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区乡镇如何“弯道超车”

零零社区网友  2022-12-16  互联网

山区乡镇如何“弯道超车”

——来自浙江省兰溪市柏社乡的探索实践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有山有水,却非奇山异水;有老屋古树,却非名胜古迹;交通虽便,可区位条件又难言优势。纵观许多山区乡镇,亮点乏善可陈,短板一个不落:山多地少,资源分散;农产品啥都有点,可都只有一点点;“大好高”工业项目难招引,加上土地和生态受限,空间其实捉襟见肘;与此同时,旅游业举步维艰,村庄空心化、老龄化愈演愈烈。

  两年多前,刚到任浙江省兰溪市柏社乡时,面对这一状况,如何破题,童雪菲着实有些两眼摸黑。从乡长,再到乡党委书记,她凝视着大山,大山也同样凝视着她。这不是一张普通考卷:中国六成土地为山区,共同富裕难在农业农村,山区则是难中之难的“硬骨头”。柏社共富何解,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能否为同类乡镇蹚新路。

  在童雪菲看来,这是一次机遇。“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典型,就是要像柏社一样的平凡山区乡镇,如何通过经营资源来打通‘两山’转化渠道,方能可复制、可推广。到了今天这样一个阶段,资源越是普通、越是分散,越需要通盘考量,发挥‘统’的核心价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童雪菲渐渐摸着了门道。

  

  品牌统领 有的放矢

  随着最后一段路的打通,散落在山水林田湖的村庄终于将串珠成链。这条长约百里的旅游环线,主轴不仅有省道、县道和乡道,还有部分村道,歪七扭八。可在整个布局中,这条路至关重要,将会是今后全乡经济的“大动脉”。

  眼下,驱车该道,记者惊讶地发现,路灯悬挂着的道旗,村口张贴栏的设计,再小到各式各样的纸杯、伴手礼等等,全都有“精彩一柏里”的身影,并伴有LOGO标志和“精彩一柏里,精彩不止一百里”的口号。

  “这就是全资源品牌。”在童雪菲看来,当乡村从过去的居住单元转化为市场产品,不能再零敲碎打,而得讲究整体形象,那么势必厘清自身定位、目标群体、产品构架、传播路径等,“品牌作为产品与消费者的链接,其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象征,由它统领最为适宜。”

  “精彩一柏里”由此应运而生。因为柏社乡没有特别突出的主导产业,单品类品牌很难打造,就算一个个创品牌,最终也难以聚沙成塔,反而给消费者以模糊形象。相反,通过全资源品牌将一二三产业捏指成拳,倒可规避短板,形成“统帅”后,定位更清晰,力量更集中。

  核心定位明晰后,一下打开整个格局,如何演绎“精彩”同样有的放矢。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柏社乡将15个村重新排列组合,分为五大片区。光看命名就耐人寻味:“光间舞”“纪念曲”“山林秀”“田园歌”“禅中悟”,各有差异,又彼此联动。

  如此排布自有门道。如“禅中悟”,主打禅茶康养,因为这个片区里有传统古村落、有千年古树、有旅日高僧东皋心越故里,还有3800亩高山茶园;又如“纪念曲”,轻吟文化记忆,将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辛亥革命先驱蒋六山等各界名人,以及竹编、木雕等非遗文化悉数捧出;再说“田园歌”,这里地势相对平坦,两头乌、兰江蟹、杨梅等农特产品唱主角。

  过去,柏社由三个乡合并而来,为便于管理,按惯例分为三个片区。如今,虽同为片区,意义却截然不同。“现在的片区组团,着眼点在发展,意在打破行政村界限,按照市场逻辑、资源特色,便于更好抱团。”童雪菲说。

  

  资源统筹 谋定落子

  在很多人眼里,品牌不就是命名与符号,何来“统帅”各种资源。起初一些乡干部也不理解,但渐渐发现,品牌是系统工程,是综合集成。思想转变的背后,是与品牌统领形成联袂的资源统筹。

  章卫华是柏社乡的人大主席,负责招商工作。他摊开一张硕大的资源地图,从水田、旱地、园地、林地,到建设用地、水域范围,哪些是永久基本农田,哪些是粮食功能区,哪些是生态公益林,哪些又具备整治潜力,可垦造的、可旱改水的,等等,分门别类,一览无余。

  这便是柏社谋划“弯道超车”的第二计:通过发展共谋、规划共绘、资源共享、产业共兴、服务共推,这张资源地图不仅摸清了家底,清晰洞察制约瓶颈在哪里,发展空间在哪里,哪些资源动不得,哪些资源应抓牢,与之配套的则是招商地图,明确“做什么”与“要什么”。

