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力推进畜禽粪肥还田利用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一明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生猪畜禽粪污循环利用项目与当地甘蔗、沃柑、火龙果种植相结合,改善了土壤地力、提高了作物糖分、增大了果径,增加了农产品产出效益。图为广西供销社建设的武鸣区小甘糖料蔗有机水肥宜机示范基地。 资料图
近年来,广西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去年广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52%,较2016年提升30.52%,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7.31%,较2016年提升30.25%。畜牧业转型升级明显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深入人心,助推了农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广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将施用畜禽粪肥奖励政策列入自治区深化改革任务,出台了《广西推进畜禽粪肥还田利用试点办法(试行)》,印发了《广西深入推进畜禽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等文件,与14个设区市签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将目标列入乡村振兴考核任务,并在全国率先推行畜禽规模养殖场制定粪肥还田计划和建立资源化利用台账,获得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的肯定。
针对广西水网较多、粪污治理难度大的特点,广西农业农村厅通过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建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与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相挂钩的有效机制,对实施畜禽粪肥还田的土地确权农户,先实施还田行为再提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有效推动3个试点县3.28万亩耕地粪肥就近还田利用。在重点流域南流江、九州江治理工作中,广西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在流域9个畜牧大县实施国家或自治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现项目全覆盖,九洲江流域成为国家首批三个跨地区生态补偿试点之一,玉林市福绵区摒弃“一拆了之”的做法,扎实推进粪肥还田利用。
广西在全国率先推进现代生态养殖,坚持现代生态养殖政策导向,提出畜禽养殖场粪污便利化、全量化利用理念,总结推广出“高架网床+防溢漏饮水器+自动刮粪机+微生物”生猪零污水生态养殖模式。高架网床环保猪舍列入农机补贴试点项目,全国畜牧总站将容县奇昌公司的“高架网床+微生物”生猪生态养殖模式列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中的“清洁回用模式”。2018年以来,先后安排了2.1亿元支持推进畜禽养殖场栏舍生态化改造。2021年,全区畜禽规模养殖场生态养殖认证比例达94.8%。
为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见实效,广西农业农村厅紧盯全区31个畜牧大县,整县制开展畜禽养殖场“一场一策”改造建设,支持种植户在田间地头铺设液态粪污输送管道和粪污暂存池,打通粪肥还田利用“最后一公里”,确保粪肥便利化全量化还田利用。广西农业农村厅还与项目县人民政府签订项目管理协议书,印发加快推进项目指导意见,建立项目调度和约谈通报制度,制定严格的项目验收销号办法。同时,为更有力地推进项目实施,加强部门间沟通合作,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下一步,广西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责任担当,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推进广西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