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王德彬:贫寒中凝聚信念劫难中成就自己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2-17  互联网

王德彬:贫寒中凝聚信念劫难中成就自己

  □□本报记者王斌文/图

  认识德彬足足有21年,采访他却是头一回。21年前,德彬还是个土得掉渣的农家小子,而如今,他已是江苏腾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全国高科技建筑建材产业化委员会招投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在江苏泗洪县,采访基本上都是在德彬那辆奔驰S350越野车上进行的,他开着车,一边如数家珍般指点着他的建筑作品,一边娓娓道出他的成功与失败和他的喜悦与辛酸……了解后笔者不禁有种深深的震撼,眼前这位衣着整洁光鲜、谈吐抑扬顿挫、思想成熟坚定的企业家曾经经历了怎样的挫折与重击,却顽强地坚持下来,等到了他今天的辉煌……

  王德彬是江苏省泗洪县界集镇吕岗村人,家里兄弟姐妹7个,他排行老四。那时候,父母靠着辛勤耕耘不足一亩的稻田来养活他们,却捉襟见肘。1986年,德彬18岁成亲时,父母咬牙卖了家里惟一的老黄牛,也没能把儿媳妇迎进家门,德彬不得不忍着白眼、遭着闲话从界集镇倒插门去了龙集镇。那一刻,他一步一回头,一回头一哽咽,最后竟失声痛哭……从此,要奋斗、要出人头地的誓言深深烙在心里。

  德彬的家离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咫尺之遥。洪泽湖荡漾在江苏省泗洪县、洪泽县和盱眙县行政区域内,水域面积1960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淡水产品丰富。洪泽湖东北部的湖面叫成子湖,成子湖西岸纵深6公里处,就是德彬倒插上门的龙集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王德彬守着天然水乡搞起水产品贩卖,迈出了从商的第一步。那是1987年的事儿,德彬19岁。他每天一大早赶到湖边,从渔民那里收购小杂鱼、小

  莲鱼、小昂公鱼、小草鱼和小桂鱼用竹篓背到集市上叫卖,每天能挣5~6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小200元。这在当时真是一笔大收入,能用来给弟弟妹妹交学费,能用来买种子、买化肥。第二年,德彬买了辆自行车,跑得更欢实了;第三年时,德彬又扔了自行车,鸟枪换炮,斗胆租用冷藏车搞起长途贩运,第一车杀向安徽省宿州市,一车净挣800元。尝到了甜头,德彬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的轨迹是:1989年6月,索性租赁下宿州市水产公司门市,供销一条龙;1989年9月,业务拓展到北京,租赁交通部印刷厂冷库和北京市水产公司永定门冷库;1990年初,承担亚运会组委会水产品配送工作;1991年5月,斥资购买东风牌冷藏车和解放牌运输车各一辆,水产品的运输、储藏、批发、零售一体化,德彬的业务上了档次,上了规模。

  应该说,德彬的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精神是他初涉商地便小有斩获的基本因素,但在商海中吃苦耐劳与规避风险同等重要。待人热诚、性情耿直的德彬生意场上顺风顺水,对商业风险却疏于防范,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一次商业活动中几遭灭顶,一下子将他打回到“解放前”。

  1994年底,挣了钱的德彬,脑子有点发热,跑到连云港市征了块地,自建了一座200吨的冷库。因为投资巨大,倾囊而为,德彬的胆量和勇气令人刮目;项目规划也无可厚非,建成运行后收益可观,两年便可收回投资。但让德彬料不到的是,朋友承诺的资金支持不能到位,设备无法采购,冷库像烂尾楼似的戳在地里。情急之下,德彬暂时就把冷库出租给别人当库房,好歹每月能有资金回笼。也该德彬走背字,谁成想该租户是个走私汽车、摩托车的黑大佬,走私来的黑货就窝藏在冷库里。终于东窗

  事发,冷库连带黑货一并被当地政府罚没。因为是冷库的业主,德彬也被审查48天,并处巨额罚款。一招不慎,一损俱损。走出审查机关的大门,一贫如洗的德彬仰天长叹,欲哭无泪。

  搭着手扶拖拉机回到老家,德彬话也不说,饭也不吃,一睡就是两天两夜。起来后,静静地对家人说:“我从头再来。”

