玉米机收率达到85%左右,平顶山市80%左右,漯河市取得重大进展。二是扩大郑州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4个市为重点推进区,力争各市平均玉米机收率超过55%。三是其他10个省辖市各选择两个县作为重点推进县,实行市县共抓,力求取得突破。非稻区的所有省直管试点县、财政扩权县均作为重点推进县,下功夫抓出成效。

河南省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通知明确,就全省范围来说,除水稻区外,补贴资金都要重点用于补贴玉米收获机械。在全省确定的先行区、重点县区域内,共涉及74个县(市、场),除个别县增加50万元补贴资金外,其他每县增加资金100万元。要求每县用于玉米收获机的第二批补贴资金不少于100万元和150万元,补贴玉米收获机械不少于50台和75台。同时大力推广地方农机补贴资金突出重点、集中使用的经验,继续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安排农机补贴专项资金,对玉米收获机械进行累加补贴,或对玉米机收实行作业补贴。

河南省农机合作社已近4000个,从实践看,目前全省玉米机收任务主要由农机合作社完成。因此,河南省在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时,注重依托农机合作社,精心组织,科学引导,努力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骨干作用。

湖南 全力以赴切实搞好晚稻机收工作

湖南是水稻种植大省,今年早稻种植面积为2658万亩,中稻种植面积为1043.4万亩,晚稻种植面积达到了2837.1万亩,共计6538.5万亩。9月上旬,山区丘陵中稻收获已逐步拉开序幕,10月上旬,大面积的晚稻收获将全面展开。今年湖南省遭遇了春夏连旱、夏秋连旱的严重自然灾害,为确保大灾之年粮食不减产,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农机系统及早谋划、及早部署,决心举全力抓好中、晚稻机收工作。

“双抢”过后,湖南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就科学搞好收获机械的组织调度。针对全省水稻成熟存在地域时间差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引导收获机械从成熟迟的地区向成熟早的地区流动,并根据机收任务,引导收获机械从保有量大的地区向保有量少的地区流动。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展订单作业,以每亩300-400元的价格为农户提供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的一体化服务。

根据全省山区丘陵面积较大的实际情况,湖南省将小型收割机列入补贴目录,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受到山区丘陵农民的普遍欢迎,发展很快。同时,在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的过程中,继续对水稻联合收割机予以优先补贴。截至8月底,全省新增各类联合收割机10842台。

今年湖南省中晚稻省内跨区机收面积预计为600多万亩,各地农机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使从事跨区作业的机具做到合理、有序流动,有效提高收割机械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益,确保粮食能及时收获归仓。全省成立200多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服务站将备足机械配件,根据需要随时派出机械维修技术小分队,送配件、送维修服务到田间地头,做好跟踪服务。

安徽 提高机播质量 服务小麦高产攻关

安徽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秋种起,连续5年在全省9个小麦主产市,开展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小麦生产水平”为内容的高产攻关活动。安徽省农机局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当年就部署在小麦主产区开展以土壤深耕(松)、化肥深施、精(少)量播种为主要内容的“两深一精”农机化技术示范,并根据农艺要求和生产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大力推广应用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新型播种机具和机播技术,不断完善小麦机播工艺,优化机具选型,以机播为载体,以降低播量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了农机农艺紧密结合,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的小麦科学播种体系。

2006年以来,安徽省一直把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的新型、高性能、高技术含量的小麦播种机具作为购机补贴的重点机型,在执行国补资金规定的最高30%补贴比率的基础上,由省补资金叠加10-15个百分点,最高可享受40%-45%的购机补贴,充分发挥购机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在补重点、重点补的同时,安徽省于2007年明确对达不到小麦高产攻关播种技术要求的、播种行距20厘米以下的老式播种机不给予购置补贴。

改变播种机手培训模式就是农机农艺结合的最好体现。在服务小麦高产攻关过程中,各级农机部门主动联系,了解农艺要求和需要,做好农机保障和服务。2006年以来,安徽省的秋种现场会都是由省农委、农机局联合召开,基层农业、农机部门共同参与,真正实现了农机农艺在技术上互适,管理上融合。

近年来,安徽省农机部门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延伸作业领域,开展耕整地、机播作业服务,实行集中、连片作业,推行统一技术要求、统一供种、统一耕整地、统一机播、统一结算的“五统一”种植服务模式。鼓励农机服务组织签订作业合同,规范作业质量标准,以社会化服务推进标准化作业,提高播种作业质量。目前全省小麦主产区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565个,承担了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近一半的小麦机播面积。

今年秋季,安徽省已经安排下达了500万亩深松整地作业补贴任务,主要在小麦主产区实施。下一步,省农机部门将把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等纳入小麦机播的配套技术,与机播作业一起实施,进一步提高小麦播种科技含量,提升新技术集成应用水平。[paging]

湖北 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推进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

