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宁强:产业兴了,日子好了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5-03  互联网

宁强:产业兴了,日子好了

  本报记者张丛常永平

  4月的宁强,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田野一片金黄,群山绿色尽染。一座座在废墟上崛起的新家园镶嵌在花海青山中,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临近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记者来到大巴山深处的重灾区陕西宁强县,灾后重建成果的壮美画卷正在古羌州大地上展开,这里已看不到太多与地震有关的伤痕,人们在筹划着美好的明天。

  记者走进高寨子镇张家坪村,一家农户崭新漂亮的二层小楼格外引人注目。主人赵金丽听到有记者来采访,放下手头活计招呼我们进屋。谈起养猪,她有说不完的话。

  “最近猪价比较好,4月5日刚出栏了200头猪,一头平均净赚了500元,有10万元的纯收入。”言语中难抑内心的喜悦。她说,她是从2004年就开始养猪的,但一直规模较小,年出栏在60~80头之间。2008年地震中,她家的房子全倒了,猪舍也塌了,在严重的灾情面前,她选择了养猪生产自救,在各方帮助下,她的养猪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年出栏已达600多头。同时,她还主动帮助村里其他7户受灾户发展养猪,去年,由她牵头成立了“丽洋生猪专业合作社”,她说,作为合作社的理事长她要把合作社做大做强,增加效益。言谈中流露出自信、坚毅和希望。

  茶农杨厚新的新房建在汉源镇金家坪村的安置点上,上下两层有600多平方米。一层是茶叶门市部,卖的都是自己茶厂加工的茶叶。杨厚新告诉记者,地震前他做茶叶生意,基本上是小打小闹。地震中他家的房子全毁了,2008年下半年,为了生产自救,他承包了300亩茶园,并办了一个“春韵茶厂”,开始自己加工茶叶,随着加工能力的增加,他积极带动周围几个村的农民发展茶园,目前已带动近4000户农户发展茶叶生产。他说,宁强是优质茶适生区,茶叶品质好,价格高,每亩茶园好的纯收入可达6000元,他要把茶叶变成更多农户的致富产业。

  走进汉源镇滴水铺村唐德荣、王巧兰夫妇的家,新盖的房子还没有粉刷,屋内陈设简易,但却让人感到温馨而又舒适。

  唐德荣夫妇俩的大女儿几年前由于一次车祸造成严重残疾,为了给孩子看病,夫妇俩花完了所有的积蓄,而且还欠了很多债。2008年的大地震让这个家更是雪上加霜,家里仅有的两间土房全垮塌了。灾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先把房屋的主体搞起来,去年完成封顶,终于有了一个新房、一个新家。从去年开始,夫妇俩从事食用菌生产,去年种了1万袋,由于第一年投入较大,纯利只有1万多元,今年他们又投资3万多元,种了1.5万袋,按照目前的行情,纯收入应在6万元以上。他家的菌棚已成为县里食用菌生产指导点。

  “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只要我们再加把劲,日子一定会好起来。”唐德荣说,夫妇俩的生活仍然很拮据,但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县农业局副局长何国民告诉记者,地震后的这三年,当地受灾群众在政府的指导、扶持下发展种植、养殖业,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很高,许多农户已经还清修房时欠下的贷款并走上了致富路。

  这是陕西省最大的灾民整村搬迁安置点——宁强县燕子砭镇东丽村灾民集中安置点。“5·12”大地震后,陕西省政府决定对该镇庙子岭村实施整村搬迁。2009年5月,166户受灾群众陆续喜迁新居。为铭记天津及天津市东丽区援建之情,宁强县将庙子岭村更名为东丽村。     本报记者常永平摄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5-03/22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