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浙江衢州市:“小中大长”成绿色发展四字诀

零零社区网友  2022-12-12  互联网

规模猪场智能监控,种养业精准对接——

浙江衢州市:“小中大长”成绿色发展四字诀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中国畜牧兽医报记者 毛华敏

  “好端端地养鸭子,干嘛不辞辛劳去种柑橘?”浙江省衢州市山蛋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林柳伟刚提出农牧结合设想时,无论同行,还是乡里乡亲,都投来了异样眼光。没想到,这件不被大伙儿看好的事,还真被他干成了,养殖场还获得“省级美丽牧场”的荣誉称号。

  种橘其实是为了解决鸭子粪污问题,林柳伟的方案是:蛋鸭笼养、网上半旱养和“发酵床+复合光合菌”半旱养。简而言之,这是个内部小循环:鸭粪经堆肥发酵后制成有机肥,用作柑橘肥料;鸭棚的冲栏水经管道收集后进入沼气池,沼气作生活能源用,沼液则是绝佳营养液。

  衢州市衢江区是浙江16个畜牧强县之一,全国153个生猪调出大县,其赫然在列,此外像“山蛋蛋”等禽类养殖场也不在少数。众所周知,养殖业中,废弃物如何资源化利用是必解课题。在当地,经过多年探索,就形成了以“小中大长”为内涵的四字诀经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9.6%,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装备配套率和种养结合程度均为100%。

  “小”即小循环。衢江区畜牧兽医站站长王玉芳告诉记者,针对小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总量少,周边林地、园地、耕地等资源丰富,区里制订“一场一方案”,明确养殖场内生产设施标准,改造提升堆粪房、沼气池、储液池、沉淀池、氧化塘等设施。“如今,像‘山蛋蛋’这样‘小而美’养殖场蔚然成风,这些场的废弃物处理好了,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底盘就能守得牢。”

  如果养殖场周边缺少种植配套怎么办?衢江的做法是,在利用科技手段做好粪污深度处理的前提下,与农业园区无缝对接,构建“中循环”。更远的,则通过第三方服务组织帮助对接种植场,实现“大循环”。

  “你看一下,这是处理后的沼液。”衢州市宁莲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唐勇举起一瓶水,看上去清澈透明。这是公司利用沼液膜浓缩技术的成果,处理后的沼液20%成为可资源化利用的沼液肥,剩余则可直接排放。沼液肥与达标水全部精准匹配给公司所在的莲花镇现代农业园区,里面有5000亩种植园。

  记者了解到,在“大循环”上,衢江区现有5家以畜禽粪便为主原料的有机肥生产企业,年产量达6万吨,可收集处理畜禽粪便15万吨,另外还构建起沼液还田社会服务体系,年配送沼液15万吨,链接起4.5万亩种植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为了确保种养业能够精准对接,衢江区还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并利用数字化为长效运行绑上一道“保险绳”,这就是“小中大长”四字诀中的“长”。“我们在养殖场终端安装了液位仪、智能电表、流量仪等监测设备,全区106家规模猪场全部纳入第三方智能化监管平台。”王玉芳说。

  “不仅线上线下实时监控,我们每天都要在‘绿色养殖循环试点联络工作群’里打卡,报告当天的出车记录,包括天气、经纬度、地址、送肥车牌号、收肥单位、出肥数量等信息。”在秦唐勇看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否长效,关键还看企业能否从中受益,“宁莲公司每年能从沼液肥中获益170万元,猪粪转化成有机肥可增收700多万元,两者相加远超技术、设备等投入,这件事自然能水到渠成。”

  衢州三易易美丽生态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管宇表达了同样观点,“我们的生猪养殖场目前年出栏约5万头,可产沼液肥约10万吨,用到种植基地后,每年可少施两次化肥,如果直接纳入排污管网,不仅损失了这块收入,还大大增加成本。再加上用上沼液肥,果品质量更高,综合算下来,增加效益约200万元。”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2-12/34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