  1997年的4月,开惯了轿车的德彬蹬上三轮车,干起了贩卖蔬菜的小买卖。与其说德彬干啥啥行,不如说天道酬勤。健壮的体格让他不知疲倦,心中的信念让他勇往直前。两年光景,蔬菜买卖已经从蹬着三轮车沿街叫卖发展到雇用三辆运输车往上海、南京、无锡等大中城市配送……德彬咸鱼翻了身,身边的朋友多了起来,邀请合作的事也一桩接一桩。好热闹的德彬这回反倒安静了,他讲不出大道理,但他明白,手里这点钱经不起折腾,好大务虚害死人,要来实的。2000年初,他看准了从江苏省洋河第一酿酒厂批了一车酒倒腾到六合县,乖乖,一车酒挣了3万多块。这一趟,既挣了钱,也是一次实际考察,让德彬随即下了办酒厂的决心。

  2000年底,德彬与江苏省洋河第一酿酒厂合作,斥资50万元人民币,开始生产具有自主知识品牌的“川滘王”酒。德彬又跨入了一个新鲜而又陌生的行当。不懂管理,德彬从头学起;为了酒的质量,德彬不惜重金聘请技术人员;为了销售,德彬的足迹遍及江苏、山东、安徽、新疆、江西等省、市、自治区……德彬的倾力打造,使酒厂在竞争激烈的环境当中羽翼渐丰。然而,2004年的一单假合同又让德彬“吃”了一闷棍,闷得他眼冒金星、跌跌撞撞。朋友问,你的酒想不想出口,想的话给你介绍个朋友。朋友好心和不经意的话,让德彬展开了无

  尽的遐想,并一头钻了进去。德彬如愿来到了深圳,在深圳外贸大厦与一伙自称是“深圳外贸出口公司”的人签订了一份5000箱酒的出口合同,出口给法国巴黎某某公司,货到深圳指定地点后付款。这5000箱酒价值180多万元,德彬沉浸在挣钱的喜悦和业务拓展到国外的巨大成就感之中,连夜赶回厂里,动员全厂职工加班加点用一周时间生产出这批酒,如约运到指定地点。“深圳外贸出口公司”庆功般地招待了他,承诺货款3天内到账,德彬也如释重负地去游玩了一番。结果可想而知,当德彬觉得不对劲时,对方已是人货两空。德彬灰头土脸回到厂里,给眼巴巴的员工结清了工资,给纸箱厂结清了包装费和酒瓶费,关了酒厂,回家了。

  德彬需要休息,需要反省,需要总结,需要清醒和判断。他认为,两次挫折纯属头脑简单,虽代价巨大,但对涉世不深的他来说价值非凡,意义重大,从此他知道这个世界有深有浅,遇深莫逞能,遇浅莫张狂;他觉得,自己应该能成就一番事业,内心的涌动是如此的强烈,停都停不下来;他分析,这几年虽干得轰轰烈烈,却始终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没有定位,更谈不上方向;他总结,最大的收获是宝贵经验和知道了自己几斤几两。

  2006年的一天,德彬特意走在泗洪县的大街上四处看看。多年在外打拼,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

  唯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泗洪没怎么留过心。而当下,泗洪县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充足的工业用地和当地廉价劳动力,正吸引着台商、浙商纷至沓来,工业园区划定,市政配套设施跟进,道路建设和绿化工程方兴未艾……泗洪县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期,也开始了一个大建设期,同时也带来了无限商机。德彬正是嗅着这无限商机来的,在泗洪县管委会发展规划局局长王永耀点拨下,他把目光最终定位在建筑行业上。用他的一句官话就是:“利用本地人脉资源,为建设美好泗洪献力。”

  凤凰涅槃,德彬再度出山,淡定而不可阻挡……

  掐指头盘盘德彬这5年的业绩,虽谈不上辉煌,却足以使他在当地成为“大佬”级的人物,个人资产也令笔者咋舌。想想当年那个憨憨的、汗津津的并串着鱼腥味的农家小子,再看看眼前衣着光鲜、精明干练的德彬,不由感叹造化的历练!

  过去梦寐以求的都实现了,德彬并未因此而满足和沾沾自喜。他是高中毕业,盘子越大,肚子那点墨水越来越显单薄,学习充电自称为当务之急,正抓紧时间攻读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明年,他还要创办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集开发、建筑为一体,把盘子再做大做强;待时机成熟,还要走出泗洪,业务向全国拓展……

  衷心祝愿德彬走得更远!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2-17/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