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集力量 兴龙头 建平台

零零社区网友  2022-11-24  互联网

集力量 兴龙头 建平台

——山区农业接轨现代农业的“金华解法”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农业农村能否现代化直接关乎质量成色。论及山区,则为难中之难的硬骨头,如何让山区高质量地接入现代化轨道,各地都在苦心破题。

  地处浙江中部的金华市,下辖的9个县(市、区)中,有7个属于山区和丘陵。如同所有山区一样,资源捉襟见肘,耕地碎片分散,导致农业产业长期“低小散”。在金华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看来,共富大背景下,愈发要重视政策强农、主体联农、服务带农,必须用超常规方法开路搭桥,使其顺利接轨现代农业。

  据了解,自浙江去年启动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内涵的农业“双强”行动以来,金华抓住这一载体,聚焦核心技术、重点领域,一大批攻关项目“揭榜挂帅”,一大批标志成果脱颖而出,尤其紧贴地方农业主导产业,联农带农成效十分显著。

  

  集力量:打通关键“堵点”

  往常,到了十月中下旬,意味着淡季来临。然而此时,淡季不淡,这里打包发货,那头订单又至。乔迁新址半年有余,加班加点已为常态,金华至宏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志鸿喜上眉梢,今年光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机,预计就能卖出200台,占到总产值半壁江山。

  陈志鸿老本行其实是销售食用菌的液体菌种发酵罐。按流程,菌种培养完,下个环节就是接种。前几年,不少客户提出,袋栽食用菌能否全自动接种。这样一来,不仅效率更高,出菇质量更好,还能减少开闭盖时间和外界杂菌侵入。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广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义新。这里采取袋装栽培海鲜菇,因为进口的瓶栽全自动接种设备不适用,只能依靠人工辅助,10个人一天8小时,只能接种2万袋。日积月累,这可是笔不小的成本。

  原来,袋栽食用菌由于袋口不规则,很难稳袋固定、开盖接种,就这小小痛点困扰了陈志鸿和姚义新许久,两人都投了不少精力,始终无法突破。2021年,金华农业“双强”专班组建后,接力棒交到了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农机所所长郑涛的手里。

  与企业单兵作战不同,专班挂帅后,政产学研用高度协同。“比如科研力量就一下强大,打通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中心等院所联合攻关,另外还有财政保障、地方支持,以及上下游的需求精准对接。”郑涛深有感触道。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前后共实施了3个省市级科研项目,原计划三年内完成,可短短一年,4项发明专利、3套设备呱呱坠地。眼下,“广诚生物科技”使用后,效率提升近20倍,成功解决杂菌侵入问题;“至宏科技”则加速成果产业化,发酵罐与接种机“珠联璧合”,今年订单一路飘红。

  “山区农业的现代化,更需要科技和机械赋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单家企业、单个机构,孤军奋战肯定难以突破,集中力量联合进行狙击,方能快速见效,从而服务于广大农民,促进共同富裕。”金华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市农业“双强”专班成员郑寨生认为。

  谈及联合攻关带来的新成果,永康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立华如数家珍。司空见惯的拖拉机,更换零部件后有“十八般武艺”,一机能多用;当地毛芋种植面积大、农户多,但采挖繁重、常有损伤,地下收获机问世后,光这个环节的机械化,就能每亩节本200元。

  “我们就聚焦丘陵地区‘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痛点,整合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农技人员,紧贴特色产业研发适用农机,不仅让广大农民有更简便、更低价的小型轻型农机可用,也让永康的农机产业找到了立根之本。今年以来,研发出的新机具就有20多台套。”黄立华说。

  

  兴龙头:培育关键“引擎”

  熟悉农业的人或许会有疑问,聚焦核心技术,强化联合攻关,方向肯定没错,但对农民而言,小型轻型农机固然受用,可像智能化的育苗流水线、育苗工厂,以及大型加工设备等,平日用不上、更用不起。

  对此,金华的观点是,科技与机械的应用,本身也得基于一定规模与实力。因此,兴龙头,不断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让龙头发展更稳更顺,再通过组织化带动,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从而接轨大市场。

