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人”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4-27  互联网

“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人” ——记中科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下)

  □□ 本报记者何兰生

  通讯员张鹏

  吴孟超被称为人民军医、国之妙手。从医68年来,先后做过1.4万余例肝脏手术,其中包括多项“世界纪录”,他虽然90高龄,仍然坚持基本上每天做手术。在他心里,他就是一个医生。

  “人民军医要把挽救病人生命作为终身追求”

  1975年,春节刚过,一个挺着大肚子的男子在家人搀扶下,步履艰难地跨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径直来到肝胆外科,点名要找吴孟超医生。

  吴孟超一问病情,不禁吃了一惊。这个名叫陆本海的庄稼汉特地从安徽来到医院,他的腹部8年前长了个拳头大小的瘤子。

  吴孟超仔细检查了病人“梆梆响”的大肚子,根据对肝脏的了解,他确认这是一个罕见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检查显示,这个瘤子直径竟达68厘米!当时,国外将直径在5厘米以上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划为“巨大”,陆本海腹中的瘤子称得上是“超级巨大”。

  2月8日,时针指向早上8点30分。当吴孟超从护士手中接过手术服,两手拇指和食指捏着衣服两边,用力一抖,然后潇洒地抛向空中,在衣服下落的时候,他敏捷而自如地将双手插入袖口,戴上无菌橡胶手套。同时,护士用消过毒的夹子夹住衣带,顺势在他背后打了一个结,一切和平常一样自然。

  吴孟超平时以“快”出名,那天却慎之又慎。按照方案,他先在病人腹部切开一条不长的口子,进行探查,认为可以切除肿瘤时再逐步扩大切口。

  当切口完全打开时,一个装满鲜血、蓝紫色的巨大瘤体赫然呈现在眼前,正随着病人的呼吸一起一伏,让所有在场的手术室“常客”都有点毛骨悚然。吴孟超定了定神,沉着地切断一根血管,并立即止血,又切断一根血管,再止血,小心翼翼地剥离瘤体。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吴孟超重复着这些动作。l小时、2小时、3小时,吴孟超依然重复着这些动作。助手们看着他,大气都不敢出。要知道手术刀只要稍稍碰破哪怕是一点点瘤体,鲜血立即会喷涌而出。吴孟超的额头渗出了汗水。护士见状,连忙用纱布帮他吸掉。不断渗出,不断吸掉。

  五个小时、六个小时、七个小时……当巨大无比的瘤体完全从病人肝脏上分离出去时,吴孟超示意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助手帮他把那个庞大的家伙抱离病人腹腔,然后放进早已准备好的器具里。经过称量,切下的肿瘤竟重达18公斤!

  吴孟超用他神奇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直到今天,这仍是一个世界之最。36年过去了,陆本海依然健康地活着,已经80多岁的他还经常打电话给吴孟超,反复表达他们全家人的感激。

  “人民军医要把挽救病人生命作为终身追求,如果一个医生在风险面前过多考虑自己的名利得失,那无数病人就可能在医生的犹豫和叹息中抱憾离开人世。”吴孟超说,“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渡过难关。”

  “病人至上,敬畏生命,是做一名好医生的基本素养和起码要求”

  “我是医生,职责就是治病救人。病人没有高低贵贱,对每一个病人都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吴孟超经常说,“病人至上,敬畏生命,是做一名好医生的基本素养和起码要求。”

  2009年8月,一个晚期肝癌、肝硬化、肝腹水的病人看吴孟超的门诊,之前他辗转多家医院均被拒绝收治,心理负担很重。吴孟超拉着病人的手说:“生病不可怕,关键是要保持好心态。不用急,我给你开张住院证先住下来,咱们一起努力,争取让你早日康复。”

  病人离开后,助手不解地问吴孟超:“吴老,这个病人不能手术,用药也没有太大意义,咱们的病床又紧张,干吗还把他收进来?”“我也知道把他收进来做不了太多,可是他已经被多家医院拒之门外了,如果我们再不收他,他肯定会绝望,说不定会做出傻事来。”吴孟超看了一眼助手说,“我们既要看病,更要救人。”

  由于来看吴孟超专家门诊的病人特别多,所以每次都要加号。有一次,门诊部主任满晓波吞吞吐吐地说:“吴老,您的号能不能少挂一点,一上午限制10个号?”“为啥?”吴孟超立刻严肃起来。满晓波顿了一下继续说:“您一早上10个号足够了,因为您解释得详细、周到,而且还要亲自给病人看B超,有时还要加号,这样下来,每次都要将近1点钟才能结束,这样您太累了,就连我们都感觉有点撑不住了……”吴孟超说:“你有没有站在病人的立场想一想,生了病,对一个家庭打击多大?你知道病人和家属心里有多急吗?”

  吴孟超的“吴氏刀法”早已享誉中外,但他从没有一点医学大家的架子,每次门诊都亲切地与病人拉家常,从与病人的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每次门诊结束前,吴孟超都会亲自带着就诊病人做B超。这时,他手里都攥着一张小纸片和笔,纸片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每个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等。吴孟超常与病人拉家常,“家在哪里啊?”“家里的老人身体好不好啊?”“孩子在哪里读书?”……亲切的话语常常让许多本来愁眉苦脸的病人充满信心,展开笑颜。

  之后,他又家长里短地与病人说着看似与门诊无关的事情。其实,这正是他多年来一直奉行的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一个好医生,不仅仅是要有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要有同情心”

  “作为医生,一定要把握好手术指征,临床工作要多看、多问、多想,争取让每一个患者都能得到最佳治疗。”吴孟超说,“一个好医生,不仅仅是要有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要有同情心。要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一个从西北老区来的病人,到上海后已经是晚上,他没有找地方住下就先敲响了吴孟超的家门。吴孟超在认真问了病情、作了诊断后,还亲自打电话给他安排住处,感动得那个老实的庄稼人直掉眼泪。江西病人赵国庆找到吴孟超求治时,这个浑身发黄的病人被肝硬化和肝癌折磨得面容槁枯,常人都不愿多看一眼。吴孟超亲切地拉着他,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翻看他的眼皮,还用自己的额头贴着赵国庆的额头试体温,这个被其他医院放弃治疗的中年汉子激动得潸然泪下。

  在吴孟超心中,没有什么能取代病人的位置。他从医几十年,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冬天查房时,他都要嘱咐学生,把手在口袋里捂热后再做触诊。“对我们医生来说,这只是举手之劳,但病人感觉就完全不一样。”吴孟超说。

  站在病人的立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这是吴孟超一贯的坚持。他常说,作为医生,应该用最简单、最便宜,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疗。他要求医生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哪种药便宜用哪种。在为病人做检查时,如果B超能解决问题,决不让病人去做CT或者磁共振检查,如果他们带的片子能够诊断清楚,也决不让他们再做第二次检查。吴孟超手术时,用的麻醉药和消炎药都是最普通的,缝合创面切口从不用专门的器械,他说:“用器械咔嚓一声1000多元,我用手分文不要。”

  这就是吴孟超!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4-27/225752.html