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部真实记载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的倾心之作

零零社区网友  2022-01-22  互联网

一部真实记载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的倾心之作

——读《杜鹰农村经济研究文集》有感
张红宇

  有幸在第一时间读到《杜鹰农村经济研究文集》,沉甸甸的感觉尤为强烈。这种感觉不仅仅是文集本身厚厚的三卷本带来的视觉冲击,更是断断续续花费了10多天翻阅全书后留下的内心感受。

  认识杜鹰始于20世纪80年代,真正熟悉,则是在他到原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担任司长之后。作为领导和同事,他与我们共事4年有余。他对党的事业极为负责的态度,对工作极为严谨的作风,对治学极为专注的精神,对文字极为求精的要求,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影响到身边的每位同志。后来,他到国家计委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担任领导职务,每每于不同场合听他所言,感他所思,读他所著,无不大受裨益。

  《杜鹰农村经济研究文集》收录了作者40年来有代表性的文稿207篇,分21个篇章,近200万字。我在阅读这部文集时总是抚卷默想,一个人的思想竟可如此深远,如此广阔。作者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投身农村改革的那批年轻人之一,亲身经历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全程实践,对农村经济的研究纵贯始末,自改革之初农民自发地包产到户带来的深刻变革,直到新阶段三农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课题,作者对每个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都有深入思考;作者又曾在多个部门和岗位工作,既实际操作过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超前探索,又具体负责过全国农业农村战略规划编制和中央投资安排,同时还长期参与中央一号文件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改革发展重要文件的起草,丰富的阅历使作者的研究涉猎广泛,几乎囊括了三农各个重要领域。文以载道,笔端留痕,作者悉心体察不同阶段三农突出问题并探本溯源,总是能提出一些独到见解,体现了作者的开阔视野和求是精神,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的偏爱和坚守,也凸显了一个三农工作者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

  一是立足服务决策。如作者所言,他对农村问题的研究从未脱离过为决策服务的宗旨,正是决策的需要引领了他的研究方向。作者早期在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所的研究,为包产到户的普遍化、确立家庭联产承包制和推动农村和国民经济结构变革提供了依据。作者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直接参与和领导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在农村土地制度、基层经济组织、粮食购销体制、乡镇企业制度、农村金融体制等多方面,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作者90年代以来对农民收入、劳动力流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粮食供求总体形势、推进城镇化进程等问题的研究,为相关决策做出了贡献。进入21世纪以后,作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岗位上,直接服务加入WTO后农业管理体制调整、全国涉农规划编制、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加大三农投入、管好用好中央农业农村投资等中央决策需求,特别是2013年以后对改革完善我国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做出重要贡献。

  二是把握时代脉搏。改革开放40多年,农业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不负时代要求,对发生于中国农业农村不同时期的标志性事件都予以生动记录和深入研究。文集的开篇之作《中国农村改革的实质性进展和面临的新课题》,从微观基础变革引发的经济流程变化与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的不对称性,解释了8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业“陷于徘徊”的深层原因;有关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系列文章,体现了农村改革进入低潮阶段始终不渝推进农村改革的坚守;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农民收入陷入低速增长,作者有多篇文章从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和乡镇企业的制度缺陷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较早地提出了发动以城镇化打头的结构变革主张;1988年和2003年,两次面临粮食总量矛盾,作者都敏锐地提出了恢复总量平衡的对策建议,体现了作者对宏观形势的把握能力;进入21世纪后,作者又及时研究论证了工农业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及在我国的非典型性,为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依据。

  三是注重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本功,是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唯一途径。文集中《从农业大省看农村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一文就是农村调查研究的经典之作。90年代初,作者带队赴安徽农村蹲点调查3个月,从中央政策不落实的原因入手,详尽刻画了财政、银行、粮食企业的内在矛盾及整体上对农业大省不利的政策环境,揭示了对农民“打白条”屡禁不绝、“两金”发放不落实、收购资金筹集难、减轻农民负担“按下葫芦浮起瓢”背后的原因,提出了尽快建立粮食风险基金、设立政策性银行、推进粮食系统改革和农业税费改革等建议,引起中央的重视。这篇3万字的调查报告曾作为范本推介给原农业部系统,对提升我们的调查研究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又如,《延安“四荒地”拍卖的启示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分析了荒山到户“分”与“卖”的区别,《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有关问题的报告》率先提出了投入方式和组织形式转型的对策建议,《关于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调整问题的调研报告》和《下决心解决华侨农场的困难和历史遗留问题》呼吁推出水库移民和华侨农场新政,以及对云南、贵州、新疆、湖南、吉林等地扶贫攻坚的调研报告真实反映了农村基层的情况和农民群众的呼声,都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的产物,也反映了作者的务实作风和深厚的调查研究功力。

  四是理论联系实际。中国地域之大,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研究中国农村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但又不能紧紧局限于一时一地,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努力去把握三农发展的一般规律,甚至有时要跳出三农看三农。作者曾经讲到,研究好三农问题要具备实感、宏观图像、恰当的分析工具三个要素,实感来自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和不断积累,宏观图像是指一个现象的分布及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工具则是解决逻辑构造的关键。作者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去身体力行的。比如,作者对林业、草原家庭承包的调查,并没有简单照搬农业家庭承包的一般做法,而是从行业特点出发,指出林业、草原家庭承包必须具有自身的特点。又比如,作者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分析,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刻画了这一群体的社会特征,揭示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层性和分割性,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作者对一般规律的探索,更集中体现在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研究上,他在《小农生产与中国农业现代化》一文中刻画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在《新时期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中又指出,继解决粮食绝对短缺和初步构建了工业反哺农业机制后,因竞争力下降而导致的食物自给率下降,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面临的真正挑战,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统揽全书,作者对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把握,从问题分析到引出判断的逻辑力量,娓娓道来的文风,以及字里行间体现出的作者对党的三农事业的深切情怀,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到这里,2022年如期而至。中国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三农事业任重道远。相信作者的思想车轮会继续滚滚向前,我期待着继续读到作者的新作,更期望更多的年轻人投入中国伟大的三农事业,我想,这也是作者的初衷和期望。

  (作者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01-22/336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