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表彰先进 树立楷模 奋发图强

零零社区网友  2006-10-25  互联网

v\:* o\:* .shape@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会长崔本中现场接受合肥电视台记者采访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同志们:

为响应党中央支持“三农”、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号召,更好的为推进农机事业向前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更加深入地贯彻执行“大流通”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在金秋十月这个丰收的日子里,我们相聚科教名城合肥,召开全国农机流通杰出贡献单位表彰大会暨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大力表彰为农机流通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进一步弘扬时代精神、树立行业楷模、彰显流通成就;探索农机流通行业如何振奋精神、奋发图强,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推进现代流通方式,满足市场需求;研究、部署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如何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当好企业和行业的“娘家人”、“红娘”和“代言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首先,我代表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向在百忙中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应邀到会的农机流通、生产企业、大市场和农机管理、鉴定、推广部门的领导以及协会各理事单位的代表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在这次大会上受到表彰的全国农机流通杰出贡献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围绕会议主题,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表彰先进  树立楷模  推动农机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1.大张旗鼓地开展表彰、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机企业、农机行业乃至农机人在全社会的资信、地位、作用和影响。

今年以来,我们先后举行了三次表彰活动。首先是今年3月20日,在湖南长沙,我们表彰了100名“杰出贡献者”和1000名“突出业绩者”,得到了全行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还得到了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关注。会后,我们在《农机市场》杂志以及有关媒体上进行了大力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尔后在今年9月2日,我们会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农机化导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了全国农机流通体系建设“十大功勋人物”、“十大杰出人物”以及十七位提名人物,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在行业内外引起了轰动。特别是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王忠禹的充分肯定。王忠禹副主席不仅全程参加了表彰大会、向英模人物颁奖、和全体代表合影留念,而且还特别语重心长地对我讲:“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会议开的很好;农机工作这么困难,你们能搞得这么好,很不简单;希望你们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工作做扎实,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同时,这次活动还得到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于珍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陆江会长,国家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国家商务部姜增伟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内贸局局长、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总局长杨树德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应文华等领导,以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农业部、商务部、民政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的其他有关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他们不仅出席了人民大会堂的表彰大会,还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级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人民网、中广网,行业媒体如中国农机化导报、经济日报农村版、中国工业报、《农业机械》、《农机市场》、《农机质量与监督》、《农机科技推广》、《农产品市场》、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中国农机新闻网、中国农机流通网都参加了大会,并给予了高度赞誉而且大篇幅的进行了深度宣传和报道。再就是今天的表彰大会,是在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员单位以及其他重点农机生产、流通企业中表彰一批为农机流通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我们在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后,制定了严格的评选标准和评选程序,最后产生了百家“全国农机流通杰出贡献单位”。

可能有人要问,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量、耗费这么大财力在全行业搞一系列表彰活动(我们今年开展的所有表彰活动都是不收一分钱的)?这么做值不值得?我们的回答是:不但值得而且非常必要!只要是为企业、为行业做好事,只要能够提升企业、行业乃至农机人在全社会的资信、地位、作用和影响,就是花多大力量、花多少钱,我们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都会努力去干,而且还要干好。实事求是地讲,农机行业一直是弱势行业,农机产品一直是微利,农机的使用者是各方面条件还欠发达的广大农民。几十年来,农机行业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为“三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这些年市场经济的洗礼,涌现出了一批为农业机械化事业、为农机流通体系建设、为“三农”做出卓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他们都有着不同一般的特色和闪光点,他们当选为“杰出贡献者”、“突出业绩者”、“十大功勋人物”、“十大杰出人物”以及“杰出贡献单位”可谓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当之无愧。因此,我们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就是要为他们“树碑立传”,进一步使各级政府和领导更加重视农机,全社会更加关注农机,“农机人”更加心系农机、情系农机、热爱农机、献身农机。

这次表彰会后,我们还要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形成广泛的社会宣传效应。结合此前已表彰的“杰出贡献者”、“突出业绩者”以及“十大功勋人物”、“十大杰出人物”,我们将编辑出版《全国农机战线英模集》,进一步宣传“英模”人物。

