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赤子情 ——记湖南省永州市粮食局驻东安县溪源村工作队队长、科学发展指导员蒋孔吉
■■本报特约通讯员欧显庭
本报记者吴砾星文/图
他是即将退休的老人,但眼神深邃,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依然步履矫健;他是机关干部,脸上却千沟万壑,饱经风霜,外貌与最普通的农民没有两样;他是扶贫战线的老兵:前后9年扶贫,连续7年驻村,经他帮扶的贫困村、难管村个个变成先进。
在老乡眼里,他是大恩人,是扶贫功臣。听说他即将退休撤队,9月28日,他扶贫的溪源村1473人联名写信挽留,为他请功。
职务不高——扶贫工作队长,老乡习惯叫他“蒋科”。
他叫蒋孔吉,湖南省永州市粮食局驻东安县芦洪市镇溪源村工作队队长、科学发展指导员。
“农村有我的用武之地
”
蒋孔吉的人生本来可以有另一种写法。2002年机构改革,他从市粮食局办公室主任位置退居二线。多年的正科级,4次获得省市科研成果奖。按常理,他完全有资本颐养天年,就此留下人生的精彩。
但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道县祥霖铺镇下井村,是市粮食局牵头扶贫的特困村。村里有这样的说法:大井村,大井村,种田要靠天河水,半月不下雨,男女老少都掉魂。全村230户870人,三分之一多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局党组点将蒋孔吉。理由是他1997年、1998年在双牌县塘底乡搞扶贫工作扎实,群众欢迎,经验丰富。
说是点将,实是商量。他已退居二线,老大一把年纪,“政治上已无所求”。要是不愿去,别人怎好强人所难?
没想到蒋孔吉答应得很爽快。
虽然对大井村的落后有思想准备,但身临其境还是感到震惊:村里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由于经济落后,支部没有凝聚力,之前村党支部由还不是党员的村主任主持工作。
“年年都扶贫,到头来还不是吃稀饭,喝米汤?”蒋孔吉上门走访,碰了软钉子。
面对疑惑的群众,群众大会上他的话掷地有声:“我和你们一起吃住,一起干,只要你们跟着我走,不把你们带上阳光大道,日后你们可以指着我骂娘!”
在蒋孔吉眼里,诺言比生命还重要,说到就要做到。
2005年元月,大井村扩建一口大山塘,需要清淤蓄水。寒风凛冽,群众都不愿下塘。“你们不下,我下去!”蒋孔吉脱下鞋子,卷起裤脚,一头跳进刺骨的寒水里。村干部党员带头,村民一个个下塘干了起来。3天时间就把山塘清理完毕。
群众心里热起来了。蒋孔吉顺势带他们到广西恭城县红岩村参观。看着人家兴产业,个个发家致富,村民再也坐不住,脑子开窍了。
经过两年打拼,村里修渠道4公里,村道7.6公里。扶持种植纽荷尔脐橙1600亩,烤烟500亩,培育养猪大户22户。2004年人均增收2163元,80多户特困户脱贫。
使命完成,蒋孔吉收拾行李离开村子时,村民依依不舍。
2006年,市粮食局的建整扶贫点移到道县四马桥镇彭家村;2008年,转移到东安县溪源村。一个是有名的难管村,一个是市级贫困村。
蒋孔吉再度请缨。领导说,老蒋搞点有经验,他去,我们放心。
蒋孔吉又一连干了五年,两个村彻底改变面貌。
蒋孔吉搞点扶贫出了名。市里开建整扶贫工作会,市农办一位老领导听说蒋孔吉的事迹,特意拄着拐杖来看他。
连续7年的扶贫生涯,他创造了永州市建整扶贫驻村时间最长、扶贫效益最好的纪录。
长期坚持在扶贫一线,他图什么?“退居二线后在机关没有什么事,在农村可以为老百姓做一点事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蒋孔吉的回答很朴素。
他说,在大井村,有两件事对他触动很大。到村民黄一岩家走访,蒋孔吉发现他家里黑灯瞎火。老人说交不起电费,已经摸黑3年了。蒋孔吉心里发酸,眼泪流下来。他帮助交了电费,把被剪断的电线接起来。老人门口有一口水塘,蒋孔吉买了40多只鸭苗让他放养,鸭子长大后卖了700多元。第二年,蒋孔吉让他进了镇里的敬老院。蒋孔吉想,像这样的贫困户如果没人管他,永远是贫困户。
另一件是村民黄一途养母猪不懂技术,母猪下崽时连同15只乳猪全死了,损失7000多元,欲哭无泪。
蒋孔吉觉得,农村需要他,农民需要他,在农村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扶贫,就要和群众心贴心”
农村工作难做。贫困村、难管村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蒋孔吉搞建整扶贫,扶一个成一个。难道他有什么“点金术”?
