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我国贫困标准应尽快与国际接轨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5-17  互联网

时评 我国贫困标准应尽快与国际接轨

  □□ 徐恒杰

  多年以来,我们在发展中许多方面都在与国际接轨。笔者认为,在划定贫困线和制定扶贫的标准上,我国也应与国际接轨。这样的接轨,可以有利于国外人士对我们的发展水平和状况有更全面和客观的了解,有利于我们对国情做出更理性的判断和更合理的决策,有利于更好地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促进扶贫事业,从而更好地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进程。

  据了解,按现行国家扶贫标准衡量,我国仍有2688万贫困人口,而按照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每天1.25美元),尚有1.3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如再加上已解决温饱但生活水平依然很低、发展能力依然十分薄弱的低收入人口,需要帮扶的规模则更大。在此背景下,是否“显著减少贫困人口”不必成为制定政策的绝对标准,一切应以“人民满意不满意”,贫困人群的幸福指数是否真正提高为衡量标准。

  近年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伴随GDP数据增长反映出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成功应对了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蓬勃活力。外国人到中国往往只能看到大城市的进步与繁荣,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状况的解读和态度于是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似乎中国已经相当发达,已经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发达国家的国际义务了。为此,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和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时,经常要苦口婆心地解说中国的国情。笔者认为,如果采纳国际贫困标准,所衡量出的贫困人口数量就是真实国情的必要而有力的注脚。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根据国家的扶贫标准,农村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10年的2688万,为世界发展和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目前的贫困线标准与世界银行的标准相比,标准低了一半以上。标准不同,被定义为穷人的数量自然不同。数量不同,则对实践的认识也会不同。今年贫困标准有可能从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上调25%到1500元,贫困人口总数将大增,再回到9000多万甚至上亿都有可能。即使如此,新标准和国际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甚至仍低于印度。即使将贫困线标准提高到1500元,按照目前的通胀水平,也未必能超过几年前1196元的购买力,实质意义不大,何不划定更高些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贫困线?

  今年开始,我国已经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向更高更好的目标进发,但贫富差距却在进一步地扩大,成为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据有关方面测算,目前我国基尼系数约为0.47,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城乡之间看,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36∶1扩大到2010年的3.32∶1;从不同群体之间看,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较快,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而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仍然有数千万,低收入群体还有2.7亿人。

  奢侈品的消费已经与国际接轨,贫困标准为何就不能尽快与国际接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了世界标准,促进“共同富裕”的标准自然也不该落后。况且,在现代社会贫困已不能再被简单地理解为衣食无着或收入低下,当前农村人文贫困比经济贫困更为棘手。在农村就业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的只有0.0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4.5%,而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却高达22.25%,贫困不仅是经济贫困,更是知识贫困和社会贫困。

  笔者最近在山西革命老区调研扶贫开发情况过程中感受到,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工程,扶贫事业确实担负着改善民生、缩小差距、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艰巨使命。为此,只有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才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扶贫开发事业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扶贫标准是在新时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改善情况下,保障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与发展致富多元需求的客观需要。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也已经为较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按照国际标准推进扶贫开发创造了条件。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有各部门、各地区的共同努力,有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有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即使贫困标准与国际接轨,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也一定能够尽快实现新的历史性突破,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项宏伟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5-17/22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