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全域缔造和美城乡

零零社区网友  2022-11-28  互联网

全域缔造和美城乡

——湖北省孝感市以“三项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访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炜 何红卫 乐明凯 刘振远

  1300年前,唐朝诗仙李白在此酒隐十年,以文会友名扬天下。

  76年前,中原突围战役在此打响,拉开了解放战争序幕。

  40年前,青年农民杨小运在此超卖万斤粮,刻下农村改革的时代坐标,掀起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热潮。

  这里是湖北省孝感市,地处长江以北、大别山以南,历史上曾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孝子昌盛等孝文化感天动地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所属7个县、市、区都是全国粮食大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孝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全域开展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以此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开展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的孝感实践方案。

  “‘三项行动’是相互生发、互相映衬的有机整体,高位推进是前提,思想统一是基础,资金投入是保障,典型带动是引领。”在孝感市委书记吴海涛看来,孝感市、县、乡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全域行动拉练考评,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思路,统筹整合各方面资金,形成了以公路带沿线、以镇区带乡村、以示范带全面、以创新带实践的良好氛围。孝感全市上下正在把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当前的工作有机结合,以学促干,硬账硬结,在乡村振兴大舞台比高低、展才华。全力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助力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在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全省工作大局中展现孝感担当。

  初冬季节,一场喜雨过后,冬小麦、油菜田里吐露出片片新绿。记者驱车行驶在孝感府河、澴河、富水河两岸,走访孝感多个县、市、区的乡镇、农村、企业,感受这个传统农业大市在新时代新阶段的新发展新变化。

  

  重特色聚要素,功能镇区焕发新活力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走进碧山脚下府河之滨的安陆市烟店镇,黛瓦白墙仿古红长廊,店铺门口的酒旗随风飘展,诗词牌匾随处可见,集镇街区呈现出一派唐风古韵,让人不由想起李白在此写下的名篇《山中问答》。当时诗人可曾想到向往的天地,如今正以功能镇区建设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乡镇集镇处于城乡之交,是孝感市各县城与乡村的重要节点,支撑县域经济、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近年来,孝感市坚持把完善集镇功能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坚持规划先行,注重民心所盼,立足地方特色,强化环境和秩序整治,推动镇区集要素、促善治,改旧貌、换新颜,一批小城镇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在这里读李白、画李白、赏李白蔚然成风。”烟店镇党委书记李波洋向记者介绍,在镇区改造过程中,没有大拆大建而是修旧如旧,既考虑成本又考虑效果,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补齐镇区的功能短板,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坚持服务游客与服务居民并重。

  烟店镇碧山村村民黄道新在镇区南街从事餐饮生意多年,他告诉记者,集镇沿街经过仿唐风格立面改造综合治理后,不仅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外地游客数量也在增多。有的农户开的农家乐不在街面位置,还主动申请按统一风格自行改造。李白文化在当地深入人心,大家纷纷创新推出李白特色菜品。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一定是与群众的双向奔赴。”应城市田店镇富水社区党支部书记田建新感受颇深地说。富水社区地处应城市田店镇区的富水河畔,居民主要从事小作坊、手工业、务农等,之前由于城镇建设提速、管理水平滞后,集镇环境一度“脏乱差”。

  如今,田店镇利用整合的项目资金,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推进各类民生项目建设。新建的人文景观——蒲源龙滩文化广场,配备各类基础设施,满足居民日常休闲健身需求。河道两岸还建有水文化博物馆、蒲草景观带、蒲骚文化长廊等。

  近年来,应城市串联沿富水河景点,以应城千年蒲骚文化为底蕴,搜集、挖掘、整理与传承地方文化,沿河打造出“一带十园”的滨水文化景观长廊。

  “每到周末,周边游客都是慕名前来,只为一睹‘水美田店’的风采。”田店镇党委书记张华平说,该镇以“擦亮小城镇”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让小镇发展“速度”与“温度”兼备,新建特色文旅项目正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府澴河,孝感的“母亲河”,流经孝南城区的一段水系称作老澴河,千百年来,孝感古镇依水而建,靠水而兴,见证历史变迁。随着城市扩张等原因,昔日码头盛景不在,治理老澴河成了沿河两岸居民多年来的热切期盼。

