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天目湖 回报“慈母”恩
——农民党员沈祖富的乡村情与振兴梦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徐恒杰 李文博
天目湖生态农业园区。 李金堂 摄
天目湖地处天目山余脉,是江苏省溧阳市沙河、大溪两座大型水库的合称,1992年起当地发展旅游而命名为天目湖。
湖畔有个三胜村,隶属溧阳市天目湖镇。村里的农民党员沈祖富在外出多年经营贸易和从事建筑业完成资本积累后,怀着振兴三农、带领乡亲致富的社会责任感,率领创业团队再度回归农村。2005年以来,他累计投资十多亿元,流转山地8万余亩,建起了江苏省单体投资最大的丘陵山区农业园区——天目湖生态农业园,把荒山变成了美丽的“花果山”。流转土地的农民除了外出打工外,有劳动力的多数被聘用为农业工人,获得了稳定收入,兼顾了家庭经营,照料了老人孩子,过上了幸福生活。
如今,这里丘陵蜿蜒,绿水环绕,农家小楼星罗棋布,其中的竹塘自然村在实施旅游型村庄环境整治后,还成为全省推广的典型。
前不久,记者前往天目湖进行了专题采访。
从合作化到现代农业规模化
三胜村原名下田村,改名的过程,富有传奇色彩。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村里人靠合作化生产不仅解决了温饱,家家户户还有钱买了蚊帐,泥腿子从此基本告别了祖辈挨受蚊虫叮咬之苦。村民们高兴之余联名给毛主席写信报喜。毛主席审阅后,感慨地在信上批注:“谁说鸡毛不能上天”,并亲自将下田村改为三胜村,以寓土地改革、合作化、抗美援朝三大胜利之意。三胜村的村名,就此延用下来。
后来的三胜村,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又经历了穷困苦涩。沈祖富就赶上了那段岁月,小时候常常吃不饱饭,一家人曾连续3个月天天吃山芋、喝酱油汤。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因为下乡资本的注入,三胜村发生了巨变。
2005年,作为天目湖镇农民党员的沈祖富,从事贸易和建筑业致富后,决心投资农业回报家乡。他选择在三胜村一带,流转了周边包括相邻的安徽省部分村在内的30多个村的3万多亩荒山,创办了天目湖生态农业园。随后不久,园区面积扩大到7万余亩。在最初5年多时间里,园区累计投入5亿元,种植白茶2000亩、绿茶1000亩、精品水果2000亩,栽种苗木2万多亩,引种、繁育新品种40多个。所生产的“富子”牌天目湖白茶,被上海世博会评为十大名茶。园区先后被评为常州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江苏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沈祖富因此而登上国际“一村一品”运动讲台,介绍“中国经验”,并被授予特别贡献奖。
沈祖富告诉记者,唐朝诗人孟郊在担任溧阳尉期间,写下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名句,而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天目湖畔,以及曾经在他困难时期帮助过他的乡亲们,如同慈母一般;他要尽其所能把回报慈母恩当作自己最大的事业。
天目湖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带来的变化不仅是农业方面,而且其变化之大,连村民都感到吃惊。
三胜村60多岁的村民付国安说,这里曾经非常闭塞,自从有了天目湖生态农业园,交通发达了,进出方便了。许多村民靠土地流转几乎一夜致富,村民陈贵青一家因人多地多,得到流转金47万元。如今大家盖了房子,存了票子,还在园区挣着工资。更令人们感到高兴的是,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得到很大的提升,村干部的精神面貌和服务态度之好远近闻名,成为村民的骄傲和上级重视的好典型。
在溧阳,像三胜村这样被下乡资本改变的村庄还有很多。
愿做促进共同富裕的乡贤
“我赚的钱,情愿都投在这片土地上。”沈祖富说。虽然做成功了很多方面的事业,沈祖富却一直保持着农民的质朴本色。前些年,在注册微信时,他选择了用“农民”二字做自己的微信名。
这里曾长期没有实现水、电、路“三通”,他把遍布乱石的荒山流转过来覆土植树,然后创办生态农业园,带领村民一步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相关设施。到2008年,因天目湖生态农业园高效农业的勃兴与拉动,终于实现了“三通”。
就在2008年11月,溧阳举办了2008“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柬埔寨王国副首相兼内阁办公厅大臣索安,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日本NPO法人、大分“一村一品”国际交流推进协会理事长平松守彦等300多位嘉宾参加了研讨和参观天目湖生态农业园等单位的活动。
在天目湖生态农业园,嘉宾们登高来到地跨苏皖两省的观景台,尽情饱览天目湖的湖光山色,并品尝了生态园种植的赤水梨、葡萄等特种水果。园内培育的水果之大、之甜、之鲜,让嘉宾们赞叹不已。村山富市和“一村一品”发起人平松守彦则建议把园区的白茶、南钱村的哈密瓜等有机农产品销到日本去,这样可以卖价更高,并表示回国后争取日本的政府援助项目,支持南钱村建设成为“一村一品”食品安全放心村。
