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张桃林副部长:大力促进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 扎实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8-02  互联网

v\:* o\:* .shape@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2010年7月20日 江苏省昆山市)

一、巩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好形势

今年以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 “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齐心协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上半年,大家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突出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一是积极争取增加农机化投入。与有关部门主动沟通、积极协调、争取支持,今年农机化基建、科研投入实现了较大突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5亿元,比去年增加25亿元。发改委今年安排保护性耕作建设工程投资3亿元,在千亿斤粮食工程年度投资中对基层农机化体系建设给予优先安排、重点倾斜,目前首批实施县的资金投入基本落实,县均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与科技部门沟通协调,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从去年的12万人次增加到今年20万人次,9个农机化科研项目获得行业科技专项立项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争取经费投入约2亿元。

二是抓购机补贴政策落实。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前提下,重点对补贴目录形成方式进行了改革完善,同时进一步扩大地方自主权和农民选择权。加大政策宣传,将100万份的政策解读图册发放到村入户。全面推行补贴工作流程信息化,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先后派出8个督导组指导补贴实施工作,开展了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各地加快补贴实施进度,严格规范操作,做到了工作抓的紧、执行规定严、实施进度快、实施效果好。截至6月30日,全国已实施中央首批100亿补贴资金的92%(比去年同期快8个百分点),全国累计补贴农机具325万台(套),受益农户236万户。全国农机总动力预计达到8.91亿千瓦,较去年年底增长1.8%,同比增长4.8%。1~5月份农机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分别达到1081亿元、10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6%和22.95%。农机补贴的实施真正使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

三是抓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印发了《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工作方案》,提出了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农机化作业各环节结构布局调整、区域协调发展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以及相应的措施和指导意见。在全国102个农机化示范区开展试点示范。各省(区市)农机化主管部门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积极实施。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中,将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作为重点内容,认真落实,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上半年补贴大中型拖拉机12.6万台、水稻插秧机5万台、玉米收获机械2.8万台,共使用资金约40亿元。

四是抓关键农时、重要阶段农机化生产。在春耕、“三夏”以及西南抗旱等关键点,农机化主管部门周密部署、快速响应、迅速行动,再次很好地体现了农机在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主力军作用。今年春耕期间,机耕、机播水平分别达到60%、39%,均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针对今夏主产区麦收推迟,熟期集中,农时紧张,抢收抢种任务重的特点,提早安排部署,提前协调燃油供应等保障工作,狠抓信息引导、搞好供需对接、加强机具调度、督导落实服务措施,全力以赴加快作业进度。今年“三夏”跨区机收在困难重重情况下再创多项新高,全国日投入联合收割机总量最高达到41.4万台,日机械收获面积最高达2776万亩,连续5天机收面积在2000万亩以上,机收水平达到了86%以上,麦收时间比去年缩短4天。大力推广收获、整地、播种“一条龙”作业技术,实现了成熟一亩,收获一亩,播种一亩。全国共投入各类播种(栽插)机具430多万台(套),夏季机播玉米1.25亿亩,机播水平79%,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机插中稻1130万亩,机插秧水平13.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三夏”农机化生产为夏粮丰收到手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秋粮生产赢得宝贵农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抓农机化培训和重点技术推广。继续组织了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上半年全国已培训各类农机化人才35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近80万人次。及时发布了春耕、“三夏”农机作业技术要点。启动了本年度的水稻育插秧、玉米收获、马铃薯收获等机械化生产示范项目。大力推广了保护性耕作、机插秧等17项重点技术,积极推动设施农业发展,上半年全国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面积达7740万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是抓农机服务组织培训。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的培训指导,开展了农机合作社法人代表和财会人员、维修人员和高级操作工等业务骨干培训,全面提高农机服务组织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确定了500个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户(点),明确了扶持措施,充分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推动银行与合作社对接,有的地方协调财政给予贷款贴息,解决合作社资金筹集困难,有力促进了农机合作社数量增加、能力提高。

七是抓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发布2009年度农机质量调查结果,以大马力拖拉机、马铃薯种植机械等为重点,开展了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工作。加强了与保监会的沟通,联合发出通知推进拖拉机交强险工作。启动了第二批平安农机考评活动,组织多次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大力排除事故隐患。 1-6月,累计发生在国家等级公路以外的农机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8.55%,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了8.5% 、17.1%和22.9%,总体在控制考核进度目标内。

