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让他再来家里看看!
——追记河南省济源示范区驻石槽沟村第一书记陈建政
付卫东 王鸿斐 张红霞 寒露过后,透红的冬枣挂在枝头,在蓝天的映衬下,像颗颗玛瑙。河南省济源示范区坡头镇石槽沟村脱贫户孔令德端详着院内这棵枣树,眼中却透出深深的思念:往年陈书记来我家探望时,都会品尝一口甜枣,他说“这是吃过最甜的枣”,可是今后他再也来不了了……
孔令德口中的陈书记,是济源示范区审计局驻坡头镇石槽沟村第一书记陈建政。这个军人出身的第一书记,2014年10月主动请缨,到省定贫困村石槽沟参加扶贫。8年来,陈建政吃住在村,紧紧依靠当地干部群众,瞄准群众所念所愁所盼,彻底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吃水难”问题,建起富硒面粉加工厂;一业昂首,多业并举,将一个集体经济近乎为零的穷山村引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5万元。
石槽沟村一举甩掉了“省定贫困村”的帽子,成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但是为石槽沟村脱贫攻坚日夜操劳的陈建政,却积劳成疾,于2022年6月23日离开了他念兹在兹的工作岗位,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9岁。
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是头等大事
由于地势原因,吃水难题一直困扰着石槽沟村人。在靠天吃水的日子里,村民生产生活全取自积存的地表水。缺水的日子不好过,201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空白。如何让石槽沟村早日脱贫,像一座大山横在第一书记陈建政的面前。
进村第一天,陈建政就开始走访、调查、倾听、问策,10天时间把村里整个情况摸了个遍,而“何时才能吃上放心水”成为群众反映最多、最急切的问题。
陈建政与村“两委”干部坐下来,查原因,想办法,找路子。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要精准脱贫,首要要解决群众吃水难题!
找水!找水!陈建政为此常常夜不能寐。他先后邀请了4家水源勘探公司到石槽沟村探测。每天早上五六点,陈建政就带着勘探队员,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勘查水源地,走累了就歇歇,不熟悉地形就向群众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50多个日夜的勘测钻探,在距离第一口机井百余米的高地处,机井队成功打出深达369米的水源,水量也稳定下来。虽然水打上来了,可建设供水工程的200万元资金从哪里来?对石槽沟村来说,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陈建政潜下心来研究扶贫政策,在审计局、水利局、财政金融局的帮助下,终于争取到了一事一议项目。随着政府拨付的专项资金陆续到位,没让群众花一分钱,石槽沟人多年的吃水难题,终被破解了。
如今,从水源地抽上来的深井水通过供水管网,源源不断地将安全清洁的饮用水送到各家各户。为了满足群众吃水用水的愿望,陈建政还与村干部们一道,在村庄主干道旁安装了4个取水点,更加方便村民吃水。
一定把富硒做成兴村富民的金产业
石槽沟村原本并不生产富硒小麦。陈建政在与外界交流中,发现种植富硒小麦,既能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还能扩大村民及集体经济收入。在与村“两委”干部商定后,他带头行动,邀请济源市农科院院长尹国红和技术人员来村里实地查看,进行土壤采样、种植评估。报告显示:石槽沟村适合种植富硒作物!
起初,一些村民不了解富硒小麦的产业价值,觉得种啥都一样。陈建政与村干部深入村民家中,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我们每次到村里技术指导,总能见到陈书记,即便是周末。”济源市农科院小麦研究室主任彭涛说。
为拉长产业链条、扩大富硒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在陈建政的倡议下,石槽沟村筹资成立了石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石庆牌商标,通过石磨这一传统的加工方式,磨制小麦面粉,围绕“石”字做文章。村里投资40余万元,建起小麦面粉加工厂房,购进现代化全自动面粉加工生产线,每次可以加工小麦近万斤。合作社从种植户手里购进富硒小麦,让贫困户免费入股,优先使用贫困户家的小麦,以带动他们快速脱贫,全村1200多亩地从此都种上了富硒小麦。
2021年,石庆牌富硒面粉总销量突破25万斤,集体经济收入也增至35万元。今年7月,村里正式拿到绿色食品认证书,在发展“绿色+优质+富硒”产业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他心里总是装着群众
脱贫路上,决不能让一个人掉队。
孔令德曾是石槽沟村有名的贫困户,也是陈建政最牵挂的人。中年离异、经济拮据、房子年久失修无法入住、家中只有一个女儿且已出嫁,不幸的境遇,让孔令德的生活过得毫无生气。2017年,孔令德突发脑梗,工作干不成了,只能靠接济勉强度日。
陈建政知道后,帮他争取到政策扶贫款,带着村里人帮助孔令德建起新房,加盖了厨房、卫生间,添置了沙发、电视,用上了煤气,还拉起了院墙,硬化了地面。资金紧缺时,陈建政就自掏腰包帮他垫付。为让60多岁的孔令德生活无忧,陈建政又为他在村里争取到公益性岗位。
从精准脱贫到乡村振兴,群众最需要什么,陈建政就做什么。村民反映去市区的交通不方便,陈建政就与交通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开通了石槽沟村通往市区的客运班车。听邻居说种植优质小麦可以申报政策补助,陈建政高兴得像孩子一样,觉得石槽沟村应该符合条件,立即加入微信群,详细咨询申报程序。
2020年春节刚过,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人们响应号召纷纷居家隔离。村民赵功升的老伴日常服用的药吃完,不能外出购买,孩子又不在身边,情急之下,就打电话告诉了陈建政。陈建政二话没说,一边与疫情防控指挥部联系,一边打听哪儿有这种药,迅速买到药,送到老人手中。
去年七八月份,石槽沟村连降特大暴雨。这让陈建政很是揪心,尤其是脱贫户的生活与安全。他顾不上吃早饭,就往脱贫不久的陈世平和王福兴的家里跑,帮二位老人检查排水系统。
石槽沟村岭高坡陡,路高低不平,但村里人总能看到陈建政的身影,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咱村里的人”,见了面,总爱与他谈谈心里话、说说开心事,指出村里还有哪些不足,提出加快发展的好点子。
他是个实实在在干事的人
驻村扶贫的8年间,陈建政孜孜不倦地工作着。桌子上厚厚的12本扶贫工作日记,记载着他2900多个日日夜夜的精准扶贫踪迹。群众都说:“陈书记是个实实在在干事的人,为群众想的很多,为自己想的很少。”
2019年中秋节前夕,陈建政唯一一个儿子因病英年早逝。忍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陈建政把全身心都扑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上,夜以继日地忙碌着。
2022年,陈建政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春节。大年初一,他感到腹部疼痛,经医院诊断,竟是肝病晚期。做完手术,回家休息几天,就又赶到石槽沟村上班去了。村民们看到陈建政消瘦了许多,纷纷嘘寒问暖,希望他保重身体。可陈建政依然像往常一样,说“是个小手术,没什么大碍”,他关注更多的还是村里的工作。
病魔一天天侵蚀着陈建政的身体,有时他疼得喘不过气来。2022年4月20日,陈建政处理完最后一批驻村事务,不得不前往郑州进行第二次复检。从此,就再也没能回来……
当听说陈建政去世的消息,石槽沟村86岁的老党员赵功升连连摇头,不相信这是真的,一气之下,还把老伴骂了一顿,因为消息是老伴告诉他的。看到陈书记去世的报道后,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哽咽了。他喃喃地说:“平时没听说他有啥病,人怎么会一下子就没有了呢?真想让他再来家里看看!”
今年8月,陈建政被济源示范区党工委追授为“济源示范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9月,被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评为“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