今年夏收期间,湖北省完成油菜机械收获面积382万亩,油菜播栽机械化水平达到5.86%,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22%,油菜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6.28%。虽然湖北省在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全省油菜生产机械化还处在初步阶段,特别是在规模种植、品种改良、新机具研发和农机农艺结合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今后,湖北省油菜生产将以播栽、收获、干燥机械化技术为重点,抓住油菜生产关键环节,提出适宜的机械化技术路线、技术方案,制定作业技术规范,组织油菜生产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加大油菜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着重研究和解决油菜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问题,促进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湖北省还将继续开展试验示范与推广。一是继续建立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区。2012-2015年,每年继续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增加示范区。到2015年,使全省油菜生产机械直播示范县总数达到40个以上。二是继续开展油菜机械播栽生产性试验与示范。结合本地实际,选择适宜机具,进行油菜机械直播和移栽生产性试验与示范,组织开展机具选型。三是将进一步加大油菜机械收获示范与推广力度。油菜机械收获已进行多年的试验与示范,技术已趋于成熟,已被广大农民和农机手所接受,重点是加大示范与推广力度。

在机具推广方面,湖北省将加大油菜机械直播技术推广工作力度,率先在油菜播栽方面取得突破。针对油菜生长的生物特性,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精华,走高起点、高性能的路子,开发出更加适宜油菜收获新机具。通过对现有稻麦联合收获机的改造,充分利用农机经营者手中的原有机型,提高机具的使用率,缩短实现油菜收获机械化的进程。

目前湖北省种植的中油、华杂系列品种,大多植株高大,枝杈较多,对全程机械化生产特别是机械收获影响很大。因此,要加强农机农艺相融合,培育和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油菜品种。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科学的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技术路线和技术规范,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协会、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中介服务组织,推动油菜生产农机作业服务产业的发展。

山东 实施战略重点转移 全力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

2010年,山东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其中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7%,而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只有56%,机械作业主要局限于耕整地环节,种植和收获环节仍是传统劳作占主导地位。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省农机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短板”。

从2010年开始,山东省将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为全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的重点,在全省建立了50多个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依托示范基地,加大机具创新研发和生产力度,组织农机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推广机构和生产企业,集中力量攻关,破解关键技术难题,使花生联合收获机械的研发生产步伐进一步加快,薯类、生姜收获机械的技术集成进一步优化,棉柴收获、黄烟栽植、茶叶加工等机械进一步熟化。目前,全省有近50余家经济作物机械生产企业,年总生产能力5万多台,为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

山东省发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引导作用,把经济作物机械作为补贴重点,优先安排、优先扶持。今年,全省已补贴各类经济作物机械8万余台,5.3万多户农民受益。鼓励各地增加经济作物机械补贴额度,利用地方资金实行累加补贴。

为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创新发展,制定了《山东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发展考评办法(试行)》,每市根据经济作物区域布局,依据种植面积和特色作物分布,分别确定三种经济作物作为重点考评项目,省农机办以三种重点经济作物考评的总分衡量各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发展的综合水平,年底就组织管理、示范推广、支撑保障、发展成效等四个方面,对各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考评,通报综合考评结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市予以表彰奖励。通过评估考核,充分调动和激励各地工作积极性,推动经济作物机械化任务目标的完成。、

山西 抓住关键环节推进农机深松作业快速发展

2010年,山西省启动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项目”, 在全省97个县实施深松作业150万亩,每亩补贴作业费30元,总补贴资金4500万元。一年中,共投入深松作业机械2900余台,完成了深松整地作业任务,并带动示范区周边农民实施深松作业面积52万亩,总面积达到202万亩。据测产统计,项目区亩均增产50公斤,总计增产粮食约1亿公斤。2011年,农机深松整地项目总补贴资金达到1.2亿元,共安排全省115个县(区)中的109个农业县(区)实施深松作业面积400万亩,带动辐射面积125万亩。

今年,农业部印发了《关于落实补贴资金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通知》和《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1-2015年)》,规划中要求山西每年实施深松作业面积500-1000万亩。为了贯彻落实农业部文件精神,山西省农机局立即向省政府汇报:山西是发展深松作业技术的重点地区,应优先发展,要求增加项目投入、扩大实施规模。同时邀请省财政厅有关领导赴深松作业项目区进行视察指导,使他们对农机深松作业实施效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扩大实施规模获得了立项支持。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项目在山西是初次实行,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至关重要。山西省农机局通过反复调查讨论,制定了《山西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的补贴标准、任务目标、技术规范和实施办法等内容。为确保作业任务的完成,从2010年开始,山西省对农民购买深松机械,实行累加补贴政策,在国补资金补贴30%的基础上,利用省级购机补贴资金,再累加15%进行补贴,有条件的市县,还利用本级财政资金再次累加补贴。今年各地已购深松机近2000余台,全省深松机保有量年底可望突破6000台。

山西省还制定了《山西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项目检查考评办法》,实行了分级检查验收制度。项目实施村负责人严把作业面积公示关,筑起第一道监管防线,确保项目阳光操作;乡(镇)项目负责人和农机管理员对所在乡(镇)项目实施面积、作业质量进行检查,核实后再报县农机局;县农机局选派技术人员,采取抽查和深入农户回访的办法,对全县深松整地作业质量、作业面积进行审核和检查验收。

