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业装备技术创新需靠创新体系作保证

网友投稿  2006-10-12  互联网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宣 鸿

v\:* o\:* .shape@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由于“三农”发展问题关系到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和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三农”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对现代农业装备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大量的农业装备面临更新换代,特别急需降耗、节能、环保型农业装备和技术,重点作业环节关键装备和技术。当前我国的农业装备制造业可以大量提供低端产品,高端产品的有效供给却严重不足。如何加快农业装备技术创新的脚步,提高我国农业装备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答的一道难题。

企业目前难以担当大任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曾经形成过一套完整的科技开发和推广体系,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这套体系已经被打破,原来作为农业装备科研主体的科研院所中的大部分已经或者正在转变成为企业,新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然而,就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还难以独立担当技术创新的主体的重任。

第一,农业装备技术创新的难度高、风险大,一般企业难以承受。

农业装备的作业与服务对象特殊,它主要面对具有生命活动的动植物、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及不同地区千差万别的农艺要求,作业场合反差大和作业方式的多样性,形成了我国农业装备的显著特征。

一是产品的种类和品种多样化。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和生产作业方式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机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统计,我国农机产品有14小类、3000多个产品品种。有2.2~117.6KW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有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全过程生产需要的各种动力及配套农具;有适应南方水田生产的拖拉机、耕耘机、收割机,有适应北方旱田生产的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有适应山区丘陵地生产的小动力及配套农具;有适应一年一熟制和一年多熟制生产的农机具。

二是产品的技术难易程度和规格差别很大。收获机械是农机产品最复杂的品种,包括玉米、棉花、薯类、甜菜、花生等收获机械。不同作物的收获机械分别采用切割、拔取、碾轧、挖掘、采摘、摇振、激振以及抽吸等方式收取各种作物的种子、果实、茎叶、根茎等不同部位,然后用打击、揉搓、梳刷、碾压等原理脱粒加工;用尺寸、形状、比重、表面光滑度等特征差异和气流漂浮特性的差异进行分离、清选和分级;用碾轧、切削等原理清理收取物等等。机、电、液一体化,农机与农艺密切结合,相互适应,共求发展,达到比人工收获还精细。而割禾器或割晒机技术与联合收获机技术相比,则技术简单,生产制造也容易得多。

三是产品的可靠性和适应性要求很高。农业装备的作业场合、工况环境、技术精准要求等都直接关系到作业适时性,它是农业装备化生产一个重要的经济评价参数。同一作业,完成日期不同,效果差异甚大,正所谓“春争日夏争时”,播种及收获作业对适时性要求最为敏感。在作业适时期,由于机械不适应作业地工况环境或机械本身质量不可靠出现故障而延期作业,这就意味着收入的降低。“龙口夺粮”的含义就是对机械化作业质量的要求,对机械可靠性和适应性的要求。目前我国农机产品的平均故障工作时间不及国外同类产品的1/3~1/2。

四是产品开发周期长,投入大。农业生产中,种植业、林业、渔业的开垦、种植、营林都受到季节性影响,农业装备研制经过设计、试制、性能试验、生产试验、推广示范等步骤才能用到生产中去;生产试验和推广示范都受到农业季节性制约,错过生产的季节性工况环境,只能等下一个年度再进行。所以,一种新机型的诞生,一般需要经过3~5年,有的甚至更长。农业装备科研周期长,消耗的物力和人力多,费用高。

第二,农机工业的产业现状使一般农机企业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农业机械作业条件复杂苛刻,要求可靠性高、适应性强,因此要求农机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希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然而,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有前提的,一是企业有创新的能力,二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有足够的市场回报。在我国,这两个前提都不成立。

