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沃野织新景
——贵州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征途中推动乡村振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黔东南州从江县6.1万亩百香果芳香四溢,浑圆饱满的百香果在贵州第一条百香果精深加工生产线上开始了华丽“蜕变”。
贵阳市乌当区百宜镇红旗村内,洋溢着红色文化气息的房前屋后,是一条条干净的石板路,整齐划一的垃圾箱有序安放,村里的小广场上安装了锻炼健身器材……
贵阳市云岩区渔安新城的社区车间里,20多位渔安、安井两村的失地农民、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经过培训,走上了工作岗位,平均月收入可达1800余元。
……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贵州时强调,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殷殷嘱托犹在耳畔。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贵州的重要指示,贵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丰”景如画,欣欣向荣。今日贵州,早已撕掉贫穷、落后、封闭的旧“标签”,乡村充满生命力,精彩蝶变展新姿。
山地农业洋溢“科技范儿”
——田还是那片田,种田轻松的背后是政策支持、良种良法良机的进步,也是理念更新、发展转型,贵州农民种田种出了新气象
秋收时节,稻谷飘香。在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新寨坝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内,集中连片的水稻又泛金黄,“丰”景美不胜收。
“我们利用基地优势,与优强企业及科研单位共同选育和研发,培育岑巩自有知识产权品种,创建了岑巩稻种品牌。”岑巩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田家先说,基地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并完善加工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提升岑巩县杂稻品种影响力,扩展销售渠道。
岑巩县的水稻种业发展是贵州良种供应能力稳步提升的缩影。如今,贵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之一,建成1个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隆平高科等8家全国大型种子企业入驻岑巩,为省内外提供贵州生产的杂交水稻良种4000万公斤。
近年来,贵州省通过培育优质新品种、推广高产新技术等多种举措,在希望的田野上,找寻水稻优质高产“密码”。
近日,经工作人员现场测产,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省级水稻高产“揭榜挂帅”团队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实施的水稻超高产示范田最高亩产达1154.68公斤,再次刷新了贵州省水稻高产纪录。
今年以来,贵州广大农技专家奔走在田野乡间,大力推广水稻“两增一调”、玉米“一增五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增产技术,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提升肥料利用效率,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今年我种植了280亩的复合带状玉米套种大豆,县里和省里来的专家在地里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种,几乎每个月都要来指导。有他们的帮助,我的心安定不少。”桐梓县松坎镇水柴村村民许小兵望着面前的土地笑着说。
“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希望通过培训把这项技术落到田间地块中,为老百姓增加收益,也为粮食生产提供技术保障。”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二级研究员夏忠敏说。
金黄的大地上,“铁牛”奔腾,稻香四溢。如今的农忙时节,山区贵州不见田间顶顶黄色草帽浮动,满耳皆是农机的轰鸣。农户只需坐在各类农机上,无需面朝黄土,就能“体面”种田。
“以前种植水稻,地要自己耕,种苗要自己育,秧苗自己插。现在,采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后,从育秧、插秧到收割都是机械化,太方便了。”不少农户感慨道。
9月的剑河县南明镇大坝上,贵州省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迎来了丰收。随着操作人员在手机上轻轻按下,无人收割机在稻田内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快速收割。
“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确定位,我们的无人收割机误差可以控制在五六厘米的范围内,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一亩稻田的收割作业,并且理论上,只要持续给机器加油,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现场操作员王汾兴介绍。
现代农村劲吹文明风
——美丽的环境,淳朴的民风,让新时代的农村有新时代的样貌,新时代的农人展现新时代的意气
漫步在被誉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封面”的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山上茶园与森林镶嵌,山下竹园与湖水辉映,优雅自然的廊桥水榭景观,黔北民居依山环湖而建,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一幅自然和谐而又不失灵动的美丽乡村画卷。
湄潭结合实际,以示范试点为引领,统筹规划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文化传承等建设项目,持续展现生态特色宜居乡村风貌。按照“农民建房进寨子、企业建厂进园区”的思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突出规划先行,推进村庄规划“一图一表一说明”全覆盖,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村庄规划纳入村规民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规划编制并按规划建设实施,完成568个农村居民点村庄规划编制。
