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腾笼换鸟”小镇新生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5-12  互联网

“腾笼换鸟”小镇新生

  震中汶川县的水磨镇,从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如今以“世界灾后重建的灯塔”广为人知。2010年,因“水磨创造重建奇迹,为世界贡献了快速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创新经验”,而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授予“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奖。

  □□ 本报记者 阮蓓 余向东

  三年前,它是一个工业重镇,18个行政村聚集了63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三年后,它摇身变为旖旎风情小镇,山水一色、如诗如画,彷如一幅“水磨江南”。

  汶川县水磨镇位于岷江上游河畔,在地震之前是阿坝州的工业重镇。“按照重建规划的定位,水磨镇被定位为‘旅游、教育、特色农业和居住’功能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委书记侍俊说。

  4月13日,当记者走进水磨镇,有一种身处“世外桃源”的感觉:地震之前破败不堪的老房子经过重建,已经再现数百年前的模样;昔日臭水横流的寿溪河,已建成一个碧波荡漾的湖泊。那些黑烟弥漫的工厂,如今关的关,搬的搬,留下来的5家环评排放全部达标。一座“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已经在这里崛起。

  徜徉在千米禅寿老街,村民钟志君在这条行走了60年的老街上迷失了方向,“漂亮得连家门口都找不到了。”老人乐呵呵地说。

  这是一种幸福的眩晕感。青砖木门,雕梁画栋,流水飞檐,羊角图腾……禅寿老街打造了21家羌味十足的连锁“乡村客栈”,钟志君一家人不仅在新建的水磨羌城里分到住房,还附带了一间商铺,“眼瞅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到这里旅游观光,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侍俊表示,在推进汶川县灾后重建过程中,必须重构汶川县城乡空间体系和产业发展模式,把以人为本、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放在突出位置。水磨镇灾后重建以生动事实带来的启示是,灾后重建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搞“黑烟GDP”,地方照样能发展,群众照样能就业增收。

  现在的水磨镇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已经通过“腾笼换鸟”式的产业转型得以支撑。搬走污染企业,腾空“笼子”,结果换来四只“鸟”:

  第一只“鸟”是旅游业。水磨镇通过建设两条特色街区,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商业氛围,今年春节每天都有近万名中外游客到这里休闲旅游,并带动了周边村庄的乡村旅游。

  第二只“鸟”是引进阿坝师专和四川音乐学院两所大学,进驻1万多名师生,为这个将成为阿坝州“宜居宜业”的典范带来足够的活力。

  第三只“鸟”是迁出高耗能企业留下的土地,用来安置生态移民和建设保障性住房。

  第四只“鸟”是一批种植业、养殖业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带动了就业,增加了群众收入。

  依赖这种“腾笼换鸟”式的转型与发展,水磨镇去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4000元,远远高于震前水平。如今的水磨镇俨然变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青山绿水碧波荡漾”的水墨画,水磨镇的“前世今生”,就是整个汶川县通过灾后重建实现经济转型的缩影。

  水磨镇旅游业的日趋繁荣,只是其崛起的一面。最令人惊喜的是繁荣背后,一条自产自销的经济链也悄然成型……

  车家三兄弟开的餐馆,以农村“九大碗”为招牌菜。车友情介绍,素菜、土鸡就在水磨买,鱼和肉在都江堰买。“但是猪肉还是以水磨当地的腊肉为主。”车友情指着墙上的烟熏腊肉,笑着对记者说,“九大碗”餐馆不仅解决了10个人的工作,还带动了2户亲戚搞专职养殖。

  跟车家兄弟一样,那些从工厂走出来的水磨镇村民们也陆续开起了餐馆、羌文化饰品店、照相馆、特色茶楼以及酒吧,水磨人真真实实触摸到了属于自己的富足。

  水磨镇镇长蔡代敏介绍说,水磨镇现在有1万多人,按照“水磨羌城”的打造形式,水磨的西羌文化特色已基本成熟。除了阿坝师专外,阿坝电大、汶川二中也要搬过来,届时,水磨镇的人口会激增到4万人左右,超过阿坝州首府马尔康的人口,成为阿坝州的经济重镇。“水磨镇的旅游业将来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谈起水磨的未来,蔡代敏的语气中充满了兴奋:“水磨镇主推特色农家休闲旅游,未来的水磨,是一个集吃、喝、玩、住宿、休闲和羌文化产品销售一条龙的旅游小镇,那时候,水磨就是真正的‘小江南’了!”

  车友情透露,他正在考虑租一块寿溪河畔的地皮,建一个鱼塘,并把“九大碗”餐饮店的规模扩大。“春节的时候,来水磨旅游的人堵断了街,就连挑豆花卖的,一天都要挣1000块,再不扩大经营就要落后了!”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5-12/22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