2.企业精神和理念以及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是行业的榜样和表率。

“十五”以来,我国农机市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连续两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充分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市场的发展,农机市场呈现出产销两旺快速发展的态势,农机产销额在“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在此期间,农机行业涌现出一批风云人物、领军人物以及一批杰出贡献单位、杰出贡献企业,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和闪光点。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另一方面,作为行业楷模,他们的业绩和成功经验激励和带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在此,我作简要举例,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1)生产:先进的理念和市场发展观是企业成功的根本。

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在刘大功董事长、赵剡水总经理的领导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提升企业的产业位势和竞争优势;以体制创新为动力,积极构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平台;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着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管理再造为基础,建立面向市场的高效组织流程;以开放带动发展,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以先进理念和优秀人才为根本,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十五”期间,一拖公司彻底摆脱了长期以单一履带式拖拉机产品为支撑的困境,形成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机械、汽车和零部件制造多元化发展的格局,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77.68亿元,今年预计能突破100亿元。

山东时风集团总经理刘成强,勇于探索、顽强拼搏,企业推行“政治上要强、业务上要精、作风上要正、观念上要新”和“认真做事情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等企业精神和理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实现了连续高速增长,该企业多项经济指标和多种产品产销量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利税5.6亿元,是农机行业第一个过百亿元大关的企业集团。

福田重工在王金富董事长的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发展基础,以“高质量、低成本、全球化”为经营方针,以“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作为企业路线,仅用了7年多的时间,把一个1998年销售收入仅2000万元、员工不到500人的小厂,发展成为2005年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近万名员工的行业龙头企业。

山东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带领五征团队坚持“诚信、协调、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秉承“用户第一、经销商第二、五征第三”的经营原则,以“打造百年五征,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在全国26个省市区设立了512处营销网点,五征的市场地位和社会影响在逐年上升。

上海纽荷兰以“市场营销为导向、技术创新为支撑、优良品质为保证、贴心服务为重心”为经营理念。该公司中方执行副总经理沈铨凭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先进的营销思维,对国内拖拉机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具有相应的深度和准度。在他的带领下,上海纽荷兰整合了经销商和分销中心配置,突出市场重点、抓住重心,形成了完善的国内营销网络体系和通畅的产品出口渠道。

江苏英田集团以“创业为国、发展为民”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立足持续发展、跨越发展。该集团董事长张英田倡导以德治厂、以人为本的治厂方略,运筹帷幄,驾驭全局,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作,为振兴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做出了杰出的、令人赞不绝口的业绩。创业20余年,由1983年初的80多元起家,奋斗到2005年产值突破了30亿元。

北京银华春翔农机有限公司,自1998年成功收购南昌旋耕机厂后,2000年又并购了连云港旋耕机厂,使得旋耕机行业的两大企业成功重组。该公司成功开发出一套旋耕机产品800客户免费查询防伪服务系统,这个系统的建立和使用,为保障生产企业、产品流通环节和最终用户的权益,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山东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紧紧抓住质量、成本、效益和降低风险这个核心,实施管理创新。对经销商实行“风险抵押、目标承包”;对生产执行“市场倒逼、定价收购”;对供应配套实施“比价管理、招标采购”。确保了生产增长、成本下降和销售收入增长、坏帐减少,致使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2)流通:营销战略和服务领域的延伸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黑龙江省农机有限公司在申佩怀董事长的领导下,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实施总体开发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和资本运作战略,不断加快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十五”期间,该公司创建汽车农机大市场,完成了“退城进郊”;整合资源开辟多元化经营,经营业务涵盖农机、汽车、工程机械、商务会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等。2005年公司销售额达5亿元,大市场销售额达21.4亿元。

“重生存、抓基础、稳健经营、谋求发展”是江苏苏欣农机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海方打造农机连锁经营企业的指导思想,“诚信观、业绩观、创业观、和谐观”是苏欣的企业理念。蒋海方董事长用前瞻性的眼光,强烈的市场意识,按照“上搞代理、下搞连锁”的现代营销方式,致力于苏欣连锁的建设。3年来,在江苏省内和安徽周边地区建立了以苏欣命名的10个控股子公司和一批二级代理店等网络营销单位,强化了苏欣连锁公司的营销实力发展势头,创出了“苏欣”品牌。

