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全过程全链条网格化精准管理

零零社区网友  2022-12-09  互联网

全过程全链条网格化精准管理

——山东“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充分体现系统治理的原则,特别是明确乡镇政府应当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强化快检作为监督抽查执法的应用等新规定,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日前,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张刚告诉记者。

  对此,山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提前谋划、细致布局,通过强化机构队伍和速测能力“两点建设”,紧抓“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一条主线,确保各项新制度有效落实,全力推动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2021年,省级完成农产品抽检4万批次以上,合格率达97.8%;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农产品抽检25682批次,合格率达98.3%。

  

  网格化模式引领,乡镇机构、人员双提升

  阳谷县是蔬菜种植大县,质量安全是产业兴旺之基。为切实提升监管能力,2021年起,阳谷在蔬菜种植面积大、散户多的村庄,设立村级监管服务站,统一配备18平方米办公用房,配备电脑、合格证打印机、农残速测仪、冰柜等办公检测设备。每个村站设置一名村级监管员担任站长,明确服务站六项工作职责,提供全程服务,实施积分考核。

  邹城市为16个镇街监管站站长、136名村级监管员,统一购买了电动车、统一编码、统一悬挂标识牌、统一着装标识、统一佩戴胸牌,有效提高了监管巡查能力。

  高青县高城镇,将全镇划分为“三级网格”,镇政府为一级网格,设管理员;管区为二级网格,设网格长;村居为三级网格,设网格员。镇政府结合公益性岗位招聘,聘用专职农管员89名,作为网格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记者采访发现,山东各地不断创新举措,通过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已建立起覆盖全省的过硬监管队伍。

  张刚介绍,山东实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通过建立制度、细化标准、全域推进、综合评价和示范认定等措施,推动乡镇“五有”“六落地”建设标准全覆盖,全省1400个以上机构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管理,认定500个机构为省级示范(典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基层监管条件和能力不断提升。

  今年,山东又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队伍建设“111”工程。计划“十四五”期间,省级建立10人以上专家队伍,市县建立100人以上骨干监管人员队伍,乡镇建立1000人以上过硬监管人员队伍。截至目前,已评选第一批市县骨干监管人员56人,乡镇过硬监管人员501人,作为工作典型标杆进行推广。

  

  配齐一线速测设备,织密产地准出防护网

  在安丘市兴安街道,赵家官庄村草莓种植大户马金臻,在草莓上市的时候,每周都要带着自家草莓到社区的检测站,“只有通过这里的检测,拿到出具的二维码,贴上合格证,咱的草莓才能进入市场销售,收购商也愿意出高一点的价钱。”

  在收到马金臻送检的草莓后,检测站要保证当天为其出具检测结果,并将相关数据上传至“中国·安丘智慧农业三产融合大数据中心”,这将成为马金臻的草莓在安丘各大市场的“数字标签”。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检测覆盖面和效率是关键一环。“山东坚持定量、定性监测相结合,例行、专项监测相补充,产品、产地监测相协同,充分发挥风险监测、监督抽查的不同作用,全面构建立体化监测网络。”省农业农村厅质监处四级调研员邱庆浩说。

  以定量监测为基础。山东持续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计划统筹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双随机”原则,逐步提高主体监测覆盖率。

  以提升快测能力为关键。针对当前乡镇监管机构主要使用的酶抑制法速测设备检测参数少、准确率不高,问题发现率偏低的问题,山东启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能力提升项目,在全省范围推广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

  “该项目以乡镇为单位,针对当地主导产业,建立乡镇主导产业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清单。”邱庆浩说,“目前,在省财政的支持下,山东已核定1348个种植业主产乡镇和213个渔业主产乡镇,分别支持采购1套胶体金速测设备,定制多参数复合速测试纸卡,并配套相应培训服务。这样,通过靶向型速测,有效提高检测便捷度,扩大快检速测范围,有力增强农产品产地准出口把控能力。”

  

  瞄准四大关键环节,实施“治控促”攻坚行动

  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明确实施为期3年的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行动。“今年是食用农产品‘治控促’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按照山东第二年‘打防并重、凸显成效’要求,我们聚焦源头、生产、检测、监管各环节,全线突破问题梗结。”邱庆浩说。

  ——源头环节,实现“一图在手”。山东133个涉农县已全部建设完成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一张图”,42394个生产经营单位信息纳入电子地图,对有固定经营场所的主体实现全覆盖,提高监管效能。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图在手,既方便农民查询购买农资,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实时掌握农资生产经营动态,实行差异化监管。

  ——生产环节,推动“标准落地”。深入宣贯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豇豆、韭菜等11个重点治理品种质量安全管控技术性指导意见,依托建在寿光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针对主导品种培育试验示范基地,对认定基地进行标准输出和技术支持,指导生产者落实标准化生产,试点构建以产品为主线、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检测环节,突出“三个加大比重”。即检测对象加大“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重点治理品种比重,检测主体类型加大小农户比重,检测方式加大监督抽查比重,有效提高问题发现率,形成“打击一个,警示一片”的作用。

  ——监管环节,完善“两个清单”。一方面,建立“工作清单”,调查统计14个重点治理品种和各地主产品种的种(养)殖区域、主体及上市节点,强化巡查检查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建立“信用清单”,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化管理,完成平台及主体数据库搭建,链取整合了19万条生产经营主体行政事项记录及2.6万余条监督抽查数据,对9166家主体进行信用等级评价,为实现精准长效化监管夯实了基础。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2-09/34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