借助天目湖旅游品牌与人气,依托园区荒山改良的生态优势,探索开拓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沈祖富创办了园艺公司和十思园休闲山庄;为了进一步在资金上以工补农、以旅促农支持园区,他又创办了金属公司等企业。
这个园区包含大片丘陵,目前共有8万多亩地,被用作产业开发的有1.5万亩,其余的都用来植树造林。据介绍,园区在开发建设上已滚动投入十多亿元,主要生产各种高品质水果、苗木、茶叶等,算上旅游收入,年产值达到1.5亿元。
沈祖富说:“能把钱投在家乡,而且能看到效果,我很自豪。”
眼下,园区已走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以旅游观光为辅助,带动采摘与餐饮业;并建立现代营销体系和服务体系。这条融合发展之路搭上了政府部门兴建的“1号公路”顺风车。
以溧阳“1号公路”为纽带的农旅融合,使得社会各类资本助力乡村发展。获得金融支持的众多茶舍、花居、民宿等项目,以各具创意的业态,成为乡村旅游功能延伸的升级版,由此构划出“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作为江苏省首批旅游风景道、网红彩虹路,溧阳“1号公路”201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带动了沿线40万农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后周村村民王金跃开心地说:“从我家门口开车,可以一直开到天安门。”
让老农感受社会温暖
老年农民是留守农村的主要常住人口。沈祖富今年60岁,也算进入老年了。虽然他不是普通农民,但农民尤其是老年农民在他的心里有很高的位置。记者在村里见到的老人的生活里,都能看到他所做的努力。
69岁的村民李德胜腿有残疾,走路不便,平常做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就住在园区安排的房子里。见到记者来访,老李笑着介绍说:“公司对我很好,每个月发2000多元补助,我生活得很幸福。”据介绍,三胜村还有不少像他一样在企业打工的老年农民。
巧合的是,告别老李之后,记者很快又遇到一位比他年轻五岁的李德胜(同名),这里姑且称之为二李。二李并非当地人,而是邻近的安徽省郎溪县下吴村村民,因曾当过会计,头脑有条理,被公司聘为物资仓库管理员,工资比老李高。老李见到二李,显然因相处很好而十分高兴,开心地说:“认识你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
老李和二李或许并不知道,李德胜这个名字,在他们之前许多年,被尚在延安指挥解放战争的领袖人物毛泽东使用过,取的是理应得胜之意。老李加二李,再加延安的“李”先生,三人名字里有三个“胜”,巧应了三胜村的村名。而三胜村的村名恰好出自“李”先生,这真是三胜村的美谈一桩。
在三胜村,记者还到曾先后任村干部23年的钱小娥家访问,看到建筑年代相差几十年的三幢高低不同的房屋和谐地组合起来,承担着不同的使用功能。屋内的陈设不亚于城里,屋外还有几十平方米菜地,生活是舒适的。谈起村里生活哪些方面还需要改善,已近花甲之年的钱小娥说:“村里老年人多,生活需要关心,比如集中安排活动,兴办集体食堂,这需要政府部门或社会力量加以支持。”
让村庄有特色、农民有劲头
记者来到苏皖边界的竹塘小寨。矗立村头的村游客接待中心别致气派,改造一新的民居,碧水环流,鲜花簇拥。由于家家参与旅游经营,村民几乎个个成为农民老板。村民贺金连说,竹塘有今天,要感谢来富子的帮扶。
来富子是沈祖富的乳名。由于沈祖富在三胜村周边打造了天目湖生态农业园,竹塘村当年靠土地流转几乎一夜脱贫致富。多年来,园区吸收当地长期劳力600多人,季节工5000多人,每年支付给农民的工资达3600多万元。几年过去,竹塘村在沈祖富的公司规划建设下,成了全省村庄环境整治示范村,时任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前来考察后曾给予高度评价。
距离竹塘村仅十几分钟的车程,记者就到了天目湖生态农业公司跨省流转土地的安徽村庄之一安徽省郎溪县下吴村。在下吴村罗市居民组,记者看到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水准很高,看起来既上档次又具农村特点。在80岁的村民吴洪均家中,记者试用了一下抽水马桶,感觉改厕到位,干净卫生、好用,虽然房屋是住了50多年的老房子。吴老太比丈夫小4岁,是50多年前从溧阳嫁过来的。她高兴地向客人介绍,村里的改造建设都是天目湖生态农业公司完成的,自己也经常在公司当季节农工。
在园区遇到沈祖富,记者提起乡村振兴话题,他用一段顺口溜诠释自己的看法:只有使村庄有特色,田园有活力,农民有收益,才能让乡村有看头,产业有奔头,农民有劲头。
记者感受到,在三胜村村民的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沈祖富及其天目湖生态农业公司带来的提升和影响。希望这样的公司越多越好,促进更多的村庄实现振兴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