可以说,上半年粮食丰产丰收、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凝聚着农机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机手的辛劳与血汗,功不可没,我代表农业部向各位局长并通过你们向广大农机化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持续加快、需求持续旺盛、发展机制持续创新、农机工业持续增速、政策环境持续向好。购机补贴资金连续三年超过100亿及“三大”工程的深入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保护性耕作工程、农机培训阳光工程),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可以说,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历史上发展环境最好的时期,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我们一定要不辜负国家的期望,认认真真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珍惜和巩固这来自不易的好形势。

二、大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转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这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强调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支撑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力量。农业机械化本身也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结构布局,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的核心是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即要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存在的作业水平“两高两低”、装备结构“三多三少”、区域发展 “三快三慢”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质量,即我们致力实现的机械化是低层次还是高层次的,是节约型的、还是浪费型的,关系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是否可持续,即发展的后劲足不足、会不会过早触到天花板。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早行动真行动则主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又好又快;不行动消极应对则被动,历史遗留问题未清,又增加了新的隐患,很可能造成农机化发展步伐徘徊。结构布局优化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现在农机化发展有了很好的基础,宏观调控也有了一定的手段,到了谋划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作为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时时刻刻都要绷紧这根弦,把结构布局优化的要求自觉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持之以恒地推进。

当前,结构布局优化的重中之重是要促进各区域和各种类农机装备合理配置、机插秧等薄弱环节机械化突破性发展和丘陵山区等落后地区农机化发展快速追赶。近年来,我们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结构布局优化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机装备结构上:大中型拖拉机增长迅速。2009年达到350.52万台,比2003年增长2.6倍;大中拖与小拖比例从2003年的1∶14提高的2009年的1∶5。插秧机、玉米收获机、稻麦联合收割机大幅度增长,这三种机械2009年保有量分别达到26.09万台、8.17万台、77.66万台,比2003年分别增长3.38倍、18.9倍和1.33倍。机械化作业环节上:薄弱环节机械化实现突破。水稻收获机械化迅速发展,从2003年的23.4%提高到2009年的56.7%;水稻机械栽植和玉米机收水平从2003年的6%和2%提高到2009年的16.71%和16.91%。油菜、马铃薯、花生、棉花、甘蔗等收获机械化开始加速。区域发展上: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加快。适合山区特点的小型插秧机、收割机基本成熟并开始推广,微耕机、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两年需求明显增长,重庆等地农机化水平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

今后一个时期,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重点在以下3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促进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提高配套比和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避免低水平重复购置、资源浪费和效益下降。二是集中力量主攻水稻机插、玉米机收、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尽快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同时因地制宜拓展农机化服务领域,全面服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 三是加强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工作的支持与指导,按照全力普及机耕、大力发展机收、努力突破机插机播的思路,推动丘陵山区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的调控整体效果是可圈可点的,但各地重视程度、工作力度也很不平衡。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都必须增强宏观调控意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调整。

一要制定目标规划。这是优化结构布局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要认真做好现有机具普查,立足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经济地理条件,并综合考虑自身及周边区域农机化基础和发展环境,用发展的、开放的眼光科学制定装备需求规划和调控目标。要把各关键环节机械化研究透,主要作物要逐个研究薄弱环节,系统研究制约因素、解决办法、阶段性发展目标。下大力气研究好各类机具数量、亩均动力、单位油耗等指标体系。目标既要体现循序渐进、扎实稳妥,又必须是符合客观要求的、积极的。要规划提出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的年度目标和调控引导措施,努力实现大中小型机械、高中低档次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粮食作物机械与其他农产品机械合理配置。

二要加强政策引导。充分考虑农机装备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合理确定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及补贴比例和优先次序、建立完善农机报废更新制度、实施重点环节作业补贴等政策措施,优先保证关键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需要。要将调控的目标要求和农民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引导理性购置农机,做好加减法,用质量高的增量去优化保有量结构。

三要强化科研推广和推进社会化服务。全力推动农业机械化重大课题立项和研究,突破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瓶颈,加快成果转化及应用速度。创新农业机械推广服务方式,引导广大农民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机具。通过发展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引导促进先进、大型、高效农业机械的购买使用和集成配套。