为了准确评估深松整地作业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科学分析深松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山西省农机局要求各地做好深松作业实施效果的监测工作。各地通过布点监测,将深松地块与对比田的土壤墒情、作物出苗、长势、产量等进行监测对比。今年对全省小麦种植区的监测表明:一是土壤含水量增加明显。二是作物长势良好、产量增加明显。据监测统计表明,全省小麦深松作业地亩均增产15%左右。[paging]

江苏 探索供油新方法 创新用油新机制

近年来,江苏省农机局加强与中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等成品油供应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探索农机作业供油新方法,创新农机用油保供新机制,有效保障了农机作业用油,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6年,经与中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协商,江苏省农机局推出了纸质“农机优先加油卡”。农忙期间,机手持“优先卡”可以按照核准的农机日加油量,优先享受加油服务,迈出了全省探索农机加油保障服务的第一步。2010年5月份,江苏省农机局和中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农业机械作业用油“优先、优惠”供应的通知》,向已经办理牌证且经过年度检验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机主免费发放“农机优先、优惠专用加油IC卡”(简称“双优卡”),实现了农机作业用油由“优先”向“优惠”的转变。自2010年5月份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启用农机“双优卡”3万多张,充值总额达2.75亿元,消费2.6亿元,为农机优先优惠供油近4万吨,让农机手得实惠超过1000万元,有效保障了全省农机作业的顺利开展。

汽油灌桶加油一直受到严格控制,直接影响了插秧机、机动植保机的作业,农民机手对此反映强烈。江苏省农机局及时协调省安监局、中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等有关部门,于去年5月份与省安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农业机械作业用油灌桶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对插秧机、机动植保机等以汽油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作业用汽油灌桶的管理措施。

下一步,江苏省农机局与中石化将进一步加强调研和协调,加大优惠幅度,方便办卡,增加农村加油站点,加大农忙送油到田、到合作社的力度,完善农机“双优”供油政策。同时争取在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的指导和省政府的协调下,积极加强与中石化、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拓展“双优卡”功能,开展免除农机燃油税方法的研究和实际操作试点。根据燃油税率和用油量来核算农机作业所承担的燃油税额,采取“定额免税,差价购油”的方式对主要农业机械实施燃油免税。在农机接受牌证管理和年度检审时,向其发放核定用油免税充值额的“免税卡”,机手凭卡在核定额度内享受免税差价购油,超额按市场价格购油。“免税卡”可实行网络化管理:利用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网络统计核算农机免税额,利用成品油零售经营管理系统网络统计农机供油免税额,加油时核对农机牌照,一机一卡,通过IC卡核定免税额,每升可降0.8元税费。税务部门根据汇总核定的免税金额,将减免税额直接划拨给石油公司,从而减少操作成本,便于监督管理。

新疆 加强农机作业市场监管 提升作业水平

农机作业质量作为农机化工作的最终落脚点, 是衡量一个地区农机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维权意识的提高,日益快速增长的农机作业质量投诉和纠纷,对农机化作业质量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局高度重视农机作业质量监管工作,2008年6月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增设了农机市场监督管理处,健全了农机市场监管机构,同时不断完善区、地、县三级农机市场监管网络体系,切实加强了农机销售、作业和维修市场的监管力度,狠抓农业机械的试验鉴定、质量监督、标准制(修)订和信息服务等基础性工作,推进了农机作业质量水平的稳步提高,有效维护了农牧民和农机作业者的合法权益。

新疆通过实施农机作业市场准入制度,提升作业水平。结合“农机田间作业质量年”活动的开展,积极落实机具检修合格证制度和农机田间作业许可证发放制度,严把机具技术状态关,对检验合格的机具核发机具检验合格证,对不达技术要求、检验不合格的机具,严禁参加田间作业。在发放农机田间作业许可证时,要求进地作业的农机具和驾驶员必须牌证齐全,并与机手签订作业质量合同。 在农机田间作业期间,组织农机执法人员加大对农机田间作业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照《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监督农机操作人员开展农机田间作业,广泛发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开展农机田间作业质量监督检查,有效杜绝和减少农机田间作业质量差、不合格等现象的发生。积极鼓励农户举报、投诉作业质量差的农机户,农机部门对作业质量投诉必须认真处理。各级农机部门领导组织农机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多个督查组,到田间地头对农田作业质量进行巡回督查。

近年来,自治区农机标委会紧紧围绕棉花、粮食、畜牧、特色林果四大基地建设,开展了以农机作业标准和农机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机使用标准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先后组织专家编写制定了56个农机地方标准。自治区农机局还积极推行农机作业合同和农机田间作业质量验收单制度,农机操作人员在开展犁地、整地、播种等农机田间作业服务后,必须经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村干部验收合格,机车驾驶员、农户、乡镇农机管理员三方验收签字、建立台账后才能收取作业费,无农机田间作业许可证或作业质量不合格的,农户有权拒绝支付作业费。

 

 

                              蓄势待发

 

                               竞相角逐

 

                            深松演示

 



http://farm.00-net.com/jx/1/2011-10-9/228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