从第一栋黔北民居落成到10万栋黔北民居星罗棋布,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坊,“七大元素”合为一体,湄潭的乡村风貌,看着就是美的享受。
硬件设施的完善有效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数字化设备更让广大农民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乡村治理当中。
去年4月,安顺市平坝区和中国联通公司安顺分公司合作,以平坝区天龙镇兴旺村为试点,搭建了包含乡村治理、民情上报、惠农政策、大喇叭等模板在内的“数字乡村”智慧平台。不到一周时间,该村刘家寨72户农户全部下载了这款APP并完成注册。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改出了美丽乡村,改出了品质生活,有效推动了村庄增“颜值”、提“气质”。
“广大农民群众是真的有智慧,现在丰富的精神生活让人陶醉。唱歌跳舞都好,抽烟喝酒少搞,茶余饭后多到活动广场跑跑。”“拒绝天价彩礼,严禁恶性攀比,反对婚闹恶习,安全摆在第一。”……亲切的方言说唱伴着欢快节奏,热闹的苗乡花灯戏上演。9月1日,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美丽家乡格凸河》节目代表贵州在北京演出,当农村小广场上的节目搬上了北京的演播厅,形式喜闻乐见、内容寓教于乐,这样的方式激励了广大农民群众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的信心和决心。
走进贵阳市白云区沙文镇靛山村,宽阔干净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小楼房,整洁有序的庭院一一映入眼帘,最为显眼的莫过于民房上的一幅幅布依族传统墙绘作品,让“闲置”的村庄墙壁变成“会说话的墙”。
靛山村党支部书记董正邦介绍,这些墙绘不仅展现布依族的风情,更把村规民约融入其中,新颖的形式,美丽的色彩,醒目的字语,在美化村庄的同时,还像随时在身边的宣传员,时刻告诉经过的村民崇尚文明。而有了文化墙“不间断”地“说话”,靛山村也在一点一滴中改变:邻里间更加和睦,志愿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不断高涨。
新农民昂扬精气神
——农民不做“旁观者”,更不只是“打工人”,他们建基地、办工厂、传承非遗、直播带货,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园
曾经,离开大山是贵州农民的心之所向,无论是读书改变命运还是进城务工,农村都是他们想要逃离的地方。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贵州农民选择坚守故土、发展农业,他们将自己的命运和农村、土地紧紧拴在一起,带领着乡亲们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增收致富,也在此过程中找到了梦想的方向、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几年前,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马头村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带动村民通过承租返包、土地流转实现持续增收,走上了农业好、村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眼见村里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前景广阔,原本在外务工的王平不再外出,变成在家门口的葡萄基地上班,一边打工一边学习葡萄种植技术,逐渐成为当地葡萄种植的“土专家”。
“今年我家的9万多斤葡萄全部卖完了,收入有几十万元,比以前打工一个月3000多元强太多了。”王平说。
掌握葡萄种植技术后,王平开始自己流转土地种葡萄。现在,他的葡萄种植基地面积已达60亩,销售对象主要以游客采摘为主。“周末每天有200多人前来采摘葡萄,一天收入上万元。”说起葡萄畅销的情景,王平不由自主地面露笑容。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提出的,需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只有让农民懂技术,才能改变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丰收与否都看天”的悲凉。只要肯学习、懂技术,用心管护土地,土地就会不吝回馈。
在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老农民杨才貌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陶营村樱桃种植技术服务队队长,每到冬春管护、夏秋管理,家家户户都要请他到果园里看长势、教技术。
“剪枝,最基本的五点必须要做到,定高度、通风、透光、除病枝、剪矮枝。”“怎么判断透光?阳光照下来的时候每一根枝条都能看到影子,没有被遮挡就对了。”“离地面50厘米以下的全部剪掉,这些枝条不但不会结果,虫还会顺着爬上树……”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大山已经不再是通往外界的阻隔,原生态的绿色食品、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成了市场的香饽饽,只要善于学习经营,无论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还是做销售、搞文创,都能在乡村找到发展的天地。
“80后”青年吴玉圣在黎平县盖宝村打造成立了名为“侗家七仙女”的直播团,自2018年创业至今的4年时间,“仙女”们开展公益直播800多场,为家乡带货1.3亿元。
2018年秋天,当时的贫困户吴永荣种的17亩小黄姜销路不畅。吴玉圣带上“七仙女”试着用视频帮助卖货。他让“仙女”们穿上侗族便装,拿起锄头,边挖边讲解。视频发出次日,一单1万多斤的订单成交,两个月,6万多斤小黄姜销售一空。这让吴永荣信心大增,带着10多户当时的贫困户放开手脚扩大种植规模。
在“侗家七仙女”的带动下,盖宝村的农产品再也不愁卖了。一个吃腌鱼的视频,卖完了全村的稻香鱼;一个稻田的视频,迅速卖出几百斤香米。还有许多外地游客循着视频线索,到盖宝村来找乡愁,让村子的旅游产业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