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罗锡文:十措并举 切实推进农业机械节能减排(图)

网友投稿  2010-11-11  互联网

v\:* o\:* .shape@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编者按:

10月29日,由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业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中国农机化导报携手打造的第十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八届亚洲农机峰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农机管理、制造、流通、科研、教育、监理等领域的同仁齐聚一堂,共同感受来自不同领域精英人士的智慧和理念,共享思想碰撞迸发出来的火花和光芒,一起描绘中国农机行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注重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机械化生产,但是机械装备的能源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又是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因此毫无疑问,低碳型农业机械化是低碳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应该看到,我国柴油机制造技术相对落后,油耗较高;小型拖拉机拥有量大,很多小型拖拉机效率低、能耗高,排放超标;一些农机装备超期服役,能耗超出正常使用范围仍在继续使用,不仅造成油耗急剧上升,零配件的消耗也大大增加;农机装备功能单一,作业期短,装备利用率较低……这些既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也是农机节能的潜力所在。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机化的发展形势,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研究机械化作业模式,优化机械化技术路线。应该加强研究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茬口、不同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模式,优化机械化技术路线;研究不同种植制度的机械化作业模式,优化机械化技术路线,如不同作物轮作的机械化作业模式和技术路线;研究国外的机械化作业模式和技术路线的借鉴作用。

第二,改革机械化作业方式,减少机械化作业能耗。过度耕作加速了土壤中的碳排放,减少耕作不仅可减少土壤中的碳排放,而且能从根本上减少机械化生产对能源的需求。实施保护性耕作是发展低碳农业的有效措施。它可以减少作业工序,减轻对农田的压实程度,减少农机用油和碳排放,而且有较好的节水效果。因此建议:改翻耕为深松;改传统耕作为保护性耕作;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留茬免耕直播;实行固定道作业方式;改分散式谷物干燥装置为集中式干燥中心。

第三,运用机械化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用激光平地技术,可以提高耕地的平整度,大幅度提高水肥利用率;采用精量播种技术,可以大幅度节省种子;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和肥料深施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采用精准喷施技术,可以实现对靶喷施,大幅度提高农药、除草剂和肥料的利用率;采用湿润灌溉和调亏灌溉等先进灌溉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而减少灌溉用能,一方面要提高水泵的效率,比如使用变速水泵马达、根据灌溉系统优选水泵、加强水泵的维护等;另一方面使用微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不但能够减少碳的排放,而且能够提高土壤碳库。此外,应大力开发和应用精准施肥、喷药机械与装备,降低喷雾损失,有效利用药液,减少药液残留,而且从作业用油和药液生产都减少碳的排放。

第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提高农机制造质量。采用新材料,提高农业机械的综合性能,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周期;采用先进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效率、优化农业机械结构,农机使用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促进农机产品的标准化和系列化;采用先进制造方法,提高农机制造精度与质量,保证农机作业性能。

第五,提高主机配套比例,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大对农机配件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机配件的购置补贴比例;增强对复式作业技术和配套机具的研究。

第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机作业效率。通过农田修整、地块合并等措施,为农机装备的高效作业提供基础条件;适当扩大农业生产和经营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第七,鼓励农机共同利用,提高装备利用效率。加快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培育和扶持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大户和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制定相应的政策,包括贷款优惠、购机补贴、跨区作业、作业质量、收费标准、信息服务、农机维修、产品流通等。

第八,加强农机人员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素质。通过学历教育、专业培训、现场演示、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机人员的装备操作和维修技能,尤其是发动机的维护、保养与维修,培养节能意识。

第九,加强农业机械管理,加速农机更新换代。加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建设,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因地制宜,制定各地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制定各种农业机械使用期限和更新换代的实行办法和实施细则,严禁各种农业机械超期“服役”;加强对各种农业机械作业性能和能耗的鉴定和检查,强化准入制度,严禁各种农业机械“带病”作业。

第十,加强农机农艺结合,统一农业生产标准。培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作物品种;农机农艺相结合,研究既符合农艺要求又适合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标准,制定相应的生产工艺规程;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农作物产业带内尽可能统一作物生产规格,特别是农作物种植行距。

(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锡文)

 



http://farm.00-net.com/jx/1/2010-11-11/22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