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内蒙古发展保护性耕作措施强硕果丰

零零社区网友  2007-07-23  互联网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农机局 赵淑华

v\:* o\:* .shape@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内蒙古自治区的保护性耕作起步于2000年。七年来,自治区多措并举发展保护性耕作,成效显著。

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发展保护性耕作,离不开“制度”和“宣传”的保障和推动作用。自治区组建保护性耕作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技术指导小组,并作为农牧业重点工作列入目标管理;各项目旗县区成立了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将保护性耕作列入当地政府议事日程。自治区农牧业厅制定了项目管理办法检查考评实施方案,建立了“首席专家”负责制。自治区农机管理、推广、鉴定、科研单位共同参与项目实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企业和推广部门协同攻关机具难题;农业、科技、财政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和支持项目实施。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媒体营造宣传声势。中央电视台及自治区各级新闻媒体宣传近200次; 全区印发宣传资料110万份;编印《保护性耕作专辑》34期。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提出“参事建议”,得到上级采纳。200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农业保护性耕作制度的意见》,2006年自治区发改委将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列入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加强监测,协力研发。有数据才能详实表征保护性耕作实施结果。经多点监测证明,保护性耕作可提高农田土壤含水率9.3%~25%,增加有机质含量0.03~0.094g/Kg,减少农田大风扬尘35.9%~68%,最高可达90%;亩节约作业成本13~22元,农作物一般增产5%~8%。这些监测数据为今后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提供了依据。为解决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免耕播种技术问题,先后引进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机具30余种;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自主开发免少耕播种机14种,其中有4种机具列入农业部推荐目录,2种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目前使用的机具基本满足全区保护性耕作的要求。

强化培训,注重交流。提升理论水平搞好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和交流尤为重要。2002~2006年,自治区农牧业厅农机局共举办了5期全区性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380多人;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赴区内外学习考察。各项目区深入农村牧区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654期次,培训技术人员5989人、农牧民46.1 万人。组建了15个保护性耕作作业服务队,培育了1407户示范户。坚持农机与农艺、农牧业生产与生态建设、产学研推相结合。项目区技术小组有农学、植保、草原、畜牧专家参与。多次选派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国家考察学习,邀请加拿大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全面提升了保护性耕作的科技理论水平。

多年来,自治区农机部门把保护性耕作作为农机精品工程来抓。截至2006年,全区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与示范的旗县区已达48个,占适宜开展保护性耕作旗县的56%,试验示范面积达到180.83万亩,辐射推广面积达到700.3万亩,约占全区旱地总播面积的10%。内蒙古自治区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工作连续三年被农业部评为优秀。2005年第二期中国和加拿大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将内蒙古列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重点省区之一;科技厅将保护性耕作技术评为自治区十年科技成就之最和2005年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根据自治区《实施意见》和《规划纲要》要求,全区力争到2010年使农田留茬越冬面积达到3500万亩、深松面积达到1750万亩、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050万亩。



http://farm.00-net.com/jx/1/2007-7-23/227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