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示范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领跑全国

网友投稿  2015-12-07  互联网

    本报讯据了解,农业部自2010年起分三批在全国范围内认定了28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五年多来,各示范区多层次开展探索,点上创新、面上示范,实现重点工作一环扣一环推进,关键节点一年一个领域突破,示范区建设步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

    物质技术装备水平领跑全国。据统计,2014年示范区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面积达2.67亿亩,占比超过5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4个百分点。农业部2014年监测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省太仓市等20个示范区综合得分超过75分,率先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成为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头羊”。

    改革创新激活农业发展活力。2013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等5部门和单位,择优选拔21个示范区开展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打造农业改革的“试验田”。2015年,进一步扩大以奖代补政策实施范围,将奖补总量增加到100个示范区。改革试点实施以来,各示范区围绕破解农业发展瓶颈制约,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积累了许多鲜活经验。比如,黑龙江肇东创造了“土地经营权信托”、“带地入社、保底分红”等多种适度规模形式;广西田东县、宁夏贺兰县等西部地区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前已成燎原之势。

    现代农业建设模式渐显雏形。各地立足实际,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符合发展要求、充满内在活力的现代农业建设模式,如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模式、陕西延安市节水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贵州省湄潭县山区特色农业建设模式、浙江省慈溪市“两区”农业建设模式,等等。这些模式,涵盖了从适合高度机械化作业的规模化农业到依托小面积的高效生态精品农业,从着眼于生态保护的节水型农业到立足山区条件的特色农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集群、都市型现代农业、草畜平衡型农业等多种农业形态,为相同区域、相近发展阶段的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可复制和推广的“样板”。

    示范平台效应凝聚发展合力。示范区的平台效应不断显现,各方资源、各方力量在这个平台上持续聚集,形成了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合力。财政部扩大示范区以奖代补政策实施范围,共安排14.6亿元奖补资金支持示范区改革建设,2015年奖补资金总量达到10亿元;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17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示范区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利用示范区探索金融支农新渠道,信贷支持总额达到900多亿元;各地也纷纷拿出真金白银用于示范区建设。

    下一步,农业部将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强化改革创新、科技驱动、资源整合和政策支持,打造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极,示范引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力争到2020年一半以上的示范区率先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 (龙新)



http://farm.00-net.com/jx/1/2015-12-07/15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