中国农业机械华北集团公司在董事长杨书德的带领下,按照市场规则,顺势发展、造势经营、自主创新,在全国农机系统率先尝试了有限公司、专卖店、总代理等营销方式,收效十分明显。企业确定了“以农机为基础,以汽车为龙头,开发房地产,发展高科技”的战略发展远景,实现了企业跨领域经营,2005年,销售额达到了18.43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农机流通百强企业第一名。

庞口汽车农机配件城在赵筱黑主任的领导下,秉承“一切为了市场,一切为了客商”的理念,本着“务实创新、争创一流”的宗旨,在优化政策环境、硬件环境、人文环境和市场治安环境等方面下大力量,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市场形象。当前,在传统农机流通业态向流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时期,庞口市场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他们积极适应“新商务”对农机有形市场运作的影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信息服务功能,特别是在出口方面取得突破,商业触角已延伸至印尼、巴基斯坦、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市场对外交易额突破5亿元。

新疆农机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有着4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2003年改制重组后,建成了全新疆最大的汽配城,仅租金一项年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而且仓储、物流已经成为该公司最有发展潜力的经营板块,公司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江苏如皋市农机公司围绕市场勤开拓、创新求变谋发展,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拓宽新的市场和业务。

辽宁新民市农机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造福社会”的经营理念,2005年实现销售6.36亿元。

四川吉峰农机连锁公司积极开展品牌代理、特许经营等,闯出了现代农机流通方式的新路子。

陕西富平渭北农机公司地处不太发达的西部地区,该公司在拓展营销和服务网络、强化管理、提升公司经营构架、落实分配制度、构筑凝聚人心工程等方面狠抓落实,2006年销售将突破2亿元,成为“关中农机民营第一家”。

3)管理:全身心为行业服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王智才司长,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和敬重的行业主管领导。作为中国农机化发展的“掌门人”,王智才司长配合全国人大等有关部门,致力于农机法制建设并为实现历史性地突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4年11月实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依法确立了农业机械化的地位;2004年中央1号文件,将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明确为“两减免三补贴”的支农惠农政策,购机补贴实施三年来,补贴资金逐年增加,并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安排补贴资金。“十五”以来,农机保有量迅猛增加、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增多、农机经营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带动了农机生产、销售、作业、维修、出口市场日益兴旺。

原江苏省农机局局长陆为农从事农业、农机工作42年,在任江苏省农机局副局长、局长14年间,其三大贡献在全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开农机技术对外合作先河,吸收引进日本、韩国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突破了影响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技术瓶颈;探索创立中国特色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实现机械耕整——播种育秧——机械插秧——田间管理——机械收获全程机械化;争创农机补贴政策,在江苏省率先实施农民购机补贴以及开发补贴,对国家补贴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

李俊,这位黑龙江垦区农机局长,把垦区农机更新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十五”期间,累计投入更新资金达30亿元,连续组织实施了现代农机装备试验区、示范区项目,先后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大型、特大型大马力农业机械。到2005年底,黑龙江垦区农机总动力达到了433万千瓦,农机化率达到了92%,分别比“九五”末期提高了30.6和12%。黑龙江垦区在农机装备、农机科技推广应用、农机管理标准化水平和农机化程度等方面都位居国内领先,某些方面和环节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广东农机化办公室主任潘雪芬同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和借鉴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江苏、浙江发展农机化的经验,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组织完成了《广东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广东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等调研报告,明确提出广东农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政策和投入的支持。并力促广东省通过了《关于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和《广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不仅为广东农业机械化发展争取到扶持政策和资金,而且通过协助立法进一步确立了农机的法律地位,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英模人物、领军人物以及“龙头”企业、杰出贡献单位不胜枚举,我就不一一阐述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努力开拓、乐于奉献,他们的事迹真实感人、令人敬佩、催人奋进。正是有了他们,才促使我们的行业健康发展,使我们的农机事业蒸蒸日上。因此,我衷心祝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勇于充当行业的领跑者和开拓者;同时也希望全行业向他们学习,真正做到“心系农机、情系农机、热爱农机、献身农机”,为了我们的企业、我们的行业,为了伟大的农机事业、为“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贡献全部力量。

二、建立现代流通体系  推行现代流通方式

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主要环节,联结着生产与消费,处于“中介”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流通的认识不断深化,从“无流通论”到“流通附属论”,再到“流通决定论”和“流通先导论”,对流通的认识过程实际上是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和流通的关系发生了战略性的转变,其主要标志是:社会经济运行从生产决定流通,转向流通决定生产,流通对生产控制和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流通在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流通已经从末端行业变成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成为提高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