  治理一条河,提升一座城。2018年以来,孝感市将老澴河综合治理建设作为头号工程,投入90多亿元,治污、安居、存遗、配套、发展同步推进。沿线周边的农村住房,统一进行征迁人口近4万,相当于搬迁了一个小县城。如今,老澴河两岸已成为滨河公园,沿河两岸高楼林立,群众全部顺利回迁安置,“龙须沟”蝶变为“景观轴”。

  根据规划,还将修复老码头、重建文昌阁、修建麻糖工艺博物馆、文化旅游古镇等人文景观。黄昏时分,记者随周边居民一起在河边绿道散步,听居民感叹城乡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活质量大大提升,一出门都心情愉悦。

  11月1日,老澴河岸的孝感文昌阁新建工程喜封金顶。文昌阁曾是孝感的标志性建筑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武昌黄鹤楼遥相呼应,享有“南楼北阁”的美称,是孝感早期教育的摇篮,400年来多次被毁多次重建,具有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

  保护历史遗存,延续一方文脉。孝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琼告诉记者,孝感市将深度挖掘孝文化资源,唤醒文化记忆。对百年以上的古树、年代久远的古桥、浓郁乡情的古井、残存至今的古庙、硕果仅存的古牌坊、凝聚记忆的古农具等六类农村古迹,尽快设立保护标志牌,建立农耕文化体验馆、展示馆、博物馆,要注重留住山水乡愁,将农耕文化传承下去。

  近年来,孝感市加快完善功能镇区规划,对重要节点、重要街巷、重点区域进行了专项设计,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建设思路,五年内将示范创建103个乡镇。孝南区肖港镇以“孝文化”为核心,构建康养服务体系。汉川市分水镇打造黄良辉文化等特色文化综合宣传平台,坚持镇区形象功能、建管并重。孝感市投入2亿余元升级改造的113个乡镇卫生院,在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孝感充分利用自然人文禀赋,将“孝”的基调、“绿”的理念、“美”的元素,以及红色、乡土文化融入城乡建设中,全面提升了功能品味,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初具规模。

  

  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四好农村路”连心富民

  在大悟县宣化店镇河西村的中原突围纪念馆,广场上巍然挺立着一尊青年战士塑像,左手握拳,右手高举步枪,仿佛是在向人们传递着胜利的信号。“生存第一,胜利第一。”1946年,中原突围出色完成了中共中央指示战略转移与战略牵制重任,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孝感这片红色土地上,许多先烈积极投身革命大潮,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红色景区、和美乡村建设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我们是沾了革命先辈的光,一定要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如今在河西村等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墙上,一幅幅党员群像图挂在醒目位置,亮身份表决心。作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河西村党支部书记吴成意说,中原突围景区每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拉动村民增收超过百万元。在党员带动下,村民都积极支持村庄建设,让村庄变得更红、更美、更宜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一步拓展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特质。和美乡村,“和”体现的是治理,“美”展现的是状态,洋溢着中华“和”文化的浓厚底蕴。当前,孝感市以湖北省委、省政府开展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把和美乡村作为乡村振兴总切口,通过完善农村基层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和谐美丽新农村。

  孝感市副市长石必成介绍,孝感实施的“和美乡村”行动,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为根本目的。从群众门前屋后的小事切入,让农民自己参与进来,变“你和我”为“我们”,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参与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持续打造各美其美、和美与共的乡村和谐净美环境,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村庄建设得这么漂亮,我们再不管好,对不起党和政府。”孝南区朱湖办事处三合新村村民万灿说,他是自愿担任乡村“林长”,负责苗木和绿化管理,创建和谐三合,需要大家一起出力。