他说,搞点,先要培养和农民的感情。关键是心里要贴着农民群众,真心帮他们。
1950年,蒋孔吉出生在宁乡县一户农家,骨子里对农村、对农民有着天然的情愫。
彭家村地处偏远。村穷人心散,一度赌博成风,偷盗盛行,加之民风剽悍,年年都有几次宗族械斗。县里曾组织80多人的工作组进村,工作组做饭的锅被砸烂。
市建整办负责人送蒋孔吉进村时,村民没一个人愿意搭理他。临走,这位负责人拉着蒋孔吉的手说:“老蒋,你把彭家村搞好了,回市里我私人请你的客。”
进村之初,蒋孔吉和工作队员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村里有30多户特困户、五保户,他一一去看望。
彭家村四面环山,村里缺水。住下来的第一天,村支书给蒋孔吉挑来一桶浑浊不清的水,说:“蒋队长,我们村用水困难。等下没水用,我先给你挑来了。”蒋孔吉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他要支书带他去看井,大老远就看见一排排长长的提水队伍。
六月天太阳火辣辣的,他带着工作队员钻刺篷,爬上村周边山峰找水源。几天下来,水源找到了,蒋孔吉人瘦了一大圈。他从省里跑来30万元扶贫资金,给村里接上自来水。
水通了,村民的心也随着清清水流湿润了。“蒋科不是彭家村人,干事比彭家人还用心。他叫我们咋干,我们就咋干!”
火车跑得起,全靠火车头。扶贫要见成效,关键要带好班子。
村干部能力不强,有的胆小说不出话。蒋孔吉带着他们去走访群众,去看村里环境,帮助他们分析优势、摸清家底,和他们一起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蒋孔吉对村干部要求严格。为增强党员干部标兵意识,他从市里买来一面鲜红的党旗,挂在村办公室,带领党员干部齐唱《国际歌》,唱得大家热泪盈眶。村党员大会讨论发展规划,原定开半天,没想到大家打开了话匣子,一连开了两天。
思路定下来了,蒋孔吉给村干部分工。修路,清垃圾,搞产业,各负其责。各项工作周周点评,月月考核。村主任彭杰义喜欢喝几杯,蒋孔吉要求村干部做工作不准喝酒,他把酒戒了。
群众说,村干部这下像做事的样子了。蒋孔吉认为,扶贫要扶志,也要扶智。
彭家村种脐橙,村民不懂技术。他从县农业局请来两个技术员专门搞管理和技术服务,手把手地教。脐橙第二年就挂了果,加上套种西瓜,每亩收入1000多元。去年,彭家村脐橙被评为道县的优质柑橘。
退休教师彭劲德高望重,蒋孔吉一进村就去拜访,请他出马担任村民理事会秘书长。对有劣迹的年轻人,蒋孔吉和理事会的人实行三帮一,五帮一。还制订村规民约,请有关部门上法制课。浪子回头,村风民风很快好转。
彭家村由乱到治,由穷变富,成了全县的先进村和省建整办推广的典型。
“农民群众最真挚最淳朴,只要你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心里贴近他们,他们就会回报热情和信任,就会激发出活力。”蒋孔吉这样感叹。
村支书彭征兵说:“工作队把我们当亲人,我们把工作队当兄弟。”
2007年底,工作组撤队。村民为了留下蒋孔吉,至今还留着他的行李。
“为老百姓办事,付出再多也值”