  “带着两张地图去招商,对于乡镇而言,资源可控,心里有底,方向清晰,对于客商来说,竞争有序,落地迅速,无后顾之忧。对于村集体来说,村村抱团后,由乡里出面,发展空间更大,招商层次自然更高,既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更不会放到篮里都是菜。”章卫华深有感触道。

  资源厘清后,如何来盘活?为此,柏社乡专门开发了名为“农权促活”的线上平台,用区块链技术赋予农村沉睡的山水林田湖、宅基地等资产“数字身份”,明确资产属性,畅通流转渠道。

  今年,面向城市居民,乡里推出“乡居计划”,所盘活的闲置农房一共14套,全部采取上链推广,整板块推出的26间农房正在洽谈,另外储备库里还有104套农房。据了解,1399宗农田、699宗山林也在线上平台拥有了“数字身份”。

  一盘棋考量的不仅仅是资源,还有资金。一方面,乡里尝试组建“村筹乡投”基金,按照自愿原则,各村将闲置资金投入柏社乡强村富民公司,乡级层面来统筹项目和出资,用于投资收益稳、风险低以及项目好、少资金的项目,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统筹与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金、基金等,不再天女散花,而是有目的地集中扶持。

  柏社乡有着1.5万亩的优质杨梅基地,十村连片种植,但与隔壁马涧镇相比,因为管理粗放,在市场竞争上难有价格优势。今年,乡里启动“大棚杨梅计划”,将上级争取到的资金,先集中到下蒋坞村,总共60亩大棚,总投资约800万元,村集体自投400多万元。

  “大棚做起来后,就会打破农户单打独斗的格局。我们计划,交给第三方运营,一来示范带头,二来为村集体增收,第三重振杨梅产业。”下蒋坞村党支部书记倪茂法信心满怀,眼下,村里正打造美丽乡村,总投资过千万,发展势头如日中天。

  

  “头雁”统合 抱团共富

  品牌统领也好,资源统筹也罢,最终检验成效还得看具体经营,即村集体收入有没有涨,老百姓钱袋子有没有鼓。在分管组织工作的柏社乡组织委员林璐看来,新阶段,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很关键。“过去,村集体只管治村,如今更要肩负起发展之责。对于城郊村而言,经营性收入靠物业经济就能一劳永逸,但像柏社这样的山区乡镇,就算造了楼,也难租出去,可能还会增加额外负担。”

  靠山吃山有何新法?今年,柏社乡提出“柏亩田园书记红领创富项目”,还是从种植养殖出发,有的将老产业转型升级,有的无中生有新产业,还有的则通过农旅融合、文创嫁接,赋予新内涵。很快,钟王村种起100亩香芋,凌塘村播下170亩稻田,溪滩徐村发力冷水茭白。

  具体采取何种模式,柏社不搞一刀切,因村制宜。像种稻效益稳,凌塘村就自己扛大旗,村集体经济今年可入账18万元,还能照顾到低收入农户的劳务增收。像有一定市场风险,老百姓又一下不敢投入的,先由村干部、党员和网格员示范带头,形成一定气候后,农户再加入,便水到渠成。更多村抓住乡贤和青年力量,动员他们回乡,村集体负责张罗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帮助其更好创业,以带动更多农户。

  白鸠村是柏社最远的村,开车到乡政府都得近个把小时。按乡里最新规划,白鸠村先整出100亩基地,用于种植蜜梨和精品桃。眼下,村党支部书记吴少军正带着“两委”干部挑地块、促流转。现在,村班子开会谈及最多的话题就是怎样优化村里营商环境,让能人们更快更好回村创业。

  “一方面,想致富先修路,我们正抓紧建好通往乡里的路,可节约近一半时间;另一方面,打破行政界线,与交界的建德柳村党建联建,资源共享,产业互通。”吴少军认为,如今做产业、做招商,得利益共享,一起做大蛋糕,“我计划接下来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一同参股,同时为老百姓创业创富留出空间。”

  短短时间,柏社乡势头顿起。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多,全乡共落地了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3.9亿元,另外还有4个待建项目、8个在谈项目,计划总投资则超过了34亿元。今年前10个月,柏社乡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80.9%,农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15%。仅统一运营柏社农特产品单项,今年销售额就超百万元,帮助30多户低收入农户转为中收入。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2-16/346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