  三合新村是孝南区和美乡村的建设样板。2021年,该村充分利用项目和政策支持,发动干部群众一起参与,提升村庄环境,让村庄旧貌换新颜。同时,加强“红色驿站”建设,开辟专门的村民议事活动场所,推行“门前零堆放、环境零污染、安全零事故、邻里零纠纷、群众零上访”的“五零行动”。“这个行动样样都在理,自己村庄的事,我们自己不干哪个干,我带头。”老党员万保田说。

  老党员这样一说,村民都跃跃欲试,推选出“湾长、路长、林长、园长、渠长、卫生片长”等“小六长”。设立村民道德红黄榜,由新乡贤每月评选“五零”模范户上红榜,乱丢乱扔等上黄榜。

  目前,孝感市广泛开展“认领红色志愿岗,争当村湾‘小六长’”活动,各村分期发布公益岗招募令,村民踊跃领岗。孝南区有5200余名村民主动担任各类“小六长”,在村湾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应城市城中街道新河社区是个城中村社区,当前正以新河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为契机,规划新建村史馆、幸福食堂、文化活动广场等,坚持群众事群众管,已组建邻里守望、治安应急、公共事务、文体活动等志愿服务队,共建美好家园,赢得社区居民大力支持。

  乡村因路而美好。驱车沿着全国“幸福生活小康路”孝昌县红色旅游线小观线行驶,山路蜿蜒,柏油公路两侧的绿色长廊分布着樱花、紫薇、桂花、海棠等树种。沿线村庄,一村一幅画、一路一风景,串起观音湖AAAA级景区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多个红色景点。

  “昔日穷山沟,今日天堂村,有了这条路,村民受益最直接,让村在景中,景在村里,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乡建的积极性。”毗邻观音湖的孝昌小悟乡田堂村支部书记田双松向记者介绍,村里成立村民理事会,引导群众积极主动投工投劳建设和美乡村,沿着旅游公路,种植月季花、杜鹃花、荷花等绿植。利用这条路,先后承办“孝行千里”湖北省自行车挑战赛、徒步大赛等活动,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山区富美样板村。

  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有利于全方位织密“乡村幸福网”。孝昌交通局局长饶勤秀称,近4年来,孝昌大力推进路长制示范线创建,作为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打造完成忠孝两全路、美丽乡村路、绿水青山路等一批特色品牌农村公路,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近年来,孝感市将“路长制”与“三项行动”扭在一起抓,把“路长制”先发优势转化为“三项行动”的工作胜势,持续建设和美乡村“景观路”。特别是立足孝感农村独特禀赋,把孝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与党建、廉政、法治等元素相融合,提升红色交通驿站等配套服务设施水平,串联“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让示范路成为风景线,为乡村增绿、增美、增靓。

  

  强链工程建设夯实产业根基,“孝”字号农品异军突起

  1981年9月,当年的《孝感报》《人民日报》相继刊发了一条应城青年农民的消息《杨小运愿向国家超卖万斤粮——只求买到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全面丰收,这是大好事。一时间,在各行各业引起强烈反响,积极开展大讨论,用实际行动迎接挑战,开展看谁对国家贡献大的竞赛,成为农村改革中的标志性事件。

  斗转星移。杨小运当年主要用人力种粮,自行车都属于中高档工业品的地方,如今已经大变样,应城市现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籼型糯稻生产县,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形成糯稻产业链等实力产业,农村汽车消费增长迅速。

  2022年孝感(应城)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村电商节上,应城糯米、黄滩酱油、汤池甲鱼、安陆神丹禽蛋、云梦鱼面、汉川藕粉……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亮出各自招牌产品。近年来,孝感市坚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实力产业,培育更多新型经营主体,“孝”字号农产品为全国重要农产品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

