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实践者与推动者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3-12  互联网

:朱礼好

三年不见,姜卫东已然两鬓微霜。很显然,作为国内最大的低速汽车民营企业的当家老板,他一直在为企业的发展殚精竭虑。

不过,得到的收获是山东五征集团三年间销售收入从30亿元上升到71.9亿元。此间,五征还因收购杭州飞碟汽车而由一家农用汽车制造商一举进入真正的汽车阵营。

2007年8月,全球最为著名的商业杂志之一《福布斯》中文版发布2007“中国顶尖企业榜”,将这顶桂冠再次奖给了五征。在100家顶尖企业中五征排名第67位。主办方称,在排名依据上看重的不仅仅是资产和销售规模,也不仅仅是企业的成长速度,更看重的是其永续经营和持续赢利的能力。

而在随后的12月13日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上,姜卫东当选为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农用运输车辆分会会长。

今年1月26日,在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姜卫东当选为山东省出席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也是全国农机行业的5名全国人大代表之一。

“农机化、农业装备发展的伟大功用在于解放农民劳动强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农业作业效率。”长期与农打交道的姜卫东,一语道破其为之奋斗的行业“真谛”。这次大会上,心系农民的姜卫东代表提出了“关于把摆脱农民重体力劳动、解放农村生产力作为农业机械化核心目标的建议”。

姜卫东所在的日照市,一些乡亲听说姜卫东要赴京参加最高级别的国家立法机关会议,纷纷赶来先行给姜卫东“建言”,一位老村支书甚至让姜卫东捎上70多条建议。乡亲的殷切期盼、自已在“三农”行业的多年浸润,让姜卫东感觉到为“三农”问题建言呼唤责无旁贷。

来京参加“两会”期间,姜卫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新时代农民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田作业和运输机械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运输机械生产的企业代表,对农村市场的深刻洞察和与农民打交道的深刻体验,让姜卫东认识到,农民迫切需要农田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他称,近几年来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逐年减少,农民相应土地经营规模加大。但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农民劳动观念的转变,农民强烈要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因而对农田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的需求和依赖性显著增强。尽管农民收入不断增长,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但大部分农民尚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自己所需要的农田作业和运输机械以及支付日常的使用税费,只能望“机”兴叹。

因此,在这次大会上,趁着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姜卫东大声疾呼:国家要发展农田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他对记者说: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今年“三农”工作时强调:‘要千方百计争取农业有个好收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扩大良种补贴规模和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这对农民是福音,必将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机械化水平是衡量农村、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确保提高农村生产力,促进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彻底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耕作方式的前提和依据。”

姜卫东认为,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农业规模经营逐步形成,改变广大农民古老的农田作业和运输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降低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强度,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愈来愈迫切。为此,姜卫东希望,国家要大力发展农田作业和运输机械。其一要加快对农田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的推广步伐,对农业机械装备广泛应用提供更多的财政、信贷以及使用税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将更多的农田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列入政府补贴范围,减免运输机械购置税、公路养路费、运输管理费等,扩大农民受益范围,让更多的农民享受更广泛、更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民用现代机械装备和手段,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彻底转变传统的农业作业和运输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富裕。其二要鼓励制造企业生产适应农村、农民需求的农田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并最好向生产企业提供产品研发费用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实施更广泛的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

 

姜卫东认为,近年来,国家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农机具等一系列补贴,村村通水、电、路、农村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软硬件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特别是《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以来,国家实行大型农机具等农田作业机械购置补贴,有力地推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对提高农村生产效率、解放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不过,现行的惠农农机政策让与农民“心心相连”的姜卫东仍感到一些不足。他说,现行的享有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机具范围有限、数量较少,更多农民还不能真正享受这一惠农政策,而且在执行购置补贴的过程中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政府提供购置补贴的农业装备机械仅限于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以及部分农田作业机械,能够购买大型农机具的也仅仅是农村富裕家庭,更多处于低收入水平的农民还不能真正享受这一惠农政策,希望购机补贴要扩大品种范围,加大力度,让大多数农民受益;譬如农村运输机械没有列入购置补贴范围,事实上承担农产品和农副产品收获运输的农村运输机械在农村使用数量大、范围广,它使农民摆脱了肩挑手推的繁重体力劳动,扩大了农民的活动范围,对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譬如购置补贴手续比较复杂,而且在规定年限内不能转卖或转让,影响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要简化购置补贴手续,减少管理环节,希望在购机补贴方式方面建议让农民在市场上自主选择适宜自已的农机具,对农民购机,政府应按照市场规律和农民需要,允许其自由转卖或转让,农机部门确认后地方财政直接补给农民;再譬如购置补贴方式对企业不利,虽然用户能及时享受购置补贴,但农机管理部门对政府提供的购置补贴返还企业周期较长,影响了企业资金运转,与“家电下乡”补贴一样,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用户可到所在地财政部门申请领取补贴资金,改变由生产企业预先垫付后由农机管理部门再支付企业的作法。

