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湖北谱写湿地保护新篇章

零零社区网友  2022-12-13  互联网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马天意 通讯员 赵辉 胡文杰

《诗经·鹤鸣》中写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人逐水而居,情由水而生。翻开厚重的历史,人与湿地的缘分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已绵延数千年。

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茫茫荆楚大地,江河昼夜奔流,湖泊星罗棋布,沼泽水草丰美,孕育出全国最大的江河湖泊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保护,责任重大。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昌友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遵循生态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

湿地保护四梁八柱建立

中华沙秋鸭振翅欲飞、金丝猴追逐嬉戏、桃花水母悠然飘荡……

湖北,自古云梦泽崛起,因湖得名,因水而兴,因江而盛。

作为水资源大省,湖北同样是湿地大省,既有长江、汉江、清江等河流湿地,又有洪湖、梁子湖、长湖等湖泊湿地,既有三峡、丹江口等人工库塘湿地,又有神农架大九湖、咸丰二仙岩等沼泽湿地。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显示,全省湿地面积2620.35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9.4%,位居全国第11位,中部第1位,长江经济带省市第3位。

目前,湖北拥有国际重要湿地4个、国家重要湿地8个、省级重要湿地54个,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66个、省级湿地公园38个、湿地保护区(小区)72个。全省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1、3、2位。

如何守护这份宝贵的自然资源?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长江生态环境重大修复工程,有序开展退田还湖还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加强湿地保护,加强长江、汉江、清江流域的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协同、干支流互动,共抓长江大保护。

省委、省政府坚持全方位保护、全流域修复、全社会参与,将湿地保护与长江大保护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构建起湿地保护四梁八柱——

规划引领。为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编制《湖北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等文件,将湿地保护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及相关专项规划。

法治护航。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湖北省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湖北省清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省政府出台《湖北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将湿地保护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河湖长制、林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层层压实湿地保护责任。

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倒逼湿地保护责任落实。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护率、湿地保护修复面积等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被纳入绿色发展考核、“三农”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事项,以及森林城市创建、园林城市创建考评的重点内容。

截至目前,405家沿江化工企业完成“关改搬转”,破解“化工围江”典型经验得到国务院高度肯定。

守护物种基因宝库

晨光熹微,碧波荡漾,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片旱柳林下,麋鹿三三两两,慢悠悠地啃食草叶。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300万年前,麋鹿身影涉及大半个中国,后于1900年彻底在中国绝迹。得益于“麋鹿重引进计划”的实施,我国从英国重新引回麋鹿,分别在北京南海子、湖北石首、江苏大丰三地重建麋鹿种群。

保护区建立前,人鹿争地矛盾突出。通过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环保等部门共同努力,保护区核心区、实验区1.5万亩土地权属和缓冲区8000亩土地使用权得到落实,麋鹿活动空间逐步扩大。

水草肥沃,“鹿”丁兴旺。今年,麋鹿又迎来了307头“新丁”,种群数量壮大到约2500头,且全部实现自然繁衍,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

石首人鹿争地问题的化解,是湖北探索人与自然和平共处之路的缩影。

湿地,为全球超过40%的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又称“生物的天堂”“物种基因库”。

湖北湿地动植物资源富集,分布有白头鹤、麋鹿、江豚、野菱等73种国家级珍稀濒危湿地物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

生态优先,保护第一。为了保护动植物的宁静家园,湖北对湿地公园实行分级管理,构建省、市、县三级网络体系,依托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支持湿地公园建设视频监控系统;严格实行用途管制,遵循“先补后占、占补平衡”原则,加大对重大工程占用湿地公园审核事项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

全省5公里以上河流、755个湖泊的管理范围全部划定,江河湖库湿地的管控边界全部实现精准落桩。湿地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水上水下一体化保护修复持续推进,湿地空间边界牢牢扎实。

湖北出台《湖北省森林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实施方案》,组织省内国际重要湿地定期开展生态监测和数据信息更新,每年开展全省范围的湿地监测工作和冬季水鸟同步调查。

2018年以来,全省累计实施湿地“三退”17.86万亩,修复退化湿地13.94万亩;累计腾退岸线149.8公里,完成长江和汉江两岸造林112.59万亩,长江岸滩复绿超过856万平方米,有效修复了江河湖库湿地的水域和岸线生态。

生态环境逐渐恢复,湿地物种也日渐丰富。

在武汉,青头潜鸭觅食、嬉水、游弋、筑巢,相比曾经的“最南推测繁殖地”河北衡水,繁殖地向南推了近900千米。

在黄冈,一只编号为HQP4703的环志小天鹅飞行1.2万公里,翩翩而来,加入龙感湖4万多只秋季候鸟的队伍。

在石首,长江天鹅洲故道内江豚数量达到101头,约占全国江豚迁地保护种群的2/3,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定为世界淡水鲸类迁地保护唯一成功范例。

……

与2020年冬季水鸟同步调查结果比较,2022年全省108个调查地点水鸟种类由85种增长到92种,种群数量由65.1万只增长到77.7万只,水鸟种群数量超过1万只的有19个。水鸟种类和种群数量均呈现持续恢复增长态势,全省湿地生态链日益完善。

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生机勃勃的湿地,不仅为长江、汉江调蓄分洪,也带给湖北丰硕的生态红利。

在距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20公里的坪阡古镇,绝大部分生态移民从事着旅游相关行业。

“现在,我的餐馆已经有3家连锁店,员工有100多人,平均一年毛收入500万元哩!”村民覃万梅是其中代表之一,她用拆迁补偿款在坪阡镇盖起4层小楼,办起餐馆,生意十分红火。

坪阡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约6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1.7亿多元,占全镇经济总收入七成以上,人均旅游业收入过万元。

湿地保护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连续20多年,全省淡水产品总产量居全国第一,粮食生产连续9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依托丰富的湿地资源建立各类风景区、度假区,湖北的旅游和地方经济蓬勃发展。

全省湿地储碳量达到3.5亿吨左右,服务“双碳”目标功能强大,潜力巨大,作用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今年6月1日,我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湿地保护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11月5日-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主会场武汉和分会场瑞士日内瓦举行,全球目光聚焦湖北。

这是中国首次承办这一国际湿地盛会,142个缔约方和有关国际组织的1100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共谋湿地保护发展。

部级高级别会议通过《武汉宣言》,中国履

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举行,《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审议通过,近百场边会和主题论坛相继召开……

以此为契机,湖北将进一步增强保护湿地的使命感,坚决扛牢湿地保护责任,推动湿地保护再上新台阶。

压实各级政府及部门责任。实施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建立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提升湿地保护合力。

完善配套政策制度体系。争取出台地方湿地保护法规,修订完善一批规章、制度和文件。建立省级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扩大财政资金对湿地补偿的投入。

强化湿地保护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智慧湿地体系建设,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强化各级队伍建设,完善湿地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湿地。加快实施退化湿地修复,改善湿地生态功能。科学推进湿地永续利用,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赢”。

加强湿地保护合作交流。积极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借鉴各方的经验做法。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生态画卷,正在荆楚大地上徐徐展开。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2-13/34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