  走进应城市三合镇西头村的番茄公社数字农场,农业产业园区成为“网红打卡地”。园区由富邦公司投资建设,集成了CT扫描检测土壤养分、果实产量预测、无人机采摘等国内外“高精尖”农业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示范,让人眼前一亮。

  “就像人们做CT一样,对于每一块新开垦的农田土壤,都要做一次深层次体检,获取相关指标参数,反映土壤健康状况。”园区技术总监刘泉博士介绍,利用该技术,富邦公司已对孝感地区100万亩水稻田进行全面体检,制作出数字土壤地图。以前种植往往凭经验,如今用数据来说话,缺什么补什么,给土壤“对症下药”,糯稻产量较之前明显提高。

  “数字农场正是数字化农业的集中展示,将积极主动做好土地流转等项目配套工作,培植实力壮产业。”三合镇党委书记戴映波对产业建设憧憬满满的说,该镇按照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建得起来、管得长远的思路,推动一村一品牌、一村一产业,扶持糯稻加工、茶叶、豆皮等产业加快发展,为应城冲刺县域经济全国百强贡献三合力量。

  应城有“膏都盐海”之称,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竞争激烈,如何奋力突围?

  “首要是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突出项目为王,壮大实体经济。”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斌认为,应城将着力推动盐业化工、精细化工、绿色建材等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力争建成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核心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新一代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加速引进一批含金含新含绿量高的项目。全力服务孝感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大力实施强县工程,推动区域发展布局成势见效,用实干实绩书写应城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

  近年来,孝感市围绕壮大乡村实力产业,出台培育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强链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打造“五个一”强链工程,即“一袋米、一头猪、一枚蛋、一杯茶、一篮菜”5个过百亿农业产业链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孝感市加快国家和省级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构建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云梦县立足产业优势,对接湖北省、孝感市农业产业强链工程,聚焦绿色蔬菜、优质糯稻、现代畜禽、特色水产四大产业,发展电商引链、打造品牌壮链、建强园区补链,跻身全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县。汉川市依托武汉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技术团队,全力推进莲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打造“汉川莲藕”区域公用品牌,莲藕产业年产值已超10亿元。

  “发展实力产业,是打造功能镇区之基,是建设和美乡村之本,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孝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林小冰介绍,孝感市现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36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1家、国家级7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过万家。近年来,充分发挥香稻、糯稻、茶叶、禽蛋、水产等产业优势,做强孝感香米、孝感红茶等8大区域公用品牌。今年8月,“孝感红”牵头组织的湖北茶叶首趟中欧专列出口俄罗斯。孝南区正在建设的首衡城项目投资300亿元、占地8000亩,建成后将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农产品商贸流通平台。

  在湖北省乡村振兴局指导下,孝南区政府与湖北智慧乡萌研究院等高校智库企业合作,在孝南首衡城,共建国家开放大学现代供销培训学院孝南乡村振兴实习实训基地,强化产业和人才这对翅膀,挖掘本土人才潜力,释放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孝感市委要求,各地在实力产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要强化底线思维,继续抓好脱贫地区的产业、就业和消费帮扶工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壮大实力产业、推进“五个一”强链工程的有效衔接,促进共同富裕,让“三项行动”更有情怀、更有质感。

  “孝感实施乡村振兴‘三项行动’,要坚持党委主抓、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配置,要素资源全保障、干部群众齐发力,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孝感市市长胡玖明表示,当前,孝感要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笃行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切实干好当下的事,以“三项行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下一步,要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2021年,孝感市“三项行动”以高分顺利通过湖北省委特色工作目标考核,先后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简报刊发推广经验做法。孝感通过持续深化“三项行动”,全面建设功能镇区、和美乡村,一批实力产业发展壮大,有效地把遵循政策、规律和群众意愿贯通起来,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内生动力,有效破解乡村振兴短板问题,在推进城市乡村协同发展基础上,为推进就地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有效路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28/342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