姜卫东还建议国家在政策上加强引导促进,从育种、种植、管理、收获、加工、存储全过程所需农业机械化的科研、生产和推广应用给予财政补贴,在信贷和行政收费方面实行鼓励政策,并实行完善的补贴方式,减少环节、提高实效。从育种、农艺、机械化全过程把农业科学和农业机械化在科研和推广应用方面加强融合。同时,在政策上鼓励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吸收、消化、开发、研制适应我国国情的农田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是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农机科研、生产、推广部门始终坚持的方向,农村的机械化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希望购机补贴政策力度更加大些,并不断完善这项惠农政策,让绝大部分农民的生产作业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说此话时,姜卫东眼睛里满含着热切期盼的目光。

 

新形势改善企业发展生态的刚性需要:要重点加强生产资料价格调控

 

农机行业是一个微利行业,尽管自己企业在管理上极尽功夫,利润率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姜卫东仍然很关心自己所在行业的发展。因为,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农民的角度来讲,都同样需要优秀的农机企业为“三农”服务。作为农用运输车行业的代言人,来自同行的信任和需求,让姜卫东深切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份量。

姜卫东认为,近几年来,国家加强钢铁行业的管理,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钢铁企业的整合与重组,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行业整体竞争优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因此产生了钢铁企业的垄断现象:一些企业掌握了钢材价格的主导权,连续不断抬高价格。据他调查,2007年,大部分品种的钢材涨价均在30%以上,而生铁价格涨幅更是高达50%,而同年大部分钢铁企业利润增长达40%以上。由于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传导机制,大大增加了下游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导致相关行业产品价格恶性上涨,很多机械制造企业举步维艰,特别是让本就利润微薄的农机制造企业雪上加霜,在不得已提价的形势下,终端用户的负担也随之加重。

姜卫东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钢材价格更是持续大幅度上涨,特别是2008年度进口铁矿石谈判价格公布后,钢材价格一路飚升,仅春节过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多数品种就连续涨价四五次,涨幅高达800元/吨。截止目前,大部分品种的钢材涨价均比2007年年初增长50%以上,而生铁价格涨幅更是高达80%,已接近圆钢等普通碳结钢材价格。

姜卫东代表认为,去年尽管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煤、电、水等其它成本也有所上升,但绝不会超过钢材价格上涨的幅度,钢铁企业完全可以内部消化成本上涨因素。现在钢材涨价已愈演愈烈,预计从今年4月份执行新的进口铁矿石价格后,钢材价格将会有更大幅度的上涨,下游制造业企业将会面临更严峻的生死考验,后果很难预料。“照此下去,不仅是下游企业受到影响,农民购置农业装备的积极性也将受到影响,有悖于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精神。”姜卫东痛心地说,“我国钢铁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在当前困难形势下,盈利水平应和下游企业相当,在这个产业链上共同承担当前的成本压力,确保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推进中央各项关于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措施的落实。”

“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是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油、肉等农副产品的调控。农副产品关乎国计民生,是社会稳定、国家稳定的基础。但在抓好农副产品价格调控的同时,也应下大力气调控钢铁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钢铁价格上涨影响各行业、各领域。”在这次两会上,姜卫东仔细研读学习了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甚至能背诵其中的一些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来京参加“两会”期间,与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和本报部分人员合影

 



http://farm.00-net.com/jx/1/2008-3-12/22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