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政协委员议“农事”(图)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3-18  互联网

v\:* o\:* .shape@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谢德体委员(民革重庆市副主委西南大学图书馆馆长):

提高三峡库区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标准

三峡库区是全国重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三峡工程淹没涉及重庆、湖北两省市共19个区县,其中12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方财政困难,自我发展能力弱,农民人均纯收入很低,与全国相比差距很大。调查中发现,库区农民要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减轻劳动强度、享受现代工业文明成果的愿望日益迫切。因此建议提高三峡库区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标准。在三峡库区执行“血防区”和地震灾区的扶持政策,对农民购机补贴比例由30%提高至50%,促进库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让移民百姓共享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尽快脱贫致富,推动和谐稳定繁荣的新库区建设。这样做一来可以体现中央对库区的关心,二也体现了控制区域的唯一性,三峡工程百万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虽然取得了“搬得出”的阶段性胜利,但库区移民“稳得住”并“逐步能致富”的后期扶持工作刚刚开始。三峡库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很大的特殊性,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第三也能体现丘陵山区特色。三峡库区江、山交汇,经济发展滞后,农民购买力低,农机装备总量少。特别是要实现2020年全国农机化水平达到60%-70%的整体战略目标,难点和重点在丘陵山区。实施必要的扶持措施,积极探索具有丘陵山区特色的农机化发展机制和模式,也是全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机化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内容。

 

王巨禄委员(黑龙江省政协主席):

重点支持产粮大县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我国800个产粮大县(市、旗)所产粮食占全国总产量的78%以上,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些县绝大多数又是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城乡面貌比较破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十分突出。为此,我们建议,落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应该把推进产粮大县城乡一体化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建议把800个产粮大县优先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范围。

一要对这些产粮大县实施更加特殊的惠农政策。目前国家实施的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是面向“三农”的普惠政策,向产粮大县的倾斜还很不够,未能有效地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多产粮的积极性。建议在继续实施普惠政策的同时,对产粮大县制定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以调动产粮大县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积累的能力。

二要加大对产粮大县建设标准化高产农田的投入。建议集中国家财力尽快提高产粮大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彻底改变靠天吃饭、靠天增产的被动局面。

三要鼓励产粮大县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生产和农业集约化经营。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加快推进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分流,促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创业、就业,为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创造条件。

四要加大对产粮大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产粮大县优先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给予统一的指导和支持,力争在一年内提出建设规划,三到五年高标准地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二三产业和公共事业发展打下基础。

五要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支持产粮大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基金。支持产粮大县率先改革户籍制度,尽快使产粮大县的农民和城市居民平等地享受各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解除农民种粮的后顾之忧。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和更多的人才与企业在县城发展二三产业和公益事业,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

 

支建华委员(九三学社吉林省主委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保证增产千亿斤粮食目标实现

近年来,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出逐年发展的态势,但是要实现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规划目标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优质农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单产水平低,增产难度大;粮食生产技术落后,科技支撑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抗灾能力弱。为此,应在以下几方面出台具体措施:

一.培肥地力,改造中低产田。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扩大灌溉面积,建设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粮田,进一步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

二.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品种选育力度,挖掘种质资源潜力,培育高产、高抗、广适的优良品种。

三.改进耕作方式。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和改进种植方式,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

四.推广普及重大科学技术措施。加强技术指导,引导农民进行全过程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有效使用率。配套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耦合等技术。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五.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推进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的生产机械化,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六.加大病虫害防控。强化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统防统治,特别是加强对重大灾害的防控技术研究,科学合理用药,降低农药用量,减少病虫害损失,实现减灾增产的目标。

七.落实中共中央连续7年下发的7个1号文件精神,制定扶持农业发展的具体财税政策,通过财税政策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保证增产1000亿斤粮食目标的实现。

 

陈清华委员(民革江西省主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

对现有土地管理政策的建议

当前,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土地纠纷是我国农村土地政策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

首先,土地承包法已实施近8年,但在现实中一些地方随意调整征占承包土地,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略了应有的服务职能,在公共事业范围内侵犯了民众权益,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侵犯农民的土地权益。

其次,土地流转方面,一些地方在进行定期调地外,“反租倒包”在农村非常盛行。事实表明,适当的土地流转对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如何处理这些“合理”但“不合法”的既成事实,如何解决以土地流转名义乱占、圈占浪费土地的问题,成为现行土地政策需要高度重视的课题。

第三,据中国社科院农村所调研发现,农村土地纠纷已取代税费争议,成为目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点,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现有土地政策必须进行调整。当前,我国的土地政策调整的方向,应当从支持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上转变到支持城镇化、生态化、环境可承载的发展模式上来。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改革,开展土地银行、土地产权交易所的试点,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转让、抵押、入股,推动产权明晰的共有制新模式的建立。在明晰产权后,对现有农用地按产业化经营标准进行重新整理,按照产业规划要求集中流转,招商引资,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农民能够以经营土地作为资源入股(优先股),换取社保或企业经营股份。新的经营性企业为村集体、村民与商家(农业龙头企业)所共有,实现新型农村经济的共有制。失地后的农民按照新的居住规划,就近就业,转型为产业工人。