  怎样兴龙头?金华因地制宜,最常见的自然是培育像“广诚生物科技”这样的龙头企业。这些主体大多市场意识强、产业链健全,政府只需优化服务、配套政策,通过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可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往往能够事半功倍、水到渠成。数据显示,金华目前共有3760家农业企业,辐射周边农户近82万户,全年可助农增收近110亿元。

  还有种模式是发挥合作社功能。在金东区,有个婺州蜜梨专业合作社,采取生产管理、农资供应、分级包装、品牌营销等“六统一”。合作社嗅觉灵敏,整天跑展会、逛市场,有何新品种,啥技术好用,就拿来先试,用得好再推广至各个梨农。组织共建、发展共谋、技术共享、品牌共塑、风险共担的模式,还真让农民挑起“金扁担”,种植户亩均效益普遍过万元。

  在义乌市,近两年来还涌现出另一条新路子:为改善蔬菜产业“低、小、散”现状,当地采取“国企+镇街”的合作模式,联合打造了3个现代化蔬菜产业园区。今年9月,首批5万多平方米的种植大棚集聚入园,农户拎包入住,就能享受现代化设施。

  从水肥一体化到现代数字农业中心,从智能育苗到无土栽培,还有琳琅满目的物联网技术,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值得一提的是,集聚以后,农户无须担心技术,也无须操心销售,后续的中央厨房、物流配送、研学观光等全都由国资平台“农开公司”兜底负责。

  据了解,这种模式的背后就是金华近几年力推的“农业标准地”,通过土地集约利用,有效解决了流转率不高、碎片化严重、产出率低下等问题,倒逼企业自我提档,着力提升产业层次、亩均效益,让“好地”流向“好主体”,也让强引擎更好带动农户。

  

  建平台:打造关键“组织”

  “老把式”熊伟华种了十多年稻子,这两年越来越轻松,从育秧、机耕、机插,到机植、机收、机烘,全由机器代劳。“新农人”陈树林转行种田,起初家里人苦心劝退,都说这桩活可不好干,又累又脏。没曾想时过境迁,现在穿着皮鞋站田埂,就能轻松“种田”。

  两人都是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的稻农,相同感受源自日益健全的社会化服务。近两年,金华新增了35万余亩种粮流转面积。怎样既能保住“米袋子”,又能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社会化服务功不可没。

  金钟是上市企业“万里扬”旗下农业板块“万里神农”的总经理,最初以土壤改良起家,将丰富的科技成果应用落地后发现,社会化服务大有可为,也很有必要。于是,政府“抛绣球”,“万里神农”一拍即合,计划投入4000万元建设“好乐耕”农事服务中心。

  “这里引入的新技术和新设备,采用数字化、标准化管理,可提供水稻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覆盖面积达3万亩以上。种植户无须再投资金买设备,政府推动地力提升、减肥减药等也有了抓手。”金钟坦言,今后,公司更看重从土壤、育种,再到产加销一体化科学管理,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如果说,兴龙头的价值在于培育“带头大哥”,那么接下来,诸如“好乐耕”等一众农事服务中心的涌现,则扮演了公共服务的集成平台,提供一家一户做不了,或者做起来不经济的服务。这样的实践效果,其实早在武义县的食用菌产业上得到印证。

  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主要聚焦最关键的菌棒生产,解决了传统一家一户生产过程中用工量大、效率低下、安全隐患大等问题。中间养菌出菇则分户管理,可自建基地,可也在园区内租赁温室大棚。农户若自有市场渠道,则各显神通,当然也能交给公司,保底收购价的模式化解了后顾之忧。

  通过“1+N”模式,如今,武义菌棒机械化生产实现百分百,十多年来,已累计推广菌棒2亿多棒,节本增收1.2亿元。目前,全县从事香菇种植销售农户约4000余人,年栽培香菇2905万棒,人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

  据了解,眼下在金华,共有375个农资供应网点、15个土壤修护机构、94家新型庄稼医院,以及445个农机服务组织,可提供从农技、农机到农资等各色服务。接下来,通过提升优化,全市还计划培育130个农事(农机)服务中心(点)。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24/34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