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2008年农机化工作成绩斐然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网友投稿  2008-12-29  互联网

v\:* o\:* .shape@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12月29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在京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副部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科学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对2008年全国农机化成绩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今年以来,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部署,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精心组织重要农时的农机化作业,强化农机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全国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农机装备总量持续较快增长。2008年全国农机总动力预计达到8亿千瓦,比上年增长4%。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240万台,增长17%;小型拖拉机1660万台,增长2%,联合收割机71万台,增长12%;机动水稻插秧机20万台,增长28%。大中型动力机械和配套农具保持较高增幅,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农机作业水平再创新高。预计全年机耕、机播、机收的总面积达到26.5亿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61.8%、35.3%、32%。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达到45%。这是连续第5年增长水平超过1.5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全国水稻机收水平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首次超过50%;玉米机收、水稻机插、油菜机收水平也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

----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全国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户总数预计达到3760万个,增长3%,农机从业人员超过4000万人。农机合作组织20多万个,其中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全国总数达4435个,合作社成员22.3万户。农机销售、作业、维修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全年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入预计达到2930亿元,同比增长5%。

----农机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谷物联合收割机科技含量显著提高,高速机插秧、超级稻精准插秧技术,玉米、马铃薯、油菜联合收获技术等关键技术基本成熟,相关机具逐步实现批量生产。棉花、花生、甘蔗等大宗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高效植保、牧草生产和草场改良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研发取得新进展。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1-11月份,全国累计发生在国家等级公路以外的农机事故1308起,死亡235人,受伤943人,直接经济损失840万元。全国农机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2.8%,重特大农机事故得到遏制。全国农机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6.7%,低于农机安全生产总体控制考核指标,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于稳定。

今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克服了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等多种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应对了柴油供应紧张、价格高位运行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目标,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购机补贴政策实施成效显著。今年中央和地方增加了农机购置补贴投入,扩大了补贴机具种类和实施范围。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购机补贴资金达到40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16.5亿元。购机补贴政策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实施县(场)比上年增加937个,达到2653个,共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03万台(套),受益农户数达到96万户。在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农机工业连续五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农机市场购销两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减免农机作业服务的相关税费,积极开展农机作业补贴试点,探索了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途径。黑龙江省级财政安排了7500万元用于农机作业补贴,大力推进深松整地;河南省政府安排1700万元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支持359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机库棚建设和加强技术信息服务手段;江苏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农机政策性保险,并开展了农机更新报废试点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

二是重点农时的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各地早准备、早部署、早动手,全力抓好春耕、“三夏”、“三秋”等重点农时季节的机械化生产,积极组织农业机械投入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抗灾救灾工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针对今年春耕、“三夏”大忙季节前柴油供应紧张的问题,我们积极协调发改委和石油石化部门,加强农用柴油资源供应和储备,采取了发放“农机优先加油卡”等措施,推动了农机加油难问题的解决。我们先后在河南、江西和山东举行了全国小麦、水稻和玉米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向机手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27万张,通过网络、手机短信息等方式发送天气、供求、价格等信息,促进跨区作业农机具的有序流动。特别要指出的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正值“三夏”大忙季节,广大农机工作者沉着应对,克服重重困难,一手抓农机抗震救灾,一手抓小麦跨区机收,经受了两大战役、两线作战的严峻考验。“三夏”期间投入小麦收获的联合收割机超过42万台,其中参加小麦跨区机收的27万台,投入机具总量、作业面积和效益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这支农机铁军南征北战,驰骋麦海,实现了快收快打、颗粒归仓,为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步伐加快。我们继续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收获、水稻生产机械化等11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农机推广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县乡两级农机推广机构服务手段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我部新建了100个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县、全国新增水稻机插秧面积1000万亩,增幅超过25%,水稻机械化栽插水平有望超过13%。江苏、湖北等省呈现出区域整体连片推进的态势。我们启动了10个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和10个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工作,带动了全国玉米和油菜等重点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全国新增玉米收获机1.2万台,增幅达45%;油菜机收面积超过600万亩,比上年增长10%。各地累计建设226个部级、365个省市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突破4000万亩,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达到1.9亿亩,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面积达到3.5亿亩。

四是农机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强化。我部首次召开了全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会议,明确了加强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服务质量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各地加强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全国建立了部、省、市、县各级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共1384个,促进了农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改进与提高。部级推广鉴定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机鉴定总站和16个地方专业站首批通过部级鉴定机构能力认定,取得了承担部级推广鉴定的资格,全年共计核发了209份部级农机推广鉴定证书。农业机械化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制定了15项农业机械化行业标准。

五是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各地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部署,强化源头管理,结合重要农时季节,全面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共排查出农机隐患44.5万多项,目前已整改了42.6万项,整改率达95%,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我们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启用了全国统一的农机驾驶人理论考试系统,加强了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照制发工作的监督,在六个省区启动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各地积极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与国家安监总局联合评选了104个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六是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各地依托“阳光工程”“金蓝领计划”等农民培训项目开展农机教育培训。积极拓宽人才培训渠道,开创了“政企联动”、“校企结合”等培养农机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全年各地共培训农机操作人员400万人次,农机技术人员60多万人次,农机经营和管理人员10多万人次。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机职业标准得到完善。全年共核发农机职业鉴定资格证书9万多个,促进了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七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意见(草案)》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经过反复酝酿,内容日渐成熟。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加大农机化立法工作,今年河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37部地方性农机法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32部农机管理政府规章,为促进和规范农业机械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进一步加大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在各级新闻媒体不断掀起宣传高潮,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农机化、支持农机化的良好氛围。

 

 



http://farm.00-net.com/jx/1/2008-12-29/228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