第二,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制度的试点,撤村并乡。通过集中合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在对旧宅基地的深度整理后,退居还田,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利用价值。

第三,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土地使用政策,应有所侧重,区别对待。一是,针对各地发展的不平衡状态,需要对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区别对待,给予欠发达地区更灵活的政策支持。二是,城镇化不同于城市化,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不宜简单模仿城市化建设,既要挖掘地方建筑居住文化特色,又要体现出乡土乡村文化的风情,并要适当引入现代生活元素。三是,基本农田与荒山丘陵要区别对待。城镇化过程中,应鼓励利用荒山、丘陵等土地,避免占用城市周边、交通沿线的良田、水地,对于新增建设用地以荒地、山地为主的应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第四,基本农田的控制底线是要保的,但并不是绝对的。随着科技的进步,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农业业态的提升,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必然带来增产增收,这就使得重新划定底线成为可能。

 

胡建胜(新疆农机局农机管理处处长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加快新疆牧区道路建设

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加快牧区发展,事关新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农机局农机处处长胡建胜建议,应加快新疆牧区道路建设,以提高牧民转场时效,改善牧区生产条件和牧民生活。

据了解,新疆全区现有主要转场牧道474条,总长18406公里,牧道桥涵3000余座,其中能够通行大型机械转运牲畜的牧道占35%。每年通过牧道、牧道桥转场的牧户数为16.63万户、99.78万人,分别占全区牧户总数和人口总数的61.13%、81.24%,通过牧道、牧道桥游动转场牲畜2400万头(只),占年末牲畜存栏数的50%以上。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缺少投资渠道,又无稳定的养护维修费用,转场牧道维修资金十分短缺。每年因转场导致牲畜死亡的现象大量存在。

针对这种情况,胡建胜建议,第一,应扩大和延伸新疆道路建设内容和范围,将新疆牧区牲畜转场牧道、规模养殖场外道路、国有牧场通村道路、草原应急救灾道路纳入全疆道路交通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建设实施。第二,加快牧区转场道路建设,实施牲畜机械化转场牧道建设规划。第三,推进新牧区建设,实施“规模养殖区配套道路”建设工程。到2015年完成现有及新建3000个畜禽规模养殖小区场外道路建设,完成现有及新增2000个百户以上牧业新村通油公路建设,每个新村平均建设5公里,需建设1万公里。第四,提高草原畜牧业防灾救灾能力,实施“草原应急救灾道路”建设工程。重点在伊犁河谷、额尔齐斯河谷、巴音布鲁克草原、库鲁斯台等主要放牧草场建设草原防火和虫鼠害机械化防治专用道路1500公里。第五,加强新疆牧区转场道路建设管理,实现转场牧道养护常规化,将新疆1万多公里主要转场牧道纳入自治区道路养护管理范围。第六,推动新疆牧区牲畜机械化转场工作的开展,鼓励个人、单位和牧民合作经济组织购置大型转场机械,从事机械化转场服务,将大型转场机械纳入国家农机具补贴范围,同时提高国家补贴标准。第七,降低牲畜机械化转场成本,对实施机械化转场牧户实施转运补贴。

 

 

杨维刚委员(民盟湖南省主委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着眼国家粮食安全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几十年来,党中央把耕地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耕地保护工作成效明显。但随着城乡经济快速发展,耕地保护难度加大,18亿亩红线受到严峻考验,国家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表现在:土地利用粗放,耕地面积减少的势头难以扼制;耕地质量总体下降,补充耕地空间越来越小;法规制度落实难度大,耕地保护责权利不对等。为此建议:

一.加大保护耕地的宣传力度,树立全民耕地保护意识。要把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和耕地保护实绩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良好氛围。

二.集约节约用地,统筹城乡发展。集约节约用地是严格保护耕地、缓解用地矛盾的根本途径。农村在发展规模生产、产业化经营和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方面同样要珍惜和保护耕地。

三.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调动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要积极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的财政补偿机制。对耕地保护责任重的地区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对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给与适当补偿。要实行耕地保护与干部绩效考核挂钩制度,让保护耕地者受益。

四.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创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投入和实施机制,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由各级政府引导、聚合各类涉农资金,共同投入项目区建设。

五.建立联防联动体系,加大违法占用耕地查处力度。设立举报电话,建立完善便于公众查询和对违法案件及时举报的电子信息网络系统,出台相关激励和奖励措施,对举报、查处违法案件的有功人员予以表彰。

 



http://farm.00-net.com/jx/1/2010-3-18/228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