四要开展试点示范。农业部在全国100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500个农机服务组织示范点组织装备结构布局调整示范工作,细化目标,加强指导,将调控效果和资金投入、项目安排挂钩,探索促进优化结构布局的机制。各省市区也要迅速开展这方面的试点示范。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并且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要做到全国及各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到位、监督考核跟进。我们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意识,统筹谋划,把握好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尽力而为,紧密协作,确保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取得实效,为农机化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扎实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7月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意见》内容涵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个方面,统筹提出了扶持农机化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的制定实施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产生强大的政策推动和工作促进作用。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意见》制定实施的重大意义,增强推进农机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意见》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和中心工作抓紧抓好,精心组织策划,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的高潮。要以《意见》为行动指南,准确把握《意见》确定的基本方向,将确定的重点任务逐项分解,制定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为完成《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工作、不懈奋斗。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确保《意见》规定的各项扶持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并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政策创新,促进农机化政策体系丰富发展。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按照《意见》的分工要求,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扎实做好试验鉴定、技术推广、生产组织、安全监理等工作,努力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不断提高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当前也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关键时期,要抓住机遇、抓紧协调,按照《意见》规定加强农机化管理、推广、鉴定、监理等机构队伍建设,充实干部力量,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工作经费。各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向党委政府主动汇报,力争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推动本省区市政府出台一个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将《意见》贯彻落实工作引向深入。

下半年,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以《意见》精神为指导,按照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的部署,再接再厉,把工作安排好,把任务落实好。具体来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要在认真总结前阶段补贴实施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实施第二批补贴资金,满足各地农民购机需求,确保11月底前完成全年补贴任务。同时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规范操作,又好又快地将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到位,确保补贴机具在“双抢”、“三秋”农机化生产中发挥作用,近日将派出3个组督导玉米收获机械补贴工作。会同财政部门进一步修订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完善操作方式,确保补贴资金效益最大化。

第二,大力促进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化。认真做好指标体系、政策措施等顶层设计,确保结构布局优化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充分利用现有的扶持政策和资金项目,加强宏观调控引导,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对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导,鼓励示范区在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上做出积极实践。力争在水稻机插、玉米机收、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上取得明显进展。

第三,精心组织 “双抢”“三秋”农业机械化生产。当前正值水稻生产“双抢”大忙时节和南方主汛期,要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防灾救灾的重要作用。毫不松懈地狠抓抢收抢种,确保丰产丰收,强化信息引导,搞好保障服务,加快收割机械跨区转移,提高机收效率和机收水平,确保颗粒归仓。同时要抓住天气好、墒情足的有利条件,加快水稻机插秧进度,为秋粮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制定并印发“三秋”农机作业技术要点,及早搞好机具检修和机手培训,加强玉米机收跨区作业组织协调,确保玉米机收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推进落实机械深松整地等作业补贴政策。

第四,继续推进农机化科技教育工作。做好农机科研项目论证与储备,继续加强与科技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科研投入。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突出解决农机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积极推进玉米和根茎类作物机械化生产、丘陵山区机械化、橘园栽培机械化、农机适用性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抓好重大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加速普及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把农机教育培训作为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7月底组织召开全国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研究如何扎实搞好教育培训工作,努力使培训的内容贴近农民,培训的手段适合农民,培训的形式方便农民,培训的效果富裕农民。今年要以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为带动,努力完成全年培训550万人次的任务。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创新培训形式,激发人才培养热情,推动各地培训工作的开展。

第五,积极培育农机服务组织。继续贯彻实施好《农业部关于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落实政策措施,加强指导服务,推进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要积极协调解决合作社资金筹集、场库棚建设等实际困难,促进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壮大。要大力组织开展农机服务组织示范建设活动,培育一批典型,规范和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

第六,不断强化农业机械化质量监督管理。修订《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实施办法(试行)》。做好《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2011年年度调整工作,进一步提高门槛,扶强扶优扶新,优化农机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开展部级鉴定机构能力认定工作。开发投诉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

第七,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加快制定《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配套规章,组织起草《农业机械实地安全检验办法》《农机报废回收办法》,推广宁夏对农机免费管理的做法。力争《农机事故处理办法》早日审议通过。贯彻落实《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监理检验技术规范》、《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规范》等规范和标准,提升监理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强牌证管理,切实提高“三率”,即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挂牌率,驾驶员持证率和年检率,尽最大努力减少事故隐患。开展《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落实大检查工作。研究制定农机安全鉴定重点检查制度。

第八,努力加强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拟在9月份组织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工作会议,认真研究提高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安全监理、信息服务等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的思路和措施。组织实施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农机化建设内容以及重大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在改善条件、提高能力上取得实效。认真清理农机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推进依法行政。

第九,切实抓好“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全面谋划“十二五”期间农机化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特别要将国务院《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体现在“十二五”规划中。今年要编制完成《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农机化科技发展、农机化技术推广、设施农业发展、农机化教育培训以及农机试验鉴定等配套规划,提高指导我国农机化科学发展的水平。

 



http://farm.00-net.com/jx/1/2010-8-2/22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