农业机械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生产工具。农机流通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明显。但由于长期以来,积存的多方面的原因,农机流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差、营销方式滞后、信息服务不畅、东西部差异较大、市场运营不规范等等。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的第一年,中央以及各地方、各行业主管部门都编制了“十一五”规划,相继推出各项惠农政策和支农项目,为我国的农机流通大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面对新形势、新局面、新任务,如何建立健全新型流通体系,推行现代流通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1、农机流通业的现实状况

“十五”期间,随着各级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热情高涨。特别是农村一大批农机使用大户、农机合作经济组织迅速成长和壮大,以及跨区作业的拉动,农机市场产销两旺。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国有农机流通体制打破以后,国有农机公司纷纷改制重组,大批民营农机流通企业快速成长,加上生产企业自建的营销网络,以及物资、农资、农机推广、科研等部门也参与农机经营,形成了目前农机流通企业经济成分多元化的局面。从企业数量来看,粗略统计,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流通企业约上万家,大大超过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省、地、县国有农机公司2600多家;从销售规模来看,绝大部分属中、小企业,超过亿元销售额的仅有几十家,5亿元以上的不足10家;从经济效益来看,普遍较差,效益较好的企业主要是靠从事汽车、家电、房地产、物业经营取得;从地域分布来看,发达地区,国有公司改制早,民营企业发展快,在欠发达地区形成一定规模并取得较好效益的企业还少,部分国有公司仍未完成改制,举步维艰;从流通业态来看,一些新型流通方式如连锁、配送、4S店开始出现,但总体上来说还是维持传统的经营模式,管理和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和效率不高;从农机有形市场来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发展,营业额超亿元的农机大市场有30家左右,但对市场的定位以及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乃至今后的发展走向等缺乏深入研究;从市场规范来看,诚信、品质、服务理念滞后,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假冒伪劣和坑农现象仍然存在等等。

总的说来,农机流通业贡献很大,但是问题也不少。因此,需要我们大家来研究、探讨,否则将阻碍我们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

2、农机流通业的发展构想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起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广大农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既为农机流通发展创造了机遇,也对农机流通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1)提高农机流通现代化水平。农机流通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了整体提高农机流通现代化水平,今后一个时期内应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展:一是根据农业和农村的需要,调整经营结构、创新经营方式、完善服务功能;二是推进以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体系的发展;三是要建立通畅的信息服务渠道以及准确的市场反应、市场监测调控体系;四是要规范市场行为,实行行业自律。

为了实现这四个方面的发展,需要各个方面(包括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进一步深化农机流通企业改革,支持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机流通体系;

制定农机流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如农机有形市场建设布局,新型流通业态的推进步骤等;

支持大型农机流通企业走出去,带动农机产品出口;

进一步改善农机流通业发展的环境,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的力度;

支持和完善中西部不太发达地区的农机流通体系建设。

2)农机进一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流通方式的变革,可以使得相对落后、滞后的农机流通业向流通现代化发展,从江苏苏欣和四川吉峰几年来的探索来看,农机完全有能力、有可能向连锁、配送、专卖、4S店乃至电子商务发展。目前,农机流通尚处在由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方式转变的初级阶段,普遍存在现代化程度较低,流通效率低、过程损耗大、经济效益较差等等。今后,要进一步引进、消化、吸收和嫁接先进的流通模式、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特别是发展、实现与潜在需求相适应的新型业态和组织形式。

要发展和推进现代流通方式,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争取农机流通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市场规划;二是要完善流通方式改革的发展规划;三是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四是要加强企业的信息化改造;五是要加强对现代流通的专业人才的培养。

3)提升农机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二是扶持中小流通企业。

一方面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特别是大型农机流通企业集团,支持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一是要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二是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形成更大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营造好的环境,支持农机流通中小企业发展,扶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重新“洗牌”,鼓励中小企业加盟大型企业集团、形成特许加盟和连锁经营。