目前我国农机行业的现状是:产业集中度低,行业内分布8000多家企业;规模小,500万人民币销售额以上企业有1460家,2004年机械行业100强企业中,农机仅占3家;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产品覆盖面窄,没有一家像约翰·迪尔公司那样产品覆盖面广的企业,专业化分工又使一般企业不具备像中国农机院那样的综合性的学科配置;企业利润低,机械行业是一个利润率低的行业,2004年其行业利润率是5.26%,农机行业在机械行业的13个子行业中,又是最低的,销售利润率仅为2.81%。农机科研投入大、周期长、回报率低,外部经济大(创新难,研学模仿易)。中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小,农副产品价格低,农民收入低,要求农机产品性能好,价格低。因此,普通的农机生产企业既缺乏意愿也缺乏能力进行技术创新,不能成为创新主体。

第三,企业的新技术来源事实上说明企业还不是创新主体。

农机企业集中度低,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2005年3月,结合农业装备制造业“十一五”规划前期工作,对行业内重点骨干企业新技术获得方式的调研显示:向国内科研机构购买技术占42%,是其最主要的技术来源;与院所联合研发占33%,居第二位;引进国外技术占企业新技术来源的19%;企业自主开发新技术仅占6%。

整合创新资源 增强“造血”功能

在企业能够承担创新主体之前的过渡期里,农业装备的技术创新要靠创新体系来保证,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引导:

第一, 明确产、学、研的分工,整合创新资源,引导建立新的合作创新机制。

现阶段,我国农机企业还不能承担起技术创新主体的重担,所以要推动产、学、研的联合,使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体系中都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避免有限创新资源的浪费。企业侧重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设计,国家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中心予以选择性的支持,提升其创新能力,逐步成长为创新主体,带动行业技术进步;研究院所侧重工程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实行企业化经营,国家重点支持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在过渡期发挥重要作用;高等院校侧重基础性研究、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国家予以基本经费的保障,夯实技术创新基础和确保持久创新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已经到来,国家有能力通过增加投入、政策引导,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新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构建一个使各个方面都能各尽所长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我国农业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产学研合作有多种形式,目前大多采取一事一议的松散型合作方式,缺少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国家应该鼓励引导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创新。这个新的机制是,按照国家农业装备技术创新总体规划,选择重点创新领域,通过长期政府稳定的项目支持和经费投入做引导,鼓励相关重点骨干企业和有相关领域技术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创办多元投资主体的创新实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第二,加强国家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为了保持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几年的实践证明是很成功的。由于农业装备服务“三农”的特殊性,农业装备技术创新的特殊性和农机工业产业现状的限制性,以及依托单位的定位属性,使得该中心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但是从行业特殊性出发,参照农业机械化先进国家的经验,国家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该在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建议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加强工程中心的建设。

具体建议是,从依托单位中划出一部分人员和资产,专门从事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和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公益性技术服务,例如:行业战略研究、科技和市场信息服务、行业标准制定、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检查和监督,根据当前工作需要,先期大约300人左右,隶属于原单位管理,但是实行不同于企业类型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税收制度,以技术创新、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为工作目标。为了保证这个工程中心持续有效的工作,首先要在农业装备技术创新战略规划和组织体系构建上明确它的地位,确定它的中长期工作目标和任务,保障条件建设和基本经费,同时要不断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这种调整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需要,针对行业创新特点所进行的实事求是的优化调整。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工程中心,必将为农机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强劲的动力,为行业内的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三,鼓励企业合作创新。

农机行业小、企业多,单一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创新投入大周期长,成果容易仿学,存在着很大的创新不经济;现代生产组织分工越来越细,甚至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工组织,单项技术的突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市场响应,获得应有的创新回报,因此企业之间在技术创新上进行分工合作,可以降低创新成本,迅速取得创新成果带来的市场回报。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多种形式,既可以是同类型企业就相同技术环节的联合攻关,也可以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甚至是国际合作。利润是企业创新的不竭动力源泉,对于这种形式的合作,政府需要做的是政策引导,使合作发生。

第四,鼓励农机企业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增强“造血”功能。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政策措施:制定相应产业政策,优化农机制造业产业结构;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走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并以集成创新为主转变;加强农机行业品牌建设。



http://farm.00-net.com/jx/1/2006-10-12/22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