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吉林“三化同步”看经管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5-03  互联网

吉林“三化同步”看经管

  □□本报记者孙鲁威文/图

  农村经济管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今,在“三化同步”的过程中,农村经营管理又被赋予新的使命,就是要跟上城镇化、工业化的步伐,进一步梳理经济关系,调顺利益关系,让农民更理性、便捷、自主地走上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道路。4月12日,农业部在吉林召开全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吉林的经验使与会者看到,农村经营管理开拓的效益空间也正是“三化同步”的发展空间。

  用“七化”引导农民适应现代化管理模式

  吉林省委、省政府近年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高度重视,通过合力化、载体化、体系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功能化“七化”建设,清家底,强监管,重服务,使农村社会与经济环境呈现新的面貌。

  吉林先后以省委、省政府及省纪委、省农委的名义,出台了10多项政策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配套办法。在资金投入上,仅去年省财政就一次性拿出专项补助资金4716万元,市县乡三级累计投入1.6亿元,形成了“合力化”的工作机制。通过“体系化”建设,全省706个乡镇街道,已有93%建立了机构,代理服务中心从业人员达3400多人。“载体化”建设的重点是加强代理服务中心软硬件建设,制定了分类、分项建设标准。“制度化”建设的任务是建立健全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制度,包括岗位责任、业务核算、信息公开、档案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标准化”建设就是在资金管理、资产资源管理的流程上,管理文本、手段、监管使用的规范上,全面推行程序化管理和规范化操作。“信息化”建设是运用查询、提示、公示等功能,做到信息共享。“功能化”建设已经把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合并到“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将惠农政策、婚姻殡葬、社会保障等等公共服务,以及“七站八所”的对农服务项目统筹纳入,并与乡镇政务公开相对接,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在吉林省梨树县十家堡镇三资代理、便民服务、负担监管中心,我们看到的服务大厅是经过两次改造达标的,大厅面积有130多平方米,有服务窗口13个,配备了电脑、复印机、打字扫描一体机。通过LED大屏幕显示屏和触摸式查询机,可随时查阅“三资”档案、各种委托代理协议、代管合同等制度文书,可以看到滚动显示的社会化服务信息。在触摸屏查询平台与“三资”管理软件联网,可以查询到“三资”及各项收入支出的总账、明细账、往来账及镇村两级干部勤廉双述和村务、政务公开等信息。记者看到,不少农民在大厅里走动,柜台上摆着五颜六色的传单,有各种政策的执行提示单,还有招工广告纸。

  据介绍,吉林省梨树县“三资”代理工作两年来县、乡两级共投入建设资金累计近1100万元,20个乡镇的“三资”代理全部达标:服务大厅面积全部达到或超过120平方米的建设要求;“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农民负担监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合并设置;全部建立了“三资”联网监管系统;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录像;295个村庄全部安装了触摸屏;全部使用统一印制的规范化票据和凭证;全部统一制作了各项制度板和党务政务公示栏;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2010年,共实现代理服务5210人次,帮助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751份,流转面积达8062亩,代理发放惠农资金7800多万元。

  在梨树县县城矗立着威严壮观的法院大楼,梨树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庭设在这里,一起女儿向父亲索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仲裁正在进行中。据介绍,梨树县2004年颁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2005年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7年来,共接待农民来信来访1970件,立案裁决解决720件,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使农民由“信访”变“信法”。2009年,县政府要求在各乡镇分别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仅今年一季度,合作社与社员签订土地合同流转土地达3000多公顷。

  用“合作化”引导农民提升现代化发展能力

  2009年11月中旬,吉林省农

  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会议在四平市召开。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突出“加快发展”这条主线,强化“法律和政策”两个支撑,实施“产业、人才、项目”三个拉动,实现“专业化、产业化、民主化和现代化”四个促进。会议特别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探索和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新形势下,需要不断完善乡村社会治理结构,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效能,而合作社提供了经验和模式。

  曾创造了第一个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专业合作社、第一个获得国家银监会批准的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奇迹的梨树县,截至目前,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50个,合作社成员达到4万户,带动农民近8万人,分别占全县农户和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4%和26%。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技推广和标准化生产,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和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合作社的引领和带动下,2010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58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合作社农户人均收入达到10200元,最高的达到人均3万元。

  记者在梨树县富邦农牧发展合作联社新厂区看到,所有的工作人员均为清一色的年轻人,全部统一着装,让人觉得好像进了“外企”。该联社创建于2002年,是国家和省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国家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梨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基地。联社共有五个场区,总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总资产1.2亿元。联社下属乡镇分社63个,社员5040户,分布于全县21个乡镇212个村。其中蔬菜分社30个,养猪分社25个,养鸭分社8个。合作社年总产值10亿元以上,社员年人均收入达到1265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25%以上。

  富邦联社与各分社没有直接的经济关系,为了能够更好地为社员提供服务,联社先后建了富邦饲料、种禽繁育、蔬菜市场、农产品物流等多个配套服务企业,用这些企业的收入解决联社运转经费。联社通过“七统一、一协调、一分散”的服务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社员发展资金、生资质量保证、新技术推广、市场销售等一系列难题。富邦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于2007年成立,合作社每股股本为100元,社员入股后,可申请贷款,目前合作社的总股本为31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262笔,贷款总额达880万元。

  在联社的资金互助社,30多岁的郑国兴正在办理3万元贷款。他是养猪分社的社员,生猪存栏300头,他贷款是想扩大再生产。富邦联社的惠民农业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公司服务对象以富邦社员为主,担保公司与县农行合作,采取“农行+担保公司+合作社+社员”的形式,每年为社员投放种植和养殖贷款3500万元以上,年受益社员达900户以上。记者来到的时候,几个农民正在办理再贷款担保。

  农民已经在转变了。在富邦农民职业培训中心大教室里,授课教师正在讲西瓜的种植管理技术。我们与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进行了一番问答:“家里种了多少西瓜?”“10亩。”“种了多少年?”“十来年了。”“那为啥还要来听课?”“过去都是瞎种,现在得标准化了。”

  从这个阳光青年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农业现代化的希望。

  

  

  4月12日,参加全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议的代表来到梨树县参观。在富邦农牧发展合作联社,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前右)正在仔细倾听联社理事长张雨军(前左)介绍联社的经营管理机制。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5-03/22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