农村工作条件艰苦。搞建整扶贫,要克服很多困难。在大井村驻点,附近粮站一间报废的房子就是蒋孔吉和另两名队员的“家”。春天下雨,雨漏在床上,一个晚上要移动三、四次床位;夏天蚊子乱飞,天牛爬上床,同住的年轻队员小于吓得掉下床来;用水要到山下一里多的水井去挑。每天老蒋主动去挑,小于看不下去,也去挑,肩膀压得红肿。市扶贫办负责人来看他,从扶贫经费中特批开支2000元修房。他考虑扶贫经费紧张,一分没动。他从村支书家拿来一些废薄膜糊窗户,熬过了两年。
筹集扶贫项目资金是最大难题。每次休假,他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是跑项目。一次次写报告,一次次汇报,在一些单位还没少受人白眼。
7年扶贫,他争取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坐过多少冷板凳、受过多少委屈他记不清。他说:“只要能为村里、为老百姓办好事情,什么苦、什么气,我都可以受,再多的付出也值得!”
2006年他搭便车到市里跑资金,连人带车翻进沟里,至今脚上还留有伤痕。
7年间,他拿出1万多元扶持贫困户,自己用于扶贫工作的开支达2万多元。还先后垫付资金10多万元用于扶贫项目建设。
他倾心尽力为了他人过上富裕生活,自己则清贫节俭。每次出差,都是坐公共汽车。家里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房子和普通的家具。
蒋孔吉心系扶贫,对家庭常有一种愧疚。
他爱人潘锦云罹患肺病多年,后来确诊为肺癌晚期。转院长沙后,妻子看他忧心村里工作,几番劝他回村。思虑良久,万般不舍之下他请来亲戚照料妻子,自己返回大井村。周五,他搭夜班车赶长沙看妻子,周日搭夜班车返回。扶贫工作一天也没受影响。
妻子病危时,他抱着奄奄一息的妻子,泣不成声:“对不起、对不起……”妻子深情地望着他,说出最后的心声:“孔吉啊,我不怪你…这一辈子跟你,我不后悔……”
村里派来的人看见这一幕,无不落泪。
妻子逝世后,他身体每况愈下,体检查出患有高血糖、胆结石、冠心病等。从此他的工作伙伴除了工作日记、还有各种各样的必备药品。
在深圳工作的女儿心疼父亲,多次劝他抽身,并准备买房接他过去养老。蒋孔吉说,扶贫工作还没搞完,我怎么抽得开身呢?
2008年春节前夕,正值冰灾,蒋孔吉惦记着溪源村18位五保老人和25户特困户,给他们一一送上大米和过年的猪肉,直到农历腊月28才离开溪源村,到深圳与女儿一家团聚过年。
女儿慢慢理解了父亲。见父亲执着,只能暗中关心,常常贴补他。他的手机和为方便下乡常年穿的波鞋都是女儿买的。
蒋孔吉心里装着群众,乡亲们心里也惦记着他。每年10月份起,道县大井村和彭家村的老乡就不停地给他打电话。“您亲手种的脐橙熟了,回来吃一个吧。我们的日子好了,回来看看吧。”“蒋科,您住的房间我们还给您留着。”彭家村村民说。
2005年,听说他要撤队,大井村附近十多个村支书去请他搞点。大洞村村支书吴田清以县人大代表的名义向县人大会提出议案,要求县政府给蒋孔吉记功。
青山不老,因为扎根大地。
1997年到2010年,蒋孔吉连续12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6次被评为市优秀党员,7次荣立三等功。日前,中共永州市委授予蒋孔吉“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中共湖南省委学教办拟将其作为先进典型向全省推介。
图为蒋孔吉在东安县溪源村参加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