4)关于农机有形市场的发展。有形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是商品流通的重要业态之一。农机有形市场在服务“三农”、促进现代农机流通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探索,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有形市场约70至80家,他们当中既有庞口大市场、黑龙江大市场、常州市场等具有较大规模、功能较齐全、发展良好或有一定影响力的市场,也有名不副实、有场无市,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滋生地的“市场”。现阶段,有形市场在产销衔接、配置资源、调剂余缺、安置就业、繁荣经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业态,农机有形市场如何发展?我认为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建成五个中心,即销售和物流配送中心、配件集散和售后服务中心、国内外采购中心、价格反应调控中心和信息中心;二是要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范围,发挥展示、演示、交流优势;三是要解决农机有形市场的命名问题,做到名副其实;四是要解决区域配置问题,不能一哄而起,到处办“市场”;五是要规范市场行为,杜绝假冒伪劣现象发生。

5)创立流通品牌,诚信经营。过去只是讲产品“品牌”,这里我要强调提出流通企业除经营品牌产品外,必须创立自己的流通企业“品牌”:一要改变营销特色,创建企业的营销文化;二要确立企业和品牌的强势定位;三要经销名优产品,诚信经营,维护品牌形象;四要强化优质服务;五要做好品牌宣传。在未来几年内农机流通行业也要打造出几个象“苏宁”、“国美”的品牌企业。

6)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市场经济最终的竞争是人才竞争。一支好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要开展多渠道、多层面、多形式的农机流通业务、技能、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培养不同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分析人才、售后服务人才、维修人才等等,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壮大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三、竭尽全力  强化服务  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我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农机流通工作会议上对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的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特别提到了协会要当好会员、企业、行业的“娘家人”、“红娘”和“代言人”。即:要为企业、为行业撑腰、鼓劲,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协调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销售者与使用者、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为企业出谋划策、牵线搭桥,提出引导和发展行业的思路;反映企业和行业的呼声,争取有关政策等等。一年来,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表彰先进、会展业务及其延伸服务、信息交流、国际合作、探索现代流通方式、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有关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于行业发展的工作,得到了行业内外以及上级领导的好评。协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作用力、凝聚力明显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及各方面有关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就是与全行业的支持、积极参与以及对我们的信任分不开。在这里,我不做详细回顾和阐述,我重点讲一下2007年主要开展的几项工作,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于我们及时调整、修正,共同把行业的事情办好。

1、协助政府部门开展有关工作。重点有:农业部购机购置补贴实施的有关工作;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中的有关农机方面的工作;国家工商总局牵头的“红盾护农行动”;“全国整规办”开展的诚信体系建设等等。

2、扩大会展功能,延伸会展服务。我在多次会议上都讲到,为了进一步把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及中国国际农机展做大、做强、做精、做出国际水平,要把“全国农机会”建成“六个平台”,并实现“六个转变”,这里不再赘述。今后办“全国农机会”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要和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以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各有关单位的结合;二是要和农机行业生产企业集团以及各种经济成分的生产企业结合;三是要和农机行业经销企业、农机用户(含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系统)以及农机大市场的结合。同时要筹备成立中国农机展工作组委会,组委会的主要职责就是研究探讨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的形式、内容和选址等各项关系企业切身利益的事宜;研究探讨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如何进一步适应市场、把握市场、驾驭市场,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如何使参展企业确实能够通过参展收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订中国农机展会的“会规”。

3、创建农机信息交流平台。信息工作是农机流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一直非常重视信息工作,我在协会本部工作要求中提出“三个突破”,其中之一就是信息工作必须要有新的突破。而且全行业对信息的要求也非常迫切。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分析,为会员单位乃至政府部门提供了有关数据以及分析报告,应该说,今年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离行业的要求以及农机流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还有相当的距离。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收集信息,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进行监测,将加工整理的相关信息无偿反馈给会员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各重点生产、流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和农机大市场能够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网已经正式开通,今后协会将有两个网站,即中国农业机械流通网和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网,这将是协会为行业服务的又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希望全行业关注和培育。今年9月2日,我们成立了“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市场研究会”,就是要组织农机全行业方方面面的专家,把农机市场分析透、研究透,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4、农机有形市场建设。在广泛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和北京兴东方实业有限公司(原北京市农机局)合作筹建北京农机有形市场。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利用北京是首都的区位优势,是政策和信息中心,世界各国以及各大企业集团在北京都设有办事机构,国内各大企业也都设有办事处;二是随着行业的发展,农机制造水平的提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国内亟需一个综合性的、代表中国农机水平、同时具备多种功能的国际化农机大市场。

我们要在北京建有形市场的消息发布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数十家媒体和网站登载了消息,农机行业二十多家企业集团的老总表示要积极参加,行业外的一些大企业也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合作,大家对这个项目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目前各项工作进展得井井有条并在逐步深入和具体落实,我们计划在明年底以前初步完成,奠基时将邀请有关领导和农机企业家们出席,到时候欢迎大家光临指导。

5、办好《农机市场》杂志和《农机动态》会员专刊。

许多企业的老总跟我讲,现在的《农机市场》可看了,可读的文章多了。的确,经过一年的努力,《农机市场》通过不断创新,杂志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办刊思路创新方面,本着努力打造具有一定厚度的信息平台的宗旨,调整栏目设置,加大信息量,更加贴近了企业、更加贴近了行业、更加贴近了市场,更加突出了杂志作为一个行业媒体应有的声音;在选题创新方面,《农机市场》杂志不失时机地加大了对“三农”、对行业,尤其是主机企业、品牌企业和流通企业的报道力度,为行业和市场的健康运行发挥了明显的舆论导向作用,得到了行业、政府主管部门、生产企业、经销商和农民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受到众多中外农机企业的广泛关注;在品牌创新方面,《农机市场》杂志坚持致力于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传播前沿农机产品信息,解析行业即时现象与问题,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培育起了“第一访谈”、“产业观察”、“市场风云”、“采购指南”等一批深受读者欢迎的影响力栏目,正在快速向中国农机行业强势品牌媒体迈进。

在新的一年里,《农机市场》杂志要继续深入行业、深入企业、深入市场,继续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始终弘扬农机行业的主旋律,以观察农机产业为中心,聚焦农业、农村、农民的热点问题,深入分析农机市场发展趋势,关注行业焦点、调查典型事件、传播产品信息、反馈用户声音、交流营销经验,引导农机行业健康发展。下一步,协会还将继续加大对《农机市场》的支持力度,努力把《农机市场》杂志办成中国农机行业的品牌媒体,为会员、为企业、为行业,以及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鉴定推广部门和农民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真正成为农机行业的“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和“及时”的信息服务平台。

6、团结合作,实现多赢。我今年6月13日在贵阳召开的“全国农机会”预备会上讲到:合作是金,合作是银;合作是天,合作是地;合作出效果,合作出成果;合作出奇迹,合作出伟绩。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就其谐音,“和为贵”、“和气生财”。而合作的核心就是诚信。在合作中大家一定都要考虑对方的利益、考虑行业的利益,要做到双赢和多赢。在竞争中我们大力提倡,你搞的好,我要想办法比你搞得更好;你服务好,我要比你服务还好。我们准备从三个方面搞好合作,一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与生产、流通企业间的合作,比如我们成立的“企业家俱乐部”,就是建起一个相互探讨、沟通、交流的合作平台,共同开发农机产品及市场,探讨行业发展远景;二是要加强与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推广总站以及农机研究院、农机工业协会等单位的合作,共同规范农机市场;三是要与各有关新闻媒体如中国农机化导报和经济日报的合作,加强报道和宣传农机行业。

7、关于协会的日常工作。新时期,协会要做的事很多,重点是:为行业争取有关扶持和优惠政策;继续不遗余力地树立、表彰行业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在行业内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倡导诚信经营,帮助企业树立形象和品牌;制定有关行业标准并贯彻实施,建立必要的行业“门槛”;建立行业预警机制,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深入调查研究,作好市场预测和形势分析;规范市场行为,反对恶性竞争;引导会员单位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和谐型、诚信型企业,创建和谐行业;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建设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做好产品、服务质量调查及用户评价工作。等等。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同志们,农业机械流通行业蓬勃发展,农机流通规模和涉及领域不断扩大,农机流通事业光荣而巨大,任重而道远。我希望并相信,全行业树立“顽强拼搏、造福社会、开拓进取、跨越时空”的信念,抓住机遇、奋发图强,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我们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关心农机、各级政府和领导将会更加重视农机、支持农机,全社会更加关心农机、关注农机,农机人更加心系农机、情系农机、热爱农机、献身农机。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我国伟大的农机事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http://farm.00-net.com